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根据GenBank公布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序列,合成HA全长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 Xa/LIC-HA.阳性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的结果表明,HA基因获得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活性,分子质量约...  相似文献   
122.
为了给水稻秸秆快腐剂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大田试验方法,在湖南长沙双季稻田研究了2种快腐剂(腐秆灵、腐解菌)处理早稻还田秸秆对晚稻田土壤化学与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秸秆还田处理相比,秸秆快腐剂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提高土壤全N含量和速效K含量(齐穗期之前),降低土壤碱解氮含量;秸秆快腐剂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具有明显影响,但这种影响与土壤酶种类、快腐剂种类及水稻生育时期有关;水稻齐穗前快腐剂处理微生物活度低于对照,而齐穗后显著高于对照;秸秆快腐剂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整体表现是真菌数量减少,细菌数量增加,而放线菌数量变化与快腐剂种类有关,腐解菌处理增加而腐秆灵处理减少。2种秸秆快腐剂比较,腐解菌在提高土壤主要酶活性、提高微生物活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等方面均优于腐秆灵,从而为提高水稻产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3.
多拉菌素和芬苯咪唑对林麝毛首线虫(鞭虫)的驱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有效驱虫药物,做好林麝毛首线虫(鞭虫)病的防治。[方法 ]对四川省某林麝养殖场的12只感染毛首线虫的林麝,使用多拉菌素注射液(按0.3 mg/kg体重,肌肉注射1次)和芬苯咪唑粉剂(按10mg/kg体重,每天1次,连喂3天)进行驱虫试验。在投药前1天、投药后7天和14天分别采集其粪便进行鞭虫卵EPG计数,计算虫卵转阴率,评估药效。[结果 ]给药后7天、14天,多拉菌素组的平均虫卵转阴率分别是60.00%(3/5)、80.00%(4/5),芬苯咪唑组的平均虫卵转阴率分别是57.14%(4/7)、28.57%(2/7)。[结论 ]多拉菌素对林麝毛首线虫的驱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4.
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组织炎,表现为趾间皮肤坏死与化脓,常伴蹄冠、系部和球节炎症,呈现不同程度的跛行。绒山羊腐蹄病发病率高,占引起绒山羊跛行蹄病的35%-36%,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绒山羊腐蹄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5.
兔病毒性出血症2型(RHD2)是由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引起的家兔和野兔的高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疫病。RHDV2目前主要在欧洲流行,引起的临床症状与经典兔病毒性出血症(RHD)相似,但毒株特性差异较大。2020年4月四川省两个兔场的家兔同时出现了疑似RHD症状,但用经典RHDV疫苗免疫后家兔发病及死亡情况均无好转。分别采集两个兔场的病死兔组织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使用OIE推荐的RHDV2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两个发病兔场的兔组织混合样品均扩增出大小约800bp的片段。进一步的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发现来自两个发病兔场的2条序列均与RHDV2参考毒株的VP60部分序列高度同源,其中同源性最高的是荷兰RHDV2分离株RHDV2-NL2016,分别为98.01%和97.95%。分析结果表明,报告发病的两兔场的病死兔均为RHDV2感染,这是我国首次官方确诊RHD2疫情。分别将两个兔场组织病料中的RHDV2毒株命名为SCADC-JT01和SCADC-JT02,有关这2株新毒株的毒株特性和基因组特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6.
本研究首先应用皮内变态反应对10200头奶牛进行结核病检测,然后应用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对前者检测出的阳性牛和可疑牛再次进行结核病检测,比较两者的阳性符合率。结果显示,应用皮内变态反应共检测出结核病阳性牛96头、可疑牛4头;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检测皮内变态反应呈阳性的96头奶牛,结果为阳性牛94头、阴性牛2头,而检测皮内变态反应为可疑的4头奶牛,结果全为阳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7.92%(94/96),虽然皮内变态反应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且费时、费力,但考虑到γ-干扰素试剂盒比较昂贵,建议用皮内变态反应作为初筛试验,γ-干扰素试验用于初筛阳性样品的复核,以提高结核病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7.
陈冬 《养殖技术顾问》2014,(10):297-297
当今社会,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条件下,为了自身的发展,一些经济主题往往在获取充足的信息并且仔细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经验,制定出不同的策略,以便决定与其建立合作还是竞争的关系。二战过后一些发达国家逐渐出现畜牧业产业化的经营策略,中国首次进行畜牧业产业化营销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及其新模式的建设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日渐壮大。  相似文献   
128.
黑猫跳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猫跳蛛CarrkotasPiehohiScbchkec(跳蛛科 )在山东松林内普遍发生 ,数量大 ,游猎捕食昆虫 ,是多种害虫的重要天敌。为保护利用该蛛 ,笔者于 1996~ 1999年在日照市沿海地区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生活史黑猫跳蛛在日照市沿海地区 1年发生 1代 ,越冬若蛛 4月上旬出蛰 ,幼蛛经 6龄 ,5月上旬发育至成蛛 ,5月中旬开始交尾 ,5月上旬开始产卵 ,6月上旬开始孵化幼蛛 ,10月下旬开始以各龄若蛛在树的翘皮下、松针基部、杂草丛、土石缝内越冬 (见表 1)。据室内饲养试验 ,黑猫跳蛛卵期平均18.9(…  相似文献   
129.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大、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正在成为世界的潮流,备受市场关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主要有燃料电池、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以及超级电容等类型.电池发展对汽车的工业革命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本研究概述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史和动力电池的发展情况,介绍了三种电动汽车的电池,从电池的化学性...  相似文献   
130.
应用球磨机械化学法对2,4-二氯苯酚污染土壤进行处理试验,通过粒径分析、扫描电镜、XRD、IR和GC-MS等表征手段对球磨前后的2,4-二氯苯酚污染土壤进行表征,深入研究球磨机械化学法处理有机污染土壤机理,解析2,4-二氯苯酚的可能降解路径.结果表明,转速400 r/min、球磨4 h,其对土壤中2,4-二氯苯酚含量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