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88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69篇
  126篇
综合类   319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55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筛选对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有抑菌作用的中草药及复方,本研究通过煎煮法制备31种常见中草药水提取物,以牛津杯法测定各味中草药对该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选取体外抗菌活性较好的6种中草药,应用棋盘法进行15组二联药方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试验;按正交设计表配伍25组复方,同样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1种中草药中,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等6种中草药抑菌效果最好;15组联用药方均未发生拮抗作用,其中以五倍子+地榆、诃子+黄芩联用效果最好,FIC分别为0.31、0.50,表现为协同作用;综合复方中草药的抑菌作用,复方F16(五倍子∶地榆∶诃子∶苏木∶黄芩∶黄连=4∶4∶2∶5∶3∶1)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达23.2 mm, MIC与MBC分别为0.98 mg/mL、1.95 mg/mL,可作为昆明裂腹鱼源维氏气单胞菌抑菌药物的首选配伍组合。  相似文献   
42.
饲料制粒可以提高采食量和缩短采食时间,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而原料的粉碎和调质是制粒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营养价值和肉鸡的消化吸收,还会影响加工成本和产品质量.粉碎粒度过大会导致混合不均匀、颗粒品质欠佳等不利影响,并且对动物的采食及采食后的物理性消化产生影响,粒度过小则会对动物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调质过程主要是使饲料受到水热作用,使其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等,调质温度是调质环节的关键参数,温度的高低对蛋白质变性及淀粉糊化程度有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利用率.同时,调质温度过高会导致饲料中添加的酶制剂及维生素等严重失活,反而会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本文综述了肉鸡饲料粉碎粒度和调质温度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粉碎粒度、调质温度与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3.
挤压膨化与改性处理海带渣的油污吸附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挤压膨化和改性处理的海带渣进行了油污吸附材料制备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海带渣粒度和玉米碴添加量对挤压膨化海带渣油污吸附特性的影响,以及硬脂酸添加量、海带渣粒度和改性时间对改性海带渣油污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加玉米碴添加量,可提高挤压膨化海带渣的吸油率、吸油速率和漂浮率,但吸水率亦提高;海带渣粒度越小,挤压膨化后的海带渣吸油和漂浮效果越好,越不易吸水;当海带渣粒度为0.9 mm、玉米碴添加量为30%时,挤压膨化海带渣具有良好的油污吸附效果,其吸油率、吸油速率和漂浮率分别为142.8%、94.1%和49.4%,吸水率为89.2%。改性试验结果表明:硬脂酸改性可显著提高海带渣的漂浮率,降低其吸水率,但油污吸附效果随硬脂酸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选择粒度较小的海带渣并且保证一定的改性时间,有利于提高油污吸附效果;当海带渣粒度为0.9 mm、硬脂酸添加量为8.5%、改性处理2 h时,海带渣的吸油率、吸油速率和漂浮率分别为217.5%、94.3%、94.0%,吸水率在31.0%以下,吸油率和漂浮率分别是挤压膨化海带渣的1.52倍和1.90倍,吸水率降低了65.2%。  相似文献   
44.
株椒2号是用日本三鹰椒多代提纯材料Z-14和醴陵玻璃椒提纯材料H-4的杂交后代经多代定向选择选育的朝天小辣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第一开花节位19节,坐果性好,挂果多;果实单生,羊角形,果实纵径6.8 cm左右,果横径1.2 cm左右,果面光亮,果浅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平均单果质量4.1 g;肉质脆,味辛辣。中晚熟,抗病毒病、疮痂病;抗寒性、耐热耐旱能力强,较耐涝。适于在湖南及干辣椒产区作鲜红椒、加工椒、干制辣椒栽培。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氮添加对不同生态位物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通过对黄土丘陵区典型撂荒草地进行3年的氮添加试验N0(0 g/(N·m2·a))、N3(3 g/(N·m2·a))、N6(6 g/(N·m2·a))和N9(9 g/(N·m2·a)),[JP]分析了不同生态位物种可溶性糖、淀粉和非结构性碳含量。结果表明:氮添加主要影响占据较高生态位的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长芒草(Stipa bungeana)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储存,而对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和杂草影响较小。N6和N9处理对白羊草和长芒草非结构性碳、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储存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在地上部分表现尤为明显。同时,植物相对重要值与植物地下非结构性碳和淀粉含量显著正相关,而与地上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糖/淀粉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有利于加强对氮沉降背景下不同生态位物种碳储存及分配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6.
以野生蓝靛果忍冬组培苗为材料进行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BA2.0 mg·L-1+IBA0.2 mg·L-1+GA30.3 mg·L-1,增殖系数为5.5;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0 mg·L-1,生根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47.
苗木立枯病是沙冬青苗木繁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病害,浸染速度快,危害极为严重。通过不同药剂对种子消毒和苗期防治的对比试验,筛选出KMnO4、多菌灵浸种最好,波尔多液、FeSO3、多菌灵对沙冬青苗木立枯病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8.
目前煤炭井筒开拓大多采用冻结法凿井,积极冻结期和消极冻结期所需的盐水循环量和温度不同,实际工程根据传统经验采用人工调节管道阀门控制盐水循环,调节螺杆压缩机控制阀控制制冷量,调节精度不够,且造成大量的电能浪费.在已知冻结壁与地层热交换所需制冷量时,可以调节循环盐水温度和流量实现对制冷量的控制.但盐水温度和流量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设计一个基于模糊神经网络解耦的控制策略实现盐水流量和温度的智能解耦,对冻结站设备实现精确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可以有效地控制盐水流量和盐水温度,按需控制设备的运转,节约大量的电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9.
从GenBank中获取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年流行株)HA和NA基因序列,通过多重序列比对之后,设计合成H1和N1基因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用来建立新的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多重实时RT-PCR检测方法.合成的两条荧光探针分别标记FAM和CY5荧光报告基团,荧光淬灭均使用BHQ基团.多重实时RT-PCR实验在ABl7500实时PCR仪上进行,经过40个循环的扩增之后,阳性对照出现标准的S型曲线,并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以很好地将新的甲型H1N1与传统的甲型H1N1以及H3N2、H5N1、H6N2和H9N2等流感病毒区分.多重实时RT-PCR可以检测到10个拷贝的模板,灵敏度接近检测方法的极限.检测时间短,从加样到反应结束只需要90 min.在对243例发热病人临床样品检测过程中发现7例阳性,1351份猪临床样品检测中未发现阳性,该检测结果和采用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制的试剂盒获得的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所建立的快速、准确和高敏感性的多重实时RT-PCR方法非常适用于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实验室筛查.  相似文献   
50.
沙茜  柯文彪 《绿色科技》2012,(7):155-157
分析了我国造纸业现状及面临的环境压力,指出了我国清洁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针对造纸业"消耗高、污染大、效率低"问题,结合实际造纸行业案例提出了相应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方案,为促进节能减排实现造纸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提供参考,对于大力发展造纸业清洁生产促进节能减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