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51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34篇
  31篇
综合类   258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当今养鸡业中,免疫接种已成为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和保障鸡群健康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措施.免疫后能否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是衡量免疫效果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2.
133.
一、前言我们研制并生产的高效抗球虫新药——尼卡巴嗪(球虫净)是一种广谱、高效、无毒、性能稳定的抗球虫饲料添加剂,对鸡、火鸡等禽类的各种球虫病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效果。(1)对其它抗球虫药已产生耐药性的球虫,使用尼卡巴嗪仍有良好效果,其抗药性与其它抗球虫药相比,产生缓慢。尼卡巴嗪不影响鸡体免疫力。(2)对鸡体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每吨饲料加入125克尼卡巴嗪混入饲料拌匀,  相似文献   
134.
目前,家庭住宅的电气安装比较混乱,电气设计不够规范,许多住宅的电气安装没有考虑家用电器普及和快速发展的态势。容量较大的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有的严重的还会引起电气火灾。另外,旧住宅室内插  相似文献   
135.
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患猪长期生长发育不良,饲料转化率低,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猪肺丝虫病又称猪后圆线虫病,  相似文献   
136.
连翘是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绿化及花卉栽培的优良灌木树种.其育苗可以使用播种育苗,也可以使用扦插育苗.播种育苗应混沙催芽,细致整地作床,精细播种,加强管理.扦插育苗应采集健壮枝条,精细剪截插穗,插穗沙藏处理,ABT生根粉催根,加强苗期管理.  相似文献   
137.
138.
救济荒豇豆是怀宁县农家品种,1957年經安徽省农业厅征集,交我所进行試驗。經几年試驗証明,它是一个优良品种。这个品种株高五十厘米左右,直立不拖藤;每株有三至四个分枝,叶片长椭园形,頂部較尖;花紫白色,花梗着生在各分枝的基部,长二十三至二十六厘米,超出植株自由高度,因而結莢集中,且莢果露在外面,有利于摘莢收获;每花梗着生莢果二至六个,莢长十至十二厘米,成熟后黄白色,較易裂莢;每莢有种子十至十二粒,籽粒米黃色,豆臍边緣綠褐色中部白色,籽粒比一般豇豆小,千粒重一百一十一点七克;这个品种虽能耐旱,但遇过旱,結莢也要減少。救济荒豇豆适应性較强,肥田瘦地均可种植。特别是生育期短,出苗至收获只需两个多月,比綠豆还要早熟高产,几年平均亩产一百五十三点五  相似文献   
139.
土地分散、田块小、水源不足、专业化服务弱是制约丘陵稻区机插秧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明显减少,如何在此种形势下实现粮食高产,是一个严峻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经营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介绍丘陵地区水稻机插秧的概况、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加快推广机插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0.
长江中游史前稻作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距今12000年前的新旧石器过度阶段,栽培稻起源于长江中游偏南的南岭、武夷山一带,但新石器时代后,稻作农业则主要在洞庭湖西部的岗地平原区发展起来。距今10000年~距今7000年,稻作农业在澧阳平原初步发展,主要表现是:水稻的进一步栽培、稻作工具的细化、定居农业聚落的形成、稻作农业区的向外扩展;距今7000年~距5500年,史前稻作农业区格局形成,稻田灌溉体系出现,稻作农业成为主要生计方式;距今5500年~距今4000年,稻谷品种得到优化,稻谷产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