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旨在研究南疆不同灌溉条件下无膜棉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以‘中棉619’为供试品种,南疆常规膜下滴灌模式为对照(CK),无膜棉田设置6次(wmm1)、8次(wmm2)、10次(wmm3)3个不同的灌水处理,开花前每个处理灌水量均为45 mm,开花后灌水量均为69 mm,wmm3最后一次灌水量为52.2 mm。结果表明:灌水次数较少的处理wmm1、wmm2,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特征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wmm3及CK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特征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CK与无膜处理相对湿润区域存在差异。初花期地膜覆盖保水效果明显,但是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以及灌水次数的增加,wmm3处理10~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CK持平,50~9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wmm1处理除50~70 cm土层外,含水量下降速度最快、含量最低。盛花期前后各处理的耗水量差异显著,最大耗水量出现的日期差异显著,wmm3自开花后耗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可通过优化灌水量及次数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22.
不同施氮量对棉田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施氮量对棉田氨挥发的影响,试验设置0、112.5、168.75和225.0 kg·hm-2 4个施氮量,采用通气法和靛酚蓝比色法测定施肥后棉田氨挥发速率,并计算氨挥发累积损失量和损失率。结果表明:苗期施肥后,各处理的氨挥发累积损失量为2.61~5.77 kg·hm-2,氨挥发损失率为2.81%~4.63%,占氨挥发总量的61.51%~67.79%。花铃期施肥后,各处理的氨挥发累积损失量为1.24~3.61 kg·hm-2,氨挥发损失率为2.11%~2.70%,占氨挥发总量的32.21%~38.49%。从棉花的整个生育期来看,氨挥发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氨挥发总量为3.85~9.38 kg·hm-2,氨挥发损失率为2.46%~3.67%。  相似文献   
23.
叶面积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及产量形成的重要形态指标之一,为实现作物叶面积准确、稳定和无损化测量,该研究基于红外线成像设备,提供了一种利用热红外和可见光图像测定棉花叶片面积的方法。以苗期棉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成像相机T660获取棉花的热红外和可见光波段的图像,分别使用GrabCut算法和Hough圆检测提取红外图像中叶片和可见光图像中已知实际面积的圆状参照物(五角硬币)的像素面积,进而根据叶片区域和圆状参照物区域的像素倍数关系计算棉花的真实叶面积,将通过该研究所提方法计算的叶面积结果与传统的剪纸称重法、Image Pro Plus软件图像法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检验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表明,基于所提方法的测量值与剪纸称重法、Image Pro Plus软件图像法的结果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996)。3种方法对5盆棉花进行8次测量,结果显示,该研究所提方法测量值的平均变异系数为0.78%,在测量工作中表现稳定,为快速获取棉花苗期叶面积提供了一种准确稳健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4.
25.
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为对照,在南疆研究滴施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艾氟迪对棉花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棉花优质高产高效化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棉花滴施艾氟迪后株高变矮,单株果枝数增加,单株铃数、铃重增加,籽棉产量增加6.8%,皮棉产量增加7.9%,对棉花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6.
智慧农业在棉花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各个行业均在迅猛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社会中有重要影响。棉花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一直以传统种植的方式种植,已不适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未来,智慧农业将占据主导地位。本文对智慧农业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同时归纳并总结了智慧农业在棉花生产管理中的主要应用技术,以及列举并分析了智慧农业在棉花生产管理各环节的实际应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智慧农业应用于棉花生产管理的优缺点,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27.
论述了我国棉花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提质增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用“中高端品质”棉花引领产业发展,以“良好棉花”作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抓手,论述了“良好棉花”的内涵和措施内容。  相似文献   
28.
论我国农业与棉花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棉花生产的效益优势十分明显 ,适合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种植。在国际市场上 ,我国棉花具有单产水平高和生产成本较低的优势 ,然而又存在质量偏差等缺点。原棉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弱 ,限制了利用国内外市场稳定棉花生产、保护棉花消费和扩大农民收入的能力。造成在棉花生产旺盛时容易形成生产过剩 ,而当受社会经济和自然因素影响生产下降时又引发棉花资源短缺的棉花产业大幅度波动的不利局面。提出了大力借助科技手段以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 ,通过加强信息开发与服务、完善全国棉花统一市场、强化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途径和措施 ,推动和促进产品竞争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9.
总结了2005年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概况,回顾了2005年中美、中欧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及其协定.立足2005年以来中国对欧美的纺织品服装出口数据,分析了设限产品出口总体情况以及设限以来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产品单价的变化.根据2008年国际形势和对欧美出口的新动态,对国内相关企业和部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0.
 回顾了2009/2010年度以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和进口棉价格指数动态,分析了3个年度间主要级别棉花价格走势特点,结合近期纺织品出口、国内用棉增长、棉花进口、新棉产量预期等因素,展望了下一年度棉花价格可能走势。仍须关注国内外棉花生产变动和国内相关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