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4篇
  17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高宇  高艳  吕冬梅  张志  杨亮 《新农业》2007,(4):26-27
近几年,辽西地区大棚辣椒杂交制种面积越来越大。大棚辣椒杂交制种的关键技术在于温度的控制,下面就对其调控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2.
牦牛是一种稀有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牦牛产奶量低,但牦牛乳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含量高于荷斯坦牛乳,且富含其他多种营养素.牦牛特殊的生长环境赋予牦牛乳耐缺氧、抗疲劳、抗氧化等生理活性.本文对牦牛的产奶性能以及牦牛乳营养组分和功能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为我国牦牛乳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3.
84.
通过粘虫板诱捕试验,研究了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成虫在茶园中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成虫主要在茶树植株顶部上方0~40 cm的范围内飞行,在粘虫板上边缘高于茶树植株顶部40 cm高度处诱捕的成虫数量显著多于其它高度(P<0.01).在东西南北各方位上的成虫诱捕量无显著差异(P>0.05).成虫活动高峰期是在清晨和傍晚时分,5:00~9:00和15:00~19:00的诱捕量分别占全天诱捕量的49.06%和40.57%,成虫活动低谷期是夜间21:00~翌日4:00.  相似文献   
85.
现简要概述了色板诱杀技术的防治对象和常用颜色谱。该技术用于29科48种作物的害虫防治和预测预报,防治对象主要有蚜虫、叶蝉、飞虱、粉虱、木虱、蓟马、蝽类、蝇蚊类等小微型害虫;常用的颜色谱集中于黄色、绿色和蓝色。  相似文献   
86.
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的优势寄生性天敌—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膜翅目:姬小蜂科)触角及感觉器的外部形态特点。【方法】对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的形态特征、感觉器的类型、形态、数量和分布特点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雌、雄蜂触角感觉器进行性别间差异比较。【结果】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呈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雌蜂鞭节有5亚节,雄蜂鞭节有4亚节。触角上着生有板形感器(Ⅰ型和Ⅱ型)、毛形感器(Ⅰ型、Ⅱ型和Ⅲ型)、指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乳头状感器和Böhm氏鬃毛,其中,板形感器Ⅰ型仅分布于雄蜂棒节,雌蜂未见分布,毛形感器Ⅱ型和Ⅲ型仅分布于雌蜂触角,雄蜂未见分布,雌蜂的毛形感器总数量显著多于雄蜂。【结论】白蜡吉丁啮小蜂触角呈膝状,共有6种类型感器,雌、雄蜂的感器类型、数量和分布规律存在差异,具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87.
采用沿江实地调查、跟船监测、渔民访谈和渔政部门核实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2008-2014年长江中下游江西、安徽段中华绒螯蟹成体资源变动情况。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江西、安徽段汛期时间和捕捞期均有变化,中游捕捞期增加了20~30 d,下游捕捞期减少了7~12 d;成蟹渔获物平均体质量达到了大蟹标准,肥满度均值达到了一级蟹标准。研究还发现,2008-2014年中华绒螯蟹捕捞量呈现一个先升后降的“∧”形曲线,与同期长江水质污染物总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针对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保护,提出了强化长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设立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保护区;加强长江渔政管理力度,畅通中华绒螯蟹洄游通道;继续加大长江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力度,采取生态调度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8.
以五味子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因素、愈伤组织发育特征以及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五味子醇甲的积累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5培养基比MS培养基更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根据愈伤组织的发育状态特征可以将其分为4类,其中颜色微黄、质地疏松的C类愈伤组织中所积累的五味子醇甲含量最高.添加1.0 mg/L BA、0.2 mg/L NAA和0.1 mg/L KT的B5培养基上较易诱导出C类愈伤组织,其五味子醇甲含量最高达到4.28 mg/g FW.该研究的初步结果对通过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生产五味子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9.
随着DZZ4新型自动站在新疆气象台站的普及,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相应的自动气象站故障,判断故障与处理故障也成为了相对复杂的过程。因此,即要求相关保障人员能够掌握故障判断和处理的基本思路和一些常规技巧,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遇到故障迅速解决,并能准确分析和查找出故障原因,以便于做好气象维护,防患于未然。达到降低自动站故障出现几率的目标,确保自动站的高效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0.
在藜麦种植过程中,存在侧枝折断率和无效穗率高等问题,从而导致藜麦产量品质降低及收获困难。为降低植株侧枝折断率和无效穗率,通过对比不同源库调节措施:去叶(CLE)、去侧枝穗(CSE)、去叶去侧枝穗(CLS)、去顶穗(TOP)、包顶穗(PTE)和对照(CK),旨在探明植株养分积累对不同源库调节措施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藜麦产量均与对照间呈显著性差异,CSE处理未折断穗产量最高,较CK高5. 2%,其植株茎粗较CK增加14. 0%,分枝数减少10. 0%,千粒质量增加6. 0%,TOP较CK处理分枝数增加了8. 0%;顶穗对群体叶面积指数增加效应大于侧枝穗,CSE处理较CK显著增加光合有效辐射,产量与粒质量/叶干质量、粒质量/叶面积和粒数/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源库器官对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作用大小关系为叶片顶穗侧穗;藜麦灌浆期-成熟初期,顶穗和侧枝穗对植株养分贡献率均呈增加趋势,CSE、TOP、CLE处理总养分贡献率分别为对照的100. 5%,87. 6%,49. 0%。因此,在藜麦生育后期,穗为主要源器官之一,且顶穗优势明显,生产上应在选择优良品种、适宜水肥管理和合理密植基础上,配套去顶穗(打顶)或去侧枝穗措施,去除顶端优势或无效库器官,从而达到调节养分流向和提高养分积累效率的目的,促进源库协调发展,实现藜麦品质及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