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31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从广西钦州市钦北区的富硒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还原亚硒酸盐的细菌QZB-1。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研究发现菌株QZB-1可耐高达180 mmol/L的亚硒酸盐。进一步研究发现菌株QZB-1在36 h之内对1 mmol/L亚硒酸盐的还原率为95%,随着硒浓度升高还原率有所下降。正交实验表明,对菌株还原亚硒酸盐的影响程度依次是初始亚硒酸盐浓度>培养时间>接种量,最佳还原条件是初始亚硒酸盐浓度为1 mmol/L,接种量为10%,培养时间为36 h,此时菌株QZB-1对亚硒酸盐的还原率大于98.55%。研究结果表明新型亚硒酸盐还原菌粘质沙雷氏菌QZB-1可高效还原亚硒酸盐为单质纳米硒,可高效应用于亚硒酸盐污染水体和土壤的治理。  相似文献   
262.
为探究水培条件下,模拟人工湿地对镉(Cd)、钨(W)复合污染废水的净化效果及机理,本研究通过预实验筛选出的三种常见水生植物: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Fraser)、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 L.)、铜钱草(Hydrocotyle vulgaris L.)搭建水培模式的三级模拟人工湿地,设3个处理,分别为单独种植处理(T1)、两两搭配种植处理(T2)、3种搭配种植处理(T3),对初始浓度为25 μg·L-1Cd、75 μg·L-1W的复合废水进行动态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 T1、T2、T3三级模拟人工湿地的平均出水Cd浓度分别为3.30、3.20、2.75 μg·L-1,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01%、87.41%、89.18%;平均出水W浓度分别为24.02、20.14、26.75 μg·L-1,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8.24%、73.36%、64.62%,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对Cd、W复合废水净化效果良好。T3处理共输入Cd约375 mg,系统截留333.75mg,其中植物富集截留102.66 mg,沉积物吸附截留231.09 mg;输入W约1 125 mg,系统截留723.75 mg,其中植物富集截留375.02mg,沉积物吸附截留348.73 mg。3种植物对Cd和W的富集效果良好,同种植物富集浓度沿出水方向降低,即第一级湿地>第二级湿地>第三级湿地。沉积物在系统中对两种重金属都有较大的吸附量,通过SEM电镜扫描其形态以及FTIR红外光谱图分析得知沉积物表面存在大量凹凸不平的吸附位点,存在主要吸附官能团:—OH、—COOH、C=C、C—O—C,揭示了沉积物对Cd、W吸附的部分机理。三级模拟人工湿地对废水中Cd、W净化效果良好,可以为钨矿区污染灌溉水中Cd、W的净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63.
铁文周  黄雪娇  黄金兰  蒋代华 《土壤》2023,55(5):974-982
土壤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NRA)是生态系统土壤氮转化的重要途径,理清环境因素对土壤DNRA速率的影响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收集246项试验观测值采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研究了亚热带地区不同生态系统中DNRA速率的变化范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纬度对亚热带土壤DNRA速率无显著影响;土壤p H、全氮(TN)、SOC/NO3-N、Fe(Ⅱ)、阳离子交换量(CEC)、易氧化有机碳(EOC)、有效磷(AP)、黏粒含量和年平均气温(MAT)的增加均会促进DNRA速率;年平均降水量(MAP)和土壤NH4+-N含量的增加会抑制土壤DNRA速率。此外,环境因子对DNRA速率的影响随生态系统的不同表现出较大差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SOC/NO3-N是DNRA主要驱动因素,p H、NH4+-N、MAP和MAT对土壤DNRA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64.
针对泥石流流变特性和动力学过程复杂的特点,在系统收集国内泥石流数值模拟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按初步探索、逐渐完善和成熟多元3个阶段对我国泥石流数值模拟研究的历程及现状进行了总结。根据物质组成和动力学特征来看,泥石流的动力学模型可划分为连续介质、离散介质和混合介质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模型的特点及应用场景,对比总结各类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及不足,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泥石流模拟存在的难点,对泥石流数值模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泥石流数值模拟研究及应用软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5.
