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4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科学发展观理念深入人心,林下经济是基于生态学原理所实现的,属于效益型经济产业,与经济发展规律具有高度一致性,对于绿色产业经济发展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就北方平原地区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进行探究,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2.
今年,拉布大林农牧场将种子产业化作为发展方向,全面加强“种子工程”建设,以提升农场种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3.
“一村一品”是指通过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使一个村(县、乡)拥有一个或几个发展水平较高、特色明显的主导产品和特色品牌,从而大幅度地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近几年来,本着稳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44.
降雨时间过长、长期干旱、连降暴雪、飓风等自然灾害都将影响大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故需要对大田种植区域内降雨、降雪及风速等进行实时的监测与管控。大田气象环境监测系统使用带有传感器的终端节点采集大田种植区域内的气象信息,使用NRF24L01无线传输模块及网卡模块发送终端节点采集的数据至服务器,用户对大田种植区域内的气象信息进行实时的判断,以此作为实施人工排水、灌溉、施肥等干预措施的依据。该系统通过采集实时信息,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及时管控,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5.
邱小雷  方圆  郭泰  程涛  朱艳  姚霞 《农业机械学报》2019,50(10):159-166
为探讨Li DAR监测作物生物量的可行性和方法,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获取关键生育期的小麦Li DAR点云高度指标和地上部生物量,基于幂函数回归与支持向量回归、利用十折交叉验证法分别进行特征选择和模型构建,选取各算法最优的全生育期小麦地上部生物量监测模型,并在测试集上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检验与比较。结果表明:利用H95和生育期特征所构建的全生育期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精度最高,训练集上决定系数R2达到0. 814,测试集结果(R2=0. 821,RMSE为1. 730 t/hm2,RRMSE为32. 77%)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利用Hmean所构建的全生育期幂函数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达到0. 809,测试集结果(R2=0. 815,RMSE为1. 760 t/hm2,RRMSE为33. 33%)也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高度指标估测小麦生物量具有先天局限性,所构建模型较适宜于监测小麦地上部生物量小于10 t/hm2的情况,在超过10 t/hm2的样本集上,95%的模型预测值被低估,RMSE呈指数增长;生育期特征有利于提升监测模型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6.
程涛 《北方园艺》1995,(2):38-39
防癌食品及其成份程涛译(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系·哈尔滨)人类早已知道人体中每个分子均来源于食品,而缺乏某些必需养分则会导致疾病。现在开始知道许多在我们饮食中过去还不很清楚的成份在预防癌症等慢性疾病起着重要作用。近十年来有关饮食与癌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迅速....  相似文献   
47.
不同产量水平下稻茬小麦的氮素营养指标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明确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产量水平稻茬小麦氮营养指标变化规律,为小麦氮素营养状况实时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通过江苏省多年多点田间不同氮肥、播期、密度和品种试验,构建不同产量水平小麦大数据,分析不同产量水平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积累量和植株氮浓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小麦临界氮浓度,得到累积氮亏缺和氮营养指数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而明确高产稻茬小麦氮素营养指标特征。  【结果】  干物质积累量和植株氮积累量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均逐渐增加,植株氮浓度逐渐减小,累积氮亏缺和氮营养指数会出现波动。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积累量和植株氮积累量在高产小麦和中产小麦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植株氮积累量均显著高于中低产小麦,中低产小麦又显著高于低产小麦。