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4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干旱是威胁油菜生产的重要非生物逆境,建立有效的耐旱鉴定方法,筛选鉴定耐旱油菜种质资源,对培育油菜耐旱新品种、提高油菜稳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07份甘蓝型油菜微核心种质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干旱2个处理,采用干旱-复水-干旱-复水的处理方法,通过测定旱害指数、叶片萎蔫指数、地上部鲜重胁迫指数、地上部干重胁迫指数、根鲜重胁迫指数、根干重胁迫指数、植株总鲜重胁迫指数、植株总干重胁迫指数等指标,评价油菜种质耐旱性变异,筛选理想的耐旱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干旱严重抑制了甘蓝型油菜的生长,8个评价指标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并呈正态分布。地上部鲜重胁迫指数、植株总鲜重胁迫指数和旱害指数3个指标之间显著相关,可作为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旱性的主要评价指标,其中地上部鲜重胁迫指数最为简便、准确和有效;综合应用这3个评价指标,明确了107份微核心种质耐旱性,筛选出2份高耐旱种质,为耐旱相关研究及育种提供了评价方法和材料。  相似文献   
42.
白菜型油菜八氢番茄红素合酶基因BrPSY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八氢番茄红素合酶(PSY)是类胡萝卜素合成途经的第一个关键限速酶,对类胡萝卜素合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本研究利用电子克隆技术,从油菜EST数据库中找到与拟南芥PSY基因高度同源的油菜EST序列,通过人工拼接及RT-PCR、RACE的方法,克隆得到白菜型油菜BrPSY基因全长cDNA的序列,提交GenBank,被命名为BrPSY(GenBank登记号EU138883)。BrPSY包含168bp的5’前导序列、69bp的3’不翻译序列和1 278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ORF),编码47.6 kDa的蛋白质。序列比对结果表明,BrPSY蛋白与其它植物的PSY蛋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BrPSY与拟南芥亲缘关系最近。在全长cDNA序列的基础上,设计引物从白菜型油菜DNA中克隆得到BrPSY基因的全长DNA序列,含有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  相似文献   
43.
2001-2009年国家冬油菜区域试验参试材料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01至2009年参加区域试验(以下简称区试)的595份品系申报材料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系数量增长6倍,申报单位数量增长7.5倍.参试品系由常规种为主转变为以杂交种为主,杂交种比例均值达77.90%.育种中使用的授粉控制系统由细胞质不育系为主转变为细胞质和细胞核不育系兼用,2003年后利用核不育系选育的品种数量与细胞...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欧洲野生甘蓝遗传背景,以栽培甘蓝、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作对比,对引进的7个生态地理群体共80份野生甘蓝材料进行了核质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利用10对特异性SSR引物分析叶绿体基因组多样性,获得8个差异性标记,将参试94份材料划分为3类,即甘蓝(含栽培和野生甘蓝)、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包括6种单倍型,其中野生甘蓝2个,甘蓝型油菜3个,白菜型油菜1个。利用6对SRAP引物对核基因组多样性进行分析,获得75个多态性标记;聚类及遗传结构分析表明7个野生甘蓝群体中,F、D、G三个群体聚为独立的亚类,E群体大部分单株归于G亚类。其它3个群体A、B、C则相互混杂在一起。野生甘蓝群体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 指数(I)分别为0.301 3和0.461 1。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野生甘蓝以群体内变异为主,占80%;群体间变异仅占20%。结果显示引进的野生甘蓝群体核质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45.
