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6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林业   445篇
农学   253篇
基础科学   460篇
  390篇
综合类   1977篇
农作物   434篇
水产渔业   232篇
畜牧兽医   749篇
园艺   252篇
植物保护   10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9篇
  1964年   1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该研究以新鲜蛋黄为原料,利用快速腌制模具,探究在咸蛋黄的上表面添加食盐单侧腌制过程中,食盐添加量和腌制时间对咸鸡蛋黄快速腌制过程中形貌特征和理化性质变化规律的影响。借助多种仪器分析手段对蛋黄腌制过程中形貌与物性的变化、水分及盐分的迁移规律进行了表征。低场核磁及成像结果表明:在腌制过程中,蛋黄中的水分不断向外迁移,含水率显著降低,当增加食盐的添加量和延长腌制时间,会加快水分的迁移速率;原子吸收结果表明:增加食盐添加盐量越多和腌制时间越长盐分迁移速率越快,质构、色差结果共同表明咸蛋黄腌制过程中,由于水分的向外迁移和盐分的向内渗入,使得蛋黄的蛋白质发生聚集使颜色加深;同时与市售整个腌制后分离的鸡蛋黄产品相比,当腌制时间为7d,添加盐量为3%;腌制时间为3d,添加盐量为5%时,所得的样品与市面的成品咸鸡蛋黄的感官品质及量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为咸蛋黄单侧腌制技术提供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2.
稳定性肥料在中国不同区域的施用效果及施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单个区域或者单种作物开展的抑制剂或者稳定性肥料效果研究受土壤类型和气候区域限制,无法为稳定性肥料在不同地理区域的生产和施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为此,我们在全国范围进行了稳定性肥料施用效果试验,为稳定性肥料的科学施用提供依据。  【方法】  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于2009—2018年在全国7大地理区域进行了大田试验,比较了等养分条件下,施用稳定性肥料和常规施肥的增产效果,统计分析了2014—2018年的研究结果。  【结果】  在华南、西南、华中、华东、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等常规施肥养分稳定性肥料 (SF) 相对常规施肥 (CK) 的作物平均增产率分别为5.00%、13.40%、6.96%、8.68%、16.30%、8.72%和5.80%,氮肥农学利用率 (NAE) 增幅分别为36.11%、29.84%、27.25%、51.02%、54.73%和21.00% (无华北NAE数据);80%常规施肥养分稳定性肥料 (80%SF) 处理相比CK的增产率分别为1.62%、10.38%、1.78%、6.34%、8.35%、1.44%和0.09%,NAE增幅分别为78.24%、81.41%、49.22%、20.10%、38.96%和62.10%;80%SF处理相对SF处理的作物产量平均减少3.92%、1.22%、1.25%、3.49%、0.07%、1.08%和0.05%,NAE增幅分别为30.95%、40.11%、17.27%、–20.48%、–10.19%和33.97%,与SF处理的作物产量相比,减施20%常规施肥养分稳定性肥料在各个区域均带来小幅减产,80%SF处理相对SF处理的减产幅度在华中、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差异显著 (P < 0.05),在华南、西南和华东地区差异不显著,80%SF处理相对SF处理的NAE差异多不显著;从全国范围来看,等常规施肥养分稳定性肥料处理平均能提高作物产量8.54%和提高NAE 21.77%,80%常规施肥养分稳定性肥料处理能使产量和NAE分别提高3.13%和26.39%。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稳定性肥料增产率主要受到两种有效公因子的影响,即养分因子和pH因子;稳定性肥料增产率与土壤养分主要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养分越低,稳定性肥料的增产效果越强,稳定性肥料在贫瘠土壤上产生的经济效益越大 (西北极端干旱地区土壤除外);稳定性肥料增产率与土壤pH呈正相关关系,土壤pH越高,稳定性肥料肥效和增产效果越强。  【结论】  施用稳定性肥料在全国主要种植区域均取得了明显的增产节肥效应,完全可以替代常规施肥模式。综合对比等常规施肥养分稳定性肥料施肥模式和80%常规施肥养分稳定性肥料施肥模式对增产和提高NAE的效果,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以等常规施肥养分施用稳定性肥料的效果较好,华南、西南稳定性肥料的施用量则以80%的常规施肥养分量为宜。影响稳定性肥料肥效和增产效果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养分,其次是土壤pH。  相似文献   
983.
  【目的】  研究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的高效稳定性尿素在黑土和褐土中的作用效果,为科学合理选择抑制剂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春玉米为试材,采用东北典型的黑土和褐土进行盆栽试验。供试抑制剂包括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 (NBPT)、3, 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 (DMPP)、2-氯-6 (三氯甲基)-吡啶 (CP)。试验设不施氮肥 (U0)、施普通尿素 (U),和在尿素中添加NBPT、DMPP、CP、NBPT+DMPP、NBPT+CP、DMPP+CP,共8个处理。在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成熟期取样,测定土壤尿素态氮、NH4+-N和NO3–-N含量,计算硝化抑制率,玉米抽雄吐丝后测定棒三叶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收获后测定玉米生物量、氮素含量等指标。  【结果】  1) 与普通尿素 (U) 相比,黑土上添加NBPT+DMPP、NBPT+CP处理玉米苗期土壤中NH4+-N含量分别提高1.32、0.96倍,NO3–-N含量分别降低1.35、1.04倍,玉米叶面积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增高。褐土中,添加DMPP+CP处理在玉米苗期土壤NH4+-N含量提高3.09倍,NO3–-N含量降低1.49倍,玉米叶绿素含量提高1.61倍,显著高于对照和单一抑制剂处理。2) 在黑土中,与普通尿素相比,添加NBPT+DMPP、NBPT+CP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分别增加1.64和2.18倍;氮素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3.02和3.34倍,高于其他处理。褐土添加DMPP+CP处理的籽粒产量增加1.41倍,氮素表观利用率提高4.98倍,高于其他处理。  【结论】  在黑土中,尿素配施NBPT+DMPP、NBPT+CP可以有效抑制NH4+-N向NO3–-N的转化,增加玉米氮素吸收量,提高氮肥利用率,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是黑土栽培玉米施用氮肥的最佳选择。褐土中,DMPP+CP的硝化抑制率显著高于添加单一抑制剂,有效抑制铵态氮的硝化作用,减少氮素损失,增加玉米氮素吸收量,从而使玉米高产,因此,添加DMPP+CP是制备褐土玉米专用高效稳定性尿素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984.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是桃、梨果园中最重要的食心害虫之一,仅依据往年的发生期和田间为害特征来指导防治具有滞后性。而性信息素具有高效、专一性强的特点,可用于准确监测其成虫发生情况,以此推测成虫的卵高峰期和幼虫初孵期,科学地指导防治。本研究在3个不同生境果园中,利用性信息素监测梨小食心虫成虫周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2019年在杭州余杭地区3个不同生境果园,包括越冬代在内,平地桃园和平地梨园的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7代,而坡地桃园只有6代。成虫始见于3月中旬,终见于10月下旬;3个果园由于生境不同,同一世代梨小食心虫高峰期发生时间和各世代高峰期间隔时间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生境果园利用性信息素监测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有助于指导果园的适期防治。  相似文献   
985.
春季绿茶的香气组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春季绿茶的香气组分特征,对绿茶和鲜叶的香气浓缩物进行了分析,研究有关春季绿茶香气成份的变化和鲜叶在贮藏期间香气浓缩物的变化。结果表明:顺—3—己酸己烯酯(cