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湖北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农民余伟文,是一名农业技术员。2006年,他带领3名有资质的农技员中标承包了全镇近2667公顷水田的农业技术指导服务。他们自费印发服务联系卡,按承包合同要求印发病虫害测报及防治技术简报,推广水稻直播、软盘抛秧、油菜免耕技术,举办技术培训班,把农业  相似文献   
62.
每年的4—8月是苗木的抚育管理时期。抚育管理的好坏与能否培育出壮苗有着密切的关系。抚育管理的措施主要有松土除草,灌溉排水,间苗定苗,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项内容。松土除草可以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土壤通气性,减少杂草对土壤水分、养分、阳光  相似文献   
63.
6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农业产业化正逐步形成,在现代化农业产业中,运用农机化生产的领域逐步拓宽,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机化技术推广是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在“科技兴农”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65.
前言八十年代开始,我市大麦单产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1979年,全市平均亩产238公斤,1990年237公斤,12年平均亩产228.9公斤。年度间产量变动系数为7.9%。大麦产量是否已  相似文献   
66.
前言园林的组成以山水地形为骨骼,植物为衣饰,而建筑则如眉、眼点缀其间;园林建筑中有餐厅、展览室、小卖亭、厕所等实用性建筑;还有以赏景、点景为主的休息游览性建筑,如亭、榭、廊、塔等,以及建筑小品  相似文献   
67.
试验选取40头健康泌乳盛期荷斯坦奶牛完全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试验分为Ⅰ(对照组)、Ⅱ、Ⅲ和Ⅳ组。Ⅰ、Ⅱ、Ⅲ和Ⅳ组牛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4%、8%、12%的构树发酵饲料进行饲喂,试验期60 d,测定产奶量,牛奶中的乳脂率、乳蛋白和体细胞数。结果表明:试验Ⅱ、Ⅲ和Ⅳ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试验Ⅲ组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1.24%(P0.05),试验Ⅱ、Ⅲ和Ⅳ组奶牛的乳脂率、乳蛋白、乳糖率和干物质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8.
将确诊为患持久黄体和卵巢静止的病牛各4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藿芪灌注液高、中(推荐剂量)、低剂量治疗组和促孕灌注液对照治疗组,每组10头。试验组每头牛分别按每次150mL、100mL和50mL的剂量子宫灌服,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对照药物治疗组为促孕灌注液,每次100 mL,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用藿芪灌注液治疗奶牛持久黄体的高、中、低剂量组的治愈率分别是80%、70%和50%,总有效率分别是90%、90%和60%。对照组治愈率80%,总有效率90%。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藿芪灌注液高、中剂量组与对照药物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用藿芪灌注液治疗奶牛卵巢静止高、中、低剂量组的治愈率分别是90%、80%和60%,总有效率分别是100%、100%和70%;对照组治愈率80%,总有效率90%,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9.
不同液体粘结剂在新型保水复合肥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性地采用磷尾矿粉作为肥料中磷的来源,以尿素和氯化钾作为氮和钾的来源,并且在肥料的制备过程中加入自制的保水剂,通过圆盘造粒和包裹,制备出具有一定保水性能的新型复合肥.通过对复合肥抗压强度、成粒率、吸水倍率、平衡含水量、pH的测定,主要就不同液体粘结剂对复合肥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并试图确定一种适合于该类保水复合肥的粘结剂.结果表明,水可以直接作为肥料造粒试验的粘结剂Ⅰ,而复合肥包裹试验的粘结剂Ⅱ则选择质量分数为3%的PVA溶液为佳.  相似文献   
70.
水分和氮素对玉米苗期生长、根系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东北地区春旱频发严重影响玉米出苗与苗期生长,明确水分、氮素对玉米苗期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影响及其耦合效应,可为东北春玉米水、氮调控措施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2016—2017连续2年设置水分、氮素两因素盆栽试验,土壤相对含水量设4个水平,分别为重度干旱(W0,30%)、适度干旱(W1,50%)、水分适宜(W2,70%)和水分过量(W3,90%);施氮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不施氮(N0,0)、低氮(N1,0.12 g N·kg -1土)和高氮(N2,0.24 g N·kg -1土)。【结果】 水分、氮素均显著影响玉米苗期的植株生长、根系发育、氮素吸收与利用,且两因素对植株干重、根系形态、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交互作用显著。土壤水分亏缺或过量均抑制了植株生长、干物质累积、根系发育和氮素吸收。W0处理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其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植株吸氮量与W2处理相比分别降低55.5%、60.1%和47.4%,氮肥利用率下降6.4个百分点,根长和根表面积分别减少58.2%和59.5%。施氮显著促进玉米苗期植株生长与氮素吸收,降低根冠比,且不同水分条件下氮肥效应及对根系发育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水分适宜条件下施氮促进根系生长,显著增加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植株干重和吸氮量增幅最高。干旱胁迫条件下施氮抑制了根系发育,显著降低根长和根表面积,氮肥效应偏低。水分过量条件下施氮改善根系生长,但施氮效应仍低于W2处理。各水分条件下,N1处理的根长和根表面积均高于N2处理,而体积接近或更小,说明低氮增加了细根的比例。水分、氮素不仅显著影响根系形态,也导致根系空间分布出现明显差异。干旱胁迫促进根系下扎,增加深层土壤的根长分布,W0和W1处理0—12 cm土层根长比例相比W2处理分别下降11.0和8.3个百分点,而24—36 cm土层分别提高9.5和6.9个百分点。与干旱胁迫相反,水分过量趋向于增加根系在表层土壤的聚集。施氮显著促进表层土壤的根系分布,N1和N2处理0—12 cm土层根长比例相比N0处理分别增加16.3和13.7个百分点,而24—36 cm土层分别下降11.5和12.5个百分点。所有水-氮处理中,W1N1处理根系的空间分布最为均衡。【结论】 水分、氮素对玉米苗期生长和根系发育有显著的耦合效应,适宜的水、氮措施可优化根系形态与空间分布,增加植株干重和氮素吸收利用。春玉米生产中建议降低氮肥基施用量以发挥水氮耦合效应,促进根系下扎和细根增殖,提高植株耐旱性和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