油菜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氮素营养需求量较大,但氮肥利用率却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油菜的正常生长。探究苗期甘蓝型油菜耐低氮胁迫能力的评价方法,筛选耐低氮胁迫能力强的种质,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以49份甘蓝型油菜种质材料通过水培试验,考察低氮水平(0.3 mmol/L)和正常氮水平(6.0 mmol/L)的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叶片数、株高、总根长、根平均直径、侧根数等性状,以各性状的耐低氮系数为衡量油菜耐低氮胁迫能力的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基因型油菜进行耐低氮胁迫能力的综合评价,筛选出低氮胁迫耐受型材料8个,低氮胁迫敏感型材料14个,低氮胁迫中间型材料27个。D值与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叶片数、株高、总根长和侧根数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油菜苗期耐低氮胁迫能力鉴定的辅助指标,对探究油菜耐低氮胁迫遗传机制,选育耐低氮胁迫油菜新种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几种麻醉药对驴动脉血气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兽医临床多采用保定宁(二甲苯胺噻唑—EDTA)、静松灵(二甲苯胺噻唑)、酒精水合氯醛作为麻醉剂,国内对这三种药物应用研究的报道大部为临床观察,并且以往观察麻醉药对呼吸影响时,多用呼吸数及呼吸式来评价呼吸系统的功能,观察粘膜颜色确定缺氧程度。现在国内外主要用动脉血气分压值作为评定呼吸衰竭的主要指标。鉴于此,本实验主要用血气分析的方法,旨在比较研究保定宁、静松灵及酒精水合氯  相似文献   
47.
SSR标记分析国家油菜区试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中国油菜区试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为新品种审定和品种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近年参加中国冬油菜区域试验的89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筛选确定的15对较好的SSR引物开展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分析。【结果】共获得42个多态性标记。遗传聚类、主成份、分配试验和AMOVA分析结果表明:42个标记能够将89个品种完全区分开;同一个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其遗传基础相近,而不同地区或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其遗传背景相差较大,揭示的遗传结构与品种系谱来源相吻合;以遗传距离0.1为划分标准,75%的供试品种具备特异性;分配试验中,大部分单株都能正确的分配回到原来的品种,少数品种的单株正确分配率较低,品种一致性差;品种在供种年份间差异不显著,其一致性较好,而在同一年份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其特异性较高。【结论】除少数品种外,大部分品种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一致性;SSR标记是适合于开展油菜品种DUS测试的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48.
国家冬油菜区试新品种SSR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从200对SSR引物筛选中获得的18对多态性好、带纹清晰的引物,对2005~2006年度国家区试 102份冬油菜新品种PCR扩增,获得88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4.9条,多态性比率平均达到86.36%,PIC平均值为 0.64,构建了该年度国家区试102份冬油菜新品种DNA指纹图谱。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在相似系数0.725 处被划分为A、B、C、D、E、F、G7个簇。其中A簇包括81份品种,其他21份参试品种分布在余下的6簇。聚类分 析表明,A簇内华中农业大学与湖南省品种有相近亲缘关系,聚成一组;而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贵州油料 作物研究所以及陕西地区部分品种相似系数高,聚成另一组,分别拥有37和42份材料。聚类分析同时显示,同一 单位的育成品种遗传背景相近。  相似文献   
49.
我国已搜集油菜品种资源5200余份,并进行农艺、品质性状及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耐)菌核病资源21份,抗(耐)病毒病资源41份,抗(耐)霜霉病资源68份,高含油量及优良品质资源244份,并陆续提供各地利用。  相似文献   
50.
随着保护地园艺的快速发展,保护土壤免受次生盐渍化威胁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施肥不当是造成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在保护地园艺的生产过程中,多叶蔬菜是施氮量最大的种类之一,但与氮素对盐胁迫下多叶蔬菜的调控相关的研究目前较少。本研究以生菜(Lactuca sativa L.)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试验,重点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氮素水平对生菜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双因素水平设计,在霍格兰营养液中,分别设计了4个不同浓度的氮素水平(0、110、220、330 mg/L)处理生菜,然后用0、100、200 mmol/L NaCl溶液分别进行盐胁迫处理。盐胁迫第10天分别测定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10~220 mg/L氮素水平对生菜的抗盐性具有明显的影响,能促进植株生长;能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强细胞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氮素及盐胁迫效应比较中,氮素和盐胁迫对SOD和POD活性的效应非常接近;而在MDA含量与盐害指数上,盐浓度为主效应;在可溶性蛋白含量中,氮素水平为主效应。氮素效应和盐胁迫效应均高于氮素-盐胁迫间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