【目的】 研究超排处理对家兔生殖器官组织形态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只家兔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在试验组家兔大腿内侧肌内注射70 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72 h后同位置注射100 IU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对照组均同时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试验组与对照组均采取与公兔合笼刺激诱导排卵,合笼24 h处死家兔并采集卵巢、输卵管、子宫,测量卵巢长度、宽度、厚度,子宫长度、宽度、周长、子宫壁厚度和输卵管长度、漏斗部宽度、峡部宽度、壶腹部宽度,并将卵巢制作成组织切片,通过HE染色研究卵巢卵泡变化;分别在注射PMSG前、注射hCG前及处死前采集对照组和试验组家兔耳缘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抑制素(inhibin,INH)、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4)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卵巢组织重量、长度、宽度、厚度、充血卵泡数、排卵点数和闭锁卵泡数均极显著增加(P<0.01),卵巢内次级卵泡的直径显著变小(P<0.05);输卵管长度、壶腹部宽度和子宫宽度均显著增加(P<0.05),输卵管漏斗部宽度和子宫长度均极显著增加(P<0.01)。在3个不同采血时间,对照组家兔血清中INH水平呈递增趋势,在注射hCG前和处死前试验组INH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注射hCG前,试验组血清中F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处死前试验组血清中FS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注射hCG前和处死前试验组血清中L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家兔血清中P4和E2含量在各时间点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70 IU PMSG+100 IU hCG组合的超排处理使家兔的卵巢体积增大、表面排卵点数增多,并协同内源激素作用于卵巢,获得较好的超排效果。  相似文献   
266.
土壤施硒对黑豆和黄豆硒质量分数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方法对黑豆和黄豆进行富硒栽培试验,研究硒对黑豆和黄豆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硒可以明显地提高黑豆和黄豆中总硒的质量分数,土壤施硒质量分数为0~250mg·kg-1时,黑豆和黄豆中总硒质量分数可达129~1 118和125~1 092μg·kg-1。土壤中施加硒质量分数为10~100mg·kg-1时,黑豆和黄豆的出芽率和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增加;在硒质量分数为60mg·kg-1时,黑豆和黄豆的出芽率和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8.33%和54.79%,最高增产率为21.61%和28.19%;而后随着土壤中施加硒质量分数的增加,黑豆和黄豆的出芽率和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下降。硒质量分数较低时(10~40mg·kg-1),不利于黑豆和黄豆中蛋白质的积累,且在硒质量分数为40mg·kg-1时,黑豆和黄豆中蛋白质质量分数均达到最低值,较对照组分别减少20.67%和10.92%;随着硒质量分数的增加(60~250mg·kg-1),黑豆和黄豆中蛋白质质量分数开始逐渐增多,当硒质量分数为250mg·kg-1时,黑豆和黄豆中蛋白质质量分数积累最多,较对照分别提高1.38倍和1.22倍。由富硒黑豆和黄豆中可溶态硒的提取结果可知,在富硒黑豆和黄豆中,碱溶态酸溶态Tris-HCl态盐溶态水溶态。可见,黑豆和黄豆都具有一定的富硒能力,硒能在一定条件下使黑豆和黄豆增产,促进大豆蛋白质的积累,且在酸或碱性介质中更有利于硒的迁移转化,可溶性的有机硒质量分数较高。黑豆和黄豆富硒可大幅提高其营养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富硒大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7.
基于利用植物提高Cd和As复合污染农田修复效率的目标,通过大田试验方法探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皂素(SAP)、柠檬酸(CA)和苹果酸(MA)对商陆萃取农田土壤Cd和As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种不同螯合剂和有机酸对商陆的生长没有产生不利影响,且可以显著影响商陆对土壤Cd和As的吸收积累。与对照组相比,EDTA、SAP、CA和MA处理60 d后导致商陆叶片Cd含量分别提高116.4%、55.0%、81.5%和109.9%,商陆地上部Cd积累量提高40.4%~106.0%,商陆地上部As积累量提高15.8%~55.1%。商陆各器官Cd和As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也受螯合剂和有机酸施用的影响。施用EDTA、SAP、CA和MA均对商陆根际土壤Cd和As含量产生显著影响,SAP处理对降低商陆根际土壤Cd含量的影响最显著,而MA处理对降低商陆根际土壤As含量的影响最显著。研究表明,EDTA、SAP、CA和MA均可提高商陆萃取农田土壤Cd和As的效率,尤其是EDTA和MA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