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翁晓星  王可  傅剑  赵晋  陈斌  边晓东  郑涛 《农业工程》2021,11(10):37-41
在搜集、分析以家猪为代表的畜禽生长信息采集、畜禽图像处理的应用研究现状后,结合现代养猪工艺和金华猪生长习性,指出金华猪养殖产业迫切需要引入猪只体尺测量、估测猪体质量、智能饲喂设备(代谢笼)、数字化管理4个方面的精准养殖技术及其配套的智能化养殖设施,以期实现金华猪的现代化养殖与管理。   相似文献   
22.
不同种类生物菌肥及用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年生“贵长”猕猴桃为供试品种,以不施肥为对照,菌肥Ⅰ(含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菌肥Ⅱ(含枯草芽孢杆菌)和菌肥Ⅲ(含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3种生物菌肥,设3个施肥量:3、6和9 kg/株,研究了不同生物菌肥及施肥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生物菌肥及施肥量的效果差异,并提出最优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还原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糖酸比显著改善。3种菌肥对果实品质影响效果综合表现为菌肥Ⅰ>菌肥Ⅲ>菌肥Ⅱ,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主要表现在影响果实糖、酸含量,以菌肥Ⅰ对果实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和糖酸比的影响最大,相比CK分别显著提高了63.41%、-27.11%、139.38%,相比菌肥Ⅱ和菌肥Ⅲ平均显著增加了21.00%、-15.53%、51.23%。就施肥量而言,任何一种菌肥当施用量大于6 kg/株时均会对果实品质有显著促进作用,各果品指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肥9与6 kg/株时果品指标无显著差异。因此,以施用菌肥Ⅰ6 kg/株(处理M2)品质最佳,施菌肥Ⅲ6 kg/株(处理K2)次之。  相似文献   
23.
赵晋 《农村百事通》2009,(7):102-103
2008年是蒋新人生中最灰暗的一年,4月份,他父亲在别人的怂恿下参与赌博,不仅把家里的一点家底都输光了,还欠下了一大笔赌债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随着黄颡鱼养殖的不断发展,黄颡鱼苗种的供应日趋紧张。为了突破这一制约黄颡鱼养殖的“瓶颈”,生产更多更优质的黄颡鱼苗种,自2005年开始,每年的5月下旬至7月底笔者都进行黄颡鱼人工繁殖的生产和研究。这里主要对黄颡鱼人工繁殖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25.
碱性水溶液中,尿嘧啶和多聚甲醛经羟醛缩合反应可直接生成5-羟甲基尿嘧啶.通过对反应物投料比、碱种类、碱液浓度和反应温度的研究,探讨了影响反应收率的主要因素,发现了制备5-羟甲基尿嘧啶的最佳实验条件.放大实验证实了研究结果.合成方法简便,成本很低,收率很高(96%),具有很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决商洛黄芩根腐病防治中的施药不便、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问题,研究利用木霉菌制剂对黄芩根腐病病原菌茄病镰刀菌(Fusarum solani)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木霉菌对黄芩根腐病病原菌抑制作用显著,从而开辟了黄芩根腐病生物防治的新途径,为保障商洛黄芩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7.
水稻是浙江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籼粳杂交稻品种已成为浙江省的主要水稻种植品种类型。但籼粳杂交稻制种是一种劳力密集型技术,其中水稻授粉阶段主要依靠人工采用绳索、竹竿或木杆振动父本和自然风力辅助授粉。随着近年来中国农用无人机的发展与研究,为杂交水稻制种辅助授粉机械化提供了可能。以四旋翼无人机为例,通过田间授粉试验、花粉密度观测、结实率测算,考察农用无人机和人工拉绳的授粉效果。结果显示,无人机辅助授粉与人工拉绳相比效果相当,即花粉统计为95个/视野左右,平均结实率为27%左右。但无人机辅助授粉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节约50%的人力成本,同时克服种植地形环境等困难,有助于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8.
马铃薯是重要的旱粮作物,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在其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收获是促进高效生产的关键环节。目前,马铃薯机械化收获过程中会造成薯块损伤,进而容易引起薯块腐烂,影响整体品质和产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推广应用。阐述了国内外马铃薯收获装备研究状况,探讨分析防缠绕、挖掘、薯土分离、集薯等收获技术及其过程中存在的马铃薯机械损伤情况,以期提高马铃薯机收效果。  相似文献   
29.
赵晋 《农业工程》2022,12(2):23-26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之一,采用传统施肥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存在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经实践证明,通过将肥料深埋于秧苗根部边缘的施肥方式可有效改善上述情况,并且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降低种植成本,是我国近年来主要推广的农业技术之一,对于保障粮食稳定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阐述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模式,介绍气吹式和螺旋推进式两种侧深施肥装置研究现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
采集商洛市黄芩根腐病高发田块的病株样本,经田间症状观察,组织分离、纯化,综合培养菌落特征,病原菌显微特征及致病性测定,根据C.Booth镰刀菌分类系统,鉴定商洛市黄芩根腐病病原菌为茄病镰刀菌(Fusarum sola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