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杉木良种与普通种林分间伐后生长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良种和普通种杉木人工林间伐后生长情况,加快培育杉木大径材,对庆元林场四个林区良种和普通种杉木林间伐后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3年后,四个林区杉木良种的胸径连年生长量、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林分连年生长量都高于普通种;大洋林区的杉木良种胸径连年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区杉木良种,虽然其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林分连年生长量与其他林区杉木良种差异不显著,但其数值较高;各林区的平均树高差距不显著。综合考虑认为,相同林区良种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发育以及培育杉木大径材;不同林区中,大洋林区的良种更适合杉木的生长发育以及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相似文献   
52.
53.
本试验采用饲粮梯度饲喂法,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水平下,杜泊×小尾寒羊杂交母羊空怀期和泌乳期对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特点。选取15只健康的杜寒杂交母羊做同期发情处理,分娩后根据随机区组设计按体重分为3个处理组(自由采食,80%自由采食和60%自由采食),每个处理5只母羊;另安排9只同龄同品种未配母羊为空怀母羊组。在泌乳期20、50和80d分别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随着饲养水平的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氮(N)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乳氮随着饲养水平的下降有下降的趋势(P0.05),随着泌乳期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沉积氮、沉积氮/进食氮和沉积氮/消化氮均随着饲养水平的下降显著降低(P0.05)。氮表观消化率在泌乳期显著高于空怀期(P0.05),且随着泌乳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在空怀期和泌乳第20、50、80天时分别为45.21%~51.34%、73.72%~82.71%、72.79%~80.51%、73.57%~76.47%。饲养水平显著影响饲粮主要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P0.05);泌乳显著提高母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P0.05)。  相似文献   
54.
过表达谷子液泡H~+-ATPase E亚基基因在拟南芥中的耐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H+-ATPase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序列比对,从谷子中克隆到V-H+-ATPase E亚基基因Si VHA-E。进化树分析显示,Si VHA-E基因在进化上属于E1/E3亚族,与玉米V-H+-ATPase E亚基基因Zm VHA-EL亲缘关系较近。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Si VHA-E在高盐、茉莉酸甲酯(Me JA)、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处理下表达上调,在低温和低氮处理下表达下调。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Si VHA-E定位于液泡膜上。遗传转化拟南芥的耐盐性鉴定表明,在盐处理条件下,转基因株系的种子萌发率、幼苗主根长、植株鲜重及存活率显著高于野生型的。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相比,Si VHA-E过表达植株体内Na+含量减少,体内相对含水量提高。此外,ABA萌发试验结果显示,在种子萌发后期,Si VHA-E过表达植株对ABA更加敏感。研究表明,谷子Si VHA-E可以显著提高拟南芥耐盐性,这可能与其正向调控ABA信号途径以及减少植株体内Na+积累和水分散失有关。  相似文献   
55.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阶段,日益严峻的农业生态问题迫切需要农业生态化转型,生态农业日益成为农业现代化变革的重要载体。就理论契合度而言,生态农业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需求、赓续农耕文明、弥合城乡差距等现实农业发展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蕴藏着赋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深层理论逻辑。就实践经验而言,生态农业在推动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加快生态化食物体系完善、构建立体循环农业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强国提供了更多路径选择,彰显了其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56.
19味解表药对奶牛乳腺炎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19味解表药对15个种属33种120株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合SPSS17.0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以及同种属菌株MIC50和MIC90的统计,比较分析6味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解表药体外抑菌活性的强弱。结果表明,苍耳子和蝉蜕体外对试验菌株无抑菌活性;桂枝、紫苏叶、荆芥、白芷、细辛、辛夷、藁本、牛蒡子、桑叶、葛根、北柴胡共11味解表药的总体抑菌活性较差;而香薷、麻黄、防风、薄荷、菊花、升麻6味药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强,其中以香薷的抑菌活性最强。麻黄、防风、薄荷、菊花和升麻5味药抑菌活性的强弱与菌株种属有关: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抑菌活性最强的为防风,其次为菊花,相对最差的为升麻、麻黄和薄荷;对于革兰氏阴性菌,5味药的总体抑菌活性都较差,相对以麻黄的抑菌活性强,其次为薄荷,再次为菊花和升麻,最差为防风。  相似文献   
57.
手性农药存在一个或多个对映体,其空间构型不同,药效作用、降解时间、毒性大小等都有较大的差异,为更好地发挥农药的药效,最大程度地减小其对非靶向目标物的毒副作用,分析手性农药在植物源食品中残留状况有充分的必要性.目前,植物源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更多地关注某种农药残留的总量,这与法规的要求有关,当能够充分分析植物源食品中手性农药的残留量时,限量标准的指向性及检测方法的针对性势必引起重视.综述了植物源食品中手性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现状,目前应用得较多的检测方法有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色谱法也会应用于手性农药的拆分,强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超高效合相色谱在手性农药分离方面也有应用研究,植物源食品中手性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58.
海南省新英湾红树林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样方方法,对海南省新英湾红树林的红树植物种类和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确定有真红树7科11种,半红树植物2科3种;群落类型有红海榄群落、红海榄+桐花树+白骨壤群落及桐花树+白骨壤群落3种,红树林群落演替系列是桐花树+白骨壤(前沿向海带)→红海榄群落。  相似文献   
59.
采用卫星影像图与实地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省东寨港的红树林植物种类和群落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有红树植物17科27种,群落类型有红海榄群落、白骨壤群落、无瓣海桑+海桑群落、秋茄群落、海莲群落及角果木群落6种,红树林群落演替系列是:白骨壤群落(先锋群落,前沿向海带)→红海榄群落→海莲群落→角果木群落。  相似文献   
60.
为比较DSSAT模型和模糊数学方法用于冬小麦气候适宜度评价的效果,利用河南省杞县和汤阴县1999-2013年的气象资料、冬小麦发育期及产量数据,采用DSSAT模型和模糊数学方法构建两种冬小麦气候适宜度评价模型,并计算不同生育期和全生育期的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检验两种方法估算的冬小麦气候适宜度的评价效果。结果表明:杞县和汤阴县的出苗至越冬期、返青至拔节期、拔节至开花期、开花至成熟期,模型法估算的冬小麦气候适宜度与模糊数学法估算的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呈正相关,而两个地点的越冬至返青期,两种方法估算的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呈负相关。两个地点两种方法估算的全生育期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变化趋势与实测产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两种方法估算的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呈正相关。模型法估算的冬小麦气候适宜度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高于模糊数学估算的冬小麦气候适宜度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但与模糊数学法相比,DSSAT模型估算的冬小麦气候适宜度与实测产量变化更接近。DSSAT模型可用于冬小麦气候适宜度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