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0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367篇
林业   227篇
农学   274篇
基础科学   216篇
  510篇
综合类   912篇
农作物   190篇
水产渔业   123篇
畜牧兽医   468篇
园艺   107篇
植物保护   13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利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对经聚丙烯酰胺脱水后的污泥进行不同方式微生物预处理,研究进料总固体(TS)质量分数为3%、发酵温度为35℃时厌氧消化过程中累积产气量与产甲烷含量、p H值、氨氮和化学需氧量(TCOD)等参数的变化趋势,探索真菌宛氏拟青霉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脱水污泥厌氧消化过程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预处理脱水污泥厌氧消化技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直接添加宛氏拟青霉和添加宛氏拟青霉预处理2 d的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反应能够有效提高产气量和产甲烷量,加快水解速率,促进污泥中有机物的有效降解,使产甲烷过程顺利进行。直接添加宛氏拟青霉处理的产甲烷效果最优,其净累积产气量和产甲烷量较纯污泥分别提高85.79%和42.76%,且1 kg污泥可产甲烷12.69 L,较纯污泥提高42.74%。  相似文献   
52.
带分流叶片的离心泵叶轮三维贴体网格生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泊松方程进行带分流叶片的离心泵叶轮内三维贴体网格的自动生成 ,并通过源项控制来满足网格的正交性及调整网格疏密。计算时根据边界处网格线正交的控制角和控制距离的几何约束确定边界条件 ,利用分块粘接技术生成了带分流叶片离心泵叶轮内的三维分块结构化贴体网格 ,从而提高了流场流动分析中前处理环节的效率和精度 ,能使在湍流计算中广泛应用的壁面函数法的条件容易满足 ,并能使普遍采用的压力第二边界条件直接用于计算中 ,还能满足差分要求 ,减小离散误差。  相似文献   
53.
通过增加工作齿高和对根切条件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高齿准双曲面齿轮的优化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大端面重合度,并保证所设计的齿轮不根切、齿顶不变尖,可在现有机床上使用标准系列刀具加工。台架试验表明,这种高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噪声和振动量比普通准双曲面齿轮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4.
北郎中村沼气工程运行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郎中村通过建立两期总容积为1021 m3的沼气工程,在缓解畜禽污染的同时,实现能源和肥料的综合利用。通过对UASB与USR反应器产气速率回归分析,拟合出回归方程,量化了温度、有机负荷和水力负荷对产气速率的影响。水质检测结果显示厌氧处理过程有利于实现养殖场粪污水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5.
植被信息提取过程中ETM+遥感影像融合和分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IS、PCA、Brovey及小波变换4种图像融合方法对南京地区植被信息提取过程中ETM 遥感影像进行融合和分类试验。从信息量、高分辨率信息的融入度和分类精度三方面,对融合图像进行光谱质量和空间结构信息的定量评价。试验结果表明,Brovey变换更适合植被信息提取时的ETM 图像融合,并能够较明显提高影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56.
华北土石山区模拟降雨下土壤溅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取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降雨强度、降雨动能以及降雨历时对溅蚀量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溅蚀土粒的距离、方位的分布特征,以及溅蚀土粒的粒径组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雨滴击溅过程中,在不同强度的降雨作用下,下坡方向产生的溅蚀量最大,上坡方向产生的溅蚀量最小。溅蚀总搬运量与溅蚀净搬运量均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溅蚀量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与降雨动能呈现线性函数关系。溅蚀率与降雨历时呈现指数函数关系。溅蚀土粒主要分布在0~10 cm,占溅蚀总搬运量的45.40%~57.75%,在50~60 cm内的溅蚀量所占比例不高于1.75%。溅蚀量与溅蚀距离呈负指数函数关系。溅蚀土粒径小于等于2 mm,溅蚀土粒中细砂粒和粗粉粒百分比与原状土壤较为接近,粗砂粒百分比远低于原状土壤,而粘粒百分比高于原状土壤,粉粒百分比低于原状土壤。溅蚀土粒中细砂粒(0.05~0.2 mm)最易于被溅蚀,而小粒径(小于0.002 mm)和大粒径(大于0.2 mm)土壤颗粒不易被溅蚀。当降雨强度足够大时,对于同种特征的土壤,溅蚀土粒存在稳定的粒径组成。当降雨强度保持不变时,溅蚀平均粒径随溅蚀距离的增加而变小。溅蚀距离在0~30 cm,溅蚀平均粒径的变化率较大;随溅蚀距离的不断增加,溅蚀平均粒径的变化率较小。  相似文献   
57.
低温是限制椰子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国椰子产业的发展。综述了寒害对中国椰子产业的影响,以及椰子抗寒生理的研究现状,并根据已经开展的棕榈科植物抗寒生理研究的情况,对椰子抗寒生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8.
新型籼型优质不育系浙农3A配组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兴锋  施聪  徐林峰  童川  沈圣泉 《种子》2012,31(6):28-30
以宜香1 B为母本,协青早B为父本杂交,经回交和自交,育成不育度高,农艺性状稳定的籼型优质不育系浙农3 A。经田间纯度鉴定及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该不育系纯度极高。与155份自育恢复系材料测配结果表明,该不育系配合力良好,生育期较短,从中筛选出的5个参试组合综合农艺、产量和品质优良,适宜浙江、江西等地连晚种植。  相似文献   
59.
以8年生"徐香"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枝蔓不同夏季修剪对猕猴桃生长及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枝蔓夏季修剪以捏尖处理劳动力投入小,果实产量高、质量好,翌年结果能力强,综合效果最优;强旺结果枝结果部位以上留7~8片叶摘心与捏尖处理在树体翌年萌芽及结果能力无明显差异,但是劳动力投入(二次梢发生率)较高,产量较低、品质较差,综合效果次之;强旺结果枝结果部位以上留3~4片叶摘心处理的劳动力投入(二次梢发生率)最高,果实产量较低、质量较差,翌年萌发及结果能力差,综合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60.
根据农用大功率东方红拖拉机变速器的实际使用情况,为确知变速器齿轮工作的时效性,对农用车变速器齿轮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运用递归方法处理,再结合神经网络BRF进行齿轮疲劳超限的预测,并开展数值分析研究,提供了对农用车变速器齿轮疲劳破坏预测的一种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变速器齿轮疲劳破坏的预测结果与齿轮疲劳试验结果一致,预测具备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