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1篇
  25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豫南地区的花生种植特点与收获现状,借鉴各种花生收获机的设计,研制一种新型自走式花生收获机。采用机械自适应捡拾输送机构、垂直提升输送集果装置,实现捡拾机构离地间距的恒定控制,解决机械捡拾效率低、果实破碎率高等问题,提高花生的收获效率和作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92.
在水稻机插秧高速播种生产线上采用红黄土作育秧基质,播种效率大幅提高、肥水管理简便、秧苗素质达标、运秧方便。该配套技术体系农机化程度高,可大幅降低基质用量和用工成本,实现工厂化专业化育秧,加速机插秧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随着世界人口的极速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这样的社会现实也要求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的农业生产是落后的、生产力低下的,具体表现为靠天吃饭,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生产力水平低,难以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不能跟上人口数量的增长。所以,应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指导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越来越科学化、高效化,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研究的主题,作为数学专业的大学生,这也是我们需要关心和注意的。以下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讨论数学期望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优质杂交晚籼博Ⅱ优316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博Ⅱ优316(博ⅡA/海恢316)父母本的特征特性、琼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制种实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5.
α- 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琴  陈海魁  李瑞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63-19265
[目的]获得在某些方面性能优良(如耐高温、耐强酸、耐强碱等)的α-淀粉酶产生菌。[方法]对α-淀粉酶产生菌进行分离筛选,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从稀释样品涂布的淀粉筛选平板上筛选出10株有明显淀粉水解圈的单个菌株,又从中得到3株α-淀粉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X6、X8和X10。这3株菌的最适pH值均在中性范围内,最适温度均为60℃。Ca2+能提高酶的热稳定性,X6和X8在Ca2+浓度为0.02~0.04 mol/L时,酶的热稳定性最高;X10在Ca2+浓度为0.03~0.04 mol/L时,酶的热稳定性最高;当Ca2+浓度继续增大时,酶的热稳定性反而降低。[结论]为满足不同行业对不同特征α-淀粉酶的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土壤环境变化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混农林的立体优化配置,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和提高生态脆弱区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文中系统总结混农林业对石漠化地区土壤水分、养分、生物特征的影响,阐明在石漠化极端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林木与农作物存在的水肥竞争以及复合农田中树龄较小时对土壤生物活性的抑制作用,进一步从石漠化地区土壤环境角度对混农林业的水分利用策略、乡土树种的选择搭配、有益土壤生物的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提高土地生产力、控制水土流失、发展立体生态农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健康的生态系统被认为是环境管理的终极目标,进行生态系统健康研究对探索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侵蚀沟谷杜家石沟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利用格网分析法进行数据提取与成图,分析了杜家石沟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分异,利用地形起伏度及其分布指数探究了生态系统健康与地形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杜家石沟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差异十分显著。健康高值区(27.02%)分布于山地丘陵及其边缘深切沟谷,健康低值区(33.37%)分布于中东部沟谷及其二级侵蚀沟,该类区域应作为格局调控与生态恢复的重点关注区域;(2)生态系统健康与地形起伏度关系密切。人类活动压力随地形起伏度的升高而降低,这一过渡伴随着健康状态值以及响应的差异变化,并最终影响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98.
目前,生态脆弱区已成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以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为研究区,以2009年、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数据,将研究区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果园、水域、城镇工矿用地和荒地7类土地利用类型,基于干扰度与脆弱度构建生态风险模型,并结合地形分布指数进一步分析了生态风险随高程和坡度梯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1)米脂县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明显,耕地面积减少3 168.45 hm~2,林地与荒地面积分别增加1 102.95,1 609.47 hm~2;(2)米脂县2009年、2015年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0.221 7,0.228 9,且呈现西高东低,中间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Ⅰ级风险主要转化为Ⅱ级风险,面积比例由28.17%降为13.59%;Ⅲ风险达到研究区面积的1/3,主要由Ⅱ风险区转化而来;Ⅳ与Ⅴ风险区面积变化不大,面积比例整体上升3.9%;(3)生态风险等级时空分布随高程和坡度梯度变化显著。Ⅰ级风险向低海拔、低坡度转移的趋势明显;Ⅱ与Ⅲ级风险均向高海拔转移;Ⅳ与V级风险在地形梯度上无明显的风险转移。  相似文献   
99.
深基坑施工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基坑围护的设计、施工、监测和爆破 ,并总结了工作体会。经施工实践证明 ,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影响小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0.
在荷城、西安、更楼三个镇(街道)选定一些养殖规模较大、管理技术水平较高的鳜鱼场和罗非鱼场。主要试验场地池塘总面积18.4亩,分3个试验场:张学名优示范场、西安塘肚鳜鱼场和更楼平塘罗非鱼场。每个试验组设2口同一主要养殖品种的塘:其中1口使用“金葵子”水质改良剂试验塘(简称金葵子塘)和1口对照塘。试验品种有红罗非鱼和鳜鱼。试验时间为2003年10月到2004年6月,共8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