在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高产和中产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中低产小麦,中低产小麦又显著高于低产小麦。依据累积氮亏缺值判断氮素营养状况,高产和中产小麦的累积氮亏缺变化趋势一致,在起身—孕穗期,高产小麦的累积氮亏缺值由0.3 kg/hm2降低为?23.0 kg/hm2,中产小麦由7.0 kg/hm2降低为?14.6 kg/hm2,孕穗—抽穗期又呈升高趋势,高产小麦由?23.0 kg/hm2升高为?11.4 kg/hm2,中产小麦由?14.6 kg/hm2升高为2.4 kg/hm2,开花—灌浆期的波动较小。表明高产小麦氮营养除起身期之外均为过剩,中产小麦在拔节—孕穗期的累积氮亏缺小于0,其余时期累积氮亏缺均大于0,但该水平的累积氮亏缺值一直在适宜范围内波动。中低产小麦在起身—拔节期,累积氮亏缺值由14.2 kg/hm2降低为9.5 kg/hm2,之后逐渐升高,灌浆期达到最大为43.9 kg/hm2;低产小麦在起身期到灌浆期,累积氮亏缺值由17.3 kg/hm2升高为71.1 kg/hm2。表明中低产和低产的小麦氮营养水平在整个生育期内逐渐降低,且整个生育期均处于亏缺状态 (累积氮亏缺值 > 0)。在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高产水平的小麦植株实际氮浓度高于植株临界氮浓度,中产小麦在孕穗期的植株实际氮浓度高于临界氮浓度,而中低产和低产的小麦在整个生育期植株实际氮浓度低于植株临界氮浓度。高产和中产的小麦氮营养指数在1附近波动,其中高产小麦的氮营养指数在起身—孕穗期由0.9升高为1.1,在抽穗—灌浆期,氮营养指数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其值分别为1.0、0.9和1.0,中产小麦与高产小麦的变化趋势一致,起身—孕穗期的氮营养指数由0.8升高为1.0,之后逐渐下降,其值均小于1,抽穗—灌浆期分别为0.9、0.9和0.9。中低产和低产的小麦氮营养指数始终低于1,中低产小麦在起身—拔节期氮营养指数由0.7升高为0.8,之后则逐渐下降,低产小麦从起身—开花期均逐渐下降,而这两个产量水平的氮营养指数在灌浆期会呈现略微上升趋势。  【结论】  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小麦植株干物质和氮积累量、植株氮浓度、氮营养指数等都相应增加,累积氮亏缺相应下降。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植株氮积累量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原因,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氮营养指数和累积氮亏缺均能准确诊断小麦氮营养状况,可为小麦氮肥精准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8.
养猪业面对粪便处理和臭气味道控制等问题。在田间施用粪肥,是动物和植物之间营养物再循环过程中天然、可持续的方法。田间粪肥的施用营超过农作物营养需要量就会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土壤中矿物元素的积聚。此外,粪便也含有大量产生臭气的化合物,因而臭气会在粪便储藏期间,以后施用于田地期间会散发到空气中。当前生猪生产持续的集约化和密集饲养的趋势加重了自身对环境冲击。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日粮调控和饲养管理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9.
气候变化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科学划分气候年型,对于准确预测小麦产量至关重要。利用河南省15个气象站点(市、县)1984—2018年的温度数据划分暖温年、平温年、冷温年,依据降雨数据划分湿年、平水年、干年,组合成9种气候年型并分析其规律;结合小麦产量数据划分出丰产年、平产年、低产年,分析气候年型和产量年型的关系。然后结合地形土壤、气象等因素把河南划分为豫北麦区、豫中东部麦区、豫西麦区、豫南麦区和南阳盆地5个麦区。在此基础上,利用HP滤波法分离出气象产量和趋势产量,以气象因子驱动并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模型预测气象产量,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建模得到趋势产量,把两者产量叠加得出实际产量,从而实现小麦产量的预测。结果表明:河南省积温年型以暖温年、正常年型为主,降雨年型分布比较均匀,气候年型中以正常年和干年为主,暖湿年小麦高产频率最高,为76.9%,冷湿年小麦低产频率最高,为67.9%;积温是影响小麦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暖年年型下小麦更容易丰产,冷年时小麦低产概率较高;利用气象产量和趋势产量分别建模叠加得出的小麦产量和实际产量相比,豫北、豫中东、豫西、豫南和南阳盆地五大麦区各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31%、0.36%、0.58%、0.48%、0.38%,说明利用HP滤波和BP神经网络技术预测小麦产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0.
程涛 《山东饲料》2005,(2):43-43
寿光市圣村蔬菜疑难病诊治中心,与第四届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开幕的同一天开业,同时在博览会参展。在博览会上每天迎接前来咨询求诊蔬菜瓜果病的菜农不计其数,仅发辨技术指导明白纸达二万多份,得到了广大菜农的赞许和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