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4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尽管有关方面多次宣布“几天内缓解“,但持续一个多月的广东成品油供应短缺却迟迟不能缓解.2005年8月中旬以来,城乡处处汽车长龙等候加油成为珠三角一景,“油荒“成为广东媒体和市民议论的热点.地方媒体公开指责石油公司故意制造短缺,作为进一步提价的筹码.尽管对广东“油荒“的成因及对策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但“油荒“却在向上海、江苏、黑龙江、山东、云南等省、市蔓延.……  相似文献   
22.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朝杜牧留下的名句让岭南水果王荔枝的美名千古传遍;宋代苏东坡留下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让全国水果生产基地,荔枝原产地广东茂名、从化在国内久负盛名。  相似文献   
23.
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各地区之间协调发展,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此,广东省人民政府与时俱进地提出:“2005年全省要进一步落实扶持山区发展的策略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中,扶持山区农机化发展就是一项重要内容。此前,广东省政府从1998年至2002年连续5年共安排6500万元财政资金补贴农民购买、使用收割机等农机具。在此基础上,省政府还大力实施广东省人大扶持农机化发展议案,2005年将继续投入18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用于农户购机补贴。这样大的扶持力度,在广东省农机化发展历史上是空前的。但是,由于广东省农机化,特别是广东山区农机化事业先天不足,基础很薄弱,欠帐大多,加之后天严重失调等诸多原因,广东山区农机化发展缓慢,扶持资金也解不了“急渴”。因此,探寻广东山区和珠三角洲农机化发展的平衡点,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广东省清远市各级农机部门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大力实施省农机化议案,创新工作思路,狠抓工作重点,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截至2004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83.48万千瓦;新增联合收割机111台,增长68.94%;新增排灌机械1997台,增长15.97%;新增植保机械299台,增长33%。全市机耕率44.04%,机收率5.84%;耕种收综合水平为15.26%。2005年上半年,清远市共组织下田机车8004台,完成机耕面积46886公顷;投入抗旱机具3614台(套),解决抗旱面积17232公顷,为全市农村抗旱保丰收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5.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据悉,水稻机械化种植可增产5%~10%、机械化收获可在抢农时的基础上减少损失5%~8%、低温干燥可减少霉烂损失4%以上。显然,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水稻生产机械化将发挥越来越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国水稻机械化发展总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到2004年底,全国水稻机械化栽植水平只有6.8%,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只有29.3%,综合机械化种植水平只有27%,发展潜力巨大。水稻是广东省的大宗粮食作物,2004年水稻播种面积3208.5万亩,总产量1317.1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4.8%。但由于多种原因,广东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实现广东省委提出的“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目标还任重道远。为此,广东省农业厅农机化办主任潘雪芬在2005年3月3日举办的全省水稻机械化插秧培训班暨现场会上强调: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目前议案实施的重点,在资金投向上重点向50个商品粮基地县倾斜,并从购机补贴、示范基地、区域推广站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今年继续投入18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用于购机补贴,同时争取300万到5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完善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水稻机械化的发展。那么,这50个商品粮基地县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和进展情况如何呢?特别是广东省扶持农机化发展议案项目实施以来,各基地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最近采访了广东省的博罗县、台山市、雷州市等10多个商品粮基地县农机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农民、机主和机手。  相似文献   
26.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据悉,水稻机械化种植可增产5%~10%、机械化收获可在抢农时的基础上减少损失5%~8%、低温干燥可减少霉烂损失4%以上。显然,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水稻生产机械化将发挥越来越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国水稻机械化发展总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到2004年底,全国水稻机械化栽植水平只有6.8%,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只有29.3%,综合机械化种植水平只有27%,发展潜力巨大。水稻是广东省的大宗粮食作物,2004年水稻播种面积3208.5万亩,总产量1317.1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4.8%。但由于多种原因,广东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实现广东省委提出的“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目标还任重道远。为此,广东省农业厅农机化办主任潘雪芬在2005年3月3日举办的全省水稻机械化插秧培训班暨现场会上强调: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目前议案实施的重点,在资金投向上重点向50个商品粮基地县倾斜,并从购机补贴、示范基地、区域推广站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今年继续投入18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用于购机补贴,同时争取300万到500万元中央财政资金的支持……完善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水稻机械化的发展。那么,这50个商品粮基地县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和进展情况如何呢?特别是广东省扶持农机化发展议案项目实施以来,各基地县水稻生产机械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最近采访了广东省的博罗县、台山市、雷州市等10多个商品粮基地县农机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农民、机主和机手。  相似文献   
27.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广东省不仅提出:“2005年全省要进一步落实扶持山区发展的策略措施”,“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珠江三角洲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而且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出台了具体政策。近年来,在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农机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04年末,全省的机耕率达60.25%;机收率12.64%;机插率0.1%;机械植保率15.8%;机电排灌率57.6%,耕、种、收、植保、排灌五个环节的平均综合机械化水平为29.28%。正如广东省农业厅农机化办主任潘雪芬所指出:广东省东西两翼齐头并进,粤北山区潜力很大。虽然粤北山区的商品粮基地县平均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19.1%,但是增幅最大,比上年增加了4.4个百分点。所以,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潜力很大,是我们发展的重点。此前,广东省政府从1998年至2002年连续5年共安排6500万元财政资金补贴农民购机。并从2003年至2010年用8年时间,投入7亿元扶持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在此大环境下,广东山区农机化发展能否突破瓶颈超常规发展?带着这一问题,记者深入梅州、肇庆等山区采访。总的感觉是: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  相似文献   
28.
秋天万里香,稻花香里又丰年。今年秋风送爽的时节,“东盟水稻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在广东省成功举办,给南粤大地水稻机械化作业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开展农机化技术的交流、培训是我国与东盟的合作内容之一。这次为期15天的“中国—东盟水稻种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培训班”,是受外交部委托,由我国农业部主办、广东省农业厅协办的。参加培训班的20名学员分别来自马来西亚、文莱、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等9个东盟国家的农业部及东盟秘书处。在10月11日至25日的培训期间,学员们听取了中国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29.
编前语坚持面向“三农”,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技能培训,这是新形势给职业教育提出的重大课题。鹤山市农机学校、江门新会机电中专学校与时俱进,成功地破解了这一大难题,加速了当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延伸了科技兴农的希望之路! 首先是这两所学校都坚持为经济建设和求学者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市场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专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有效的技能培训,既为广大农家子女寻找到了出路,又拓展了学校生存和发展空间。这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0.
2005年,广东省茂名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积极组织实施省人大<关于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大力推广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狠抓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了全市农机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