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投入、扶持、保护等配套政策,是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两率"的前提。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大力推广适用技术,加强和完善技术措施,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提高造林"两率",是加快和促进绿化步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2.
通过观测和理论推导,分析研究了小黑杨幼龄林对土壤水的实际消耗量。结果表明:嫩江流域中下游段小黑杨10年生幼龄林在生长季实际蒸散量为330.1 mm,蒸散与降水比为73.4%;在干旱的春季,水分亏缺比较严重,5~6月亏缺37.2 mm。  相似文献   
33.
玉米种子纯度室内检验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制种的现状,玉米种子纯度检验成为控制种子质量的有效途径,探索准确、经济、简便的检验方法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焦点。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国玉米种子室内检验的主要方法,并讨论和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主要特点和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机采麦套短季棉种植模式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麦棉两熟种植模式下机采短季棉适宜密度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选择早熟品种锦科707(JK707)和鲁棉2387(LM2387)为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3个密度梯度(4.5×104株/hm2(D1)、9×104株/hm2(D2)、13.5×104株/hm2(D3))。【结果】 随密度增加,株高、果枝台数和节枝比逐渐降低,而叶面积指数(LAI)和生物量则逐渐增大,JK707和LM2387的LAI均以D3 最大,分别为3.14和4.16。JK707、D2和D3较D1生物量分别增加40.4%和42.0%;LM2387、D2和D3较D1生物量分别增加65.5%和85.1%。随密度升高,籽棉产量先升高后降低,2个品种均以D2种植密度产量最高(JK707和LM2387分别为4 025和4 114 kg/hm2)。与JK707相比,LM2387皮棉产量在中高密度(D2和D3)下更具优势。纤维马克隆值随密度增加逐渐下降,纤维强度以D2最优。JK707的纤维长度、强度和马克隆值均优于LM2387。【结论】 在黄河流域机采麦套短季棉种植模式下,早熟棉品种锦科707和鲁棉2387在种植密度D2(9×104株/hm2)下能够实现优质高产。锦科707纤维品质优,而鲁棉2387衣分高,且株型更紧凑,成铃更集中,更适宜机械化采收。  相似文献   
35.
市花市树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其种类丰富多样.本研究调查了我国主要城市的市花市树应用情况,对其认定过程、植物学特征、分布应用情况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市花市树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市花市树植物在城市建设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36.
分析了人工神经网络的特性及应用领域,重点阐述了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方面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37.
以玉米品种NK618和济单7号的包衣和非包衣种子为试验材料,低温干燥贮藏16个月、28个月和40个月,分别测定种子的发芽、活力指标,测定幼苗的SOD、POD、CAT、MDA、脯氨酸等含量,探讨低温干燥贮藏条件下玉米种子的可种用时间,比较包衣和非包衣玉米种子间的贮藏差异性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干燥条件下玉米种子贮藏16个月,包衣种子的各项发芽及活力指标比新种子显著降低,非包衣则无显著性变化;贮藏28个月,NK618和济单7号非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是91%和87%,均可作种用,包衣种子已无种用价值;贮藏40个月时包衣和非包衣种子均不可作种用。包衣种子比非包衣种子更易老化,幼苗的SOD、POD、CAT含量均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贮藏28个月两个品种包衣和非包衣3种酶含量均比对照新种子含量降低,但差异显著性不同;MDA和脯氨酸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增加,贮藏40个月时两个品种的包衣和非包衣种子萌发幼苗MDA含量均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38.
深水长距离混输管道停输再启动容易产生水合物堵塞问题。基于安哥拉某深水区块开发模式,借助PIPEPHASE与OLGA多相流软件,分析混输管道停输再启动天然气水合物生成风险。结果表明:停输2 h后,管内开始出现水合物生成区域;停输再启动前期,海底管道水合物生成区域在井口附近逐渐消失,在海平面附近的立管段则迅速增大;随启动时间的延长,水合物生成区域由两边向中间逐渐缩小,启动6 h后在水深约700 m的立管段消失。基于混输管道温度压力敏感性的定量描述,提出水合物生成风险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发现随海管长度、内径及气油比增大,水合物生成风险增大;随含水率增大,水合物生成风险减小。计算结果能够较好地指导多相混输管道选型、路由及混掺比例设计。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开发的EST-SSR标记和鸭茅基因组调研测序开发的基因组SSR(genomic-SSR)标记,对已构建的四倍体鸭茅遗传图谱加密,为定位控制鸭茅重要农艺性状的QTL位点奠定基础。【方法】基于拟测交策略,以“楷模”(高杆、多分蘖、宽叶、早熟)和“01436”(矮秆、少分蘖、细叶、晚熟)作为亲本材料进行杂交,得到一个含有214株鸭茅材料的作图群体,利用亲本和随机选取的5个单株对574对EST-SSR标记和150对Genomic-SSR进行引物筛选,PCR产物经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后,将扩增条带清晰、在亲本之间存在差异且子代间存在分离的多态性引物用于亲本及群体扩增。将扩增结果按标记类型统计分析,对于亲本间存在差异的条带,按条带有无(有带计1,无带记0)对DNA扩增产物按进行统计,经卡方检验,将分离比例符合1﹕1(亲本基因型为Aaaa×aaaa或aaaa×Aaaa)和3﹕1(亲本基因型为Aaaa×Aaaa)的标记,用于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符合作图要求的标记采用HighMap软件进行遗传图谱构建。【结果】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EST-SSR引物31对和Genomic-SSR引物17对,引物多态性分别为5.4%和11.3%,总的多态性为6.6%。对鸭茅214个作图群体单株及亲本DNA进行扩增,共得到169个多态性位点,其中EST-SSR101个,Genomic-SSR68个位点。169个标记位点经卡方检验分析表明,有89个标记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标记可用率为52.7%,其中呈Aaaa×aaaa或aaaa×Aaaa分离类型的标记有79个,呈Aaaa×Aaaa的有10个,其余80个为偏分离标记。将SSR标记整合以前的标记信息,重新构建了一张包含2 551个标记,覆盖7个连锁群,总长度为758.4 cM的鸭茅高密度遗传图谱。加密后的图谱包含SNP标记4 187个,SSR标记84个,各连锁群标记数在166-709个,每个连锁群的平均标记数为364个,LG1包含最多标记数有709个,LG7标记数最少166个,各连锁群长度在60.28-147.09 cM,标记平均密度为0.19-0.76 cM,总的平均图距由原来的0.37 cM缩至0.3 cM,且由于标记密度的改变,各连锁群上标记分布的位置也发生较大变动。【结论】增加了部分SSR标记后,新构建了一张包含2 551个标记,覆盖7个连锁群总长度为758.4 cM的四倍体鸭茅遗传图谱,总长度增加42.63 cM,平均图距由0.37 cM缩至为0.3 cM。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自然老化过程中大豆种子的活力状况,提高种用价值,以不同自然老化时间(16个月,28个月,40个月)的大豆品种"吉育47"和"吉农29"为试验材料,测定发芽、活力、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自然老化时间延长,大豆种子的发芽及活力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发芽势下降最快.在种子老化至40个月时,"吉育47"和"吉农29"的发芽率已降至79%和82%,苗高和苗重表现为显著低于对照,均不可作为种用.2个大豆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表现为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老化40个月时,"吉育47"和"吉农29"的CAT活性分别为353.3 U/g和320.0 U/g,均降到最低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积累至最高值,其中"吉育47"的MDA含量为2.64 μmol/g,"吉农29"的MDA含量是2.73 μmol/g.因此,自然老化40个月是大豆种子种用价值的临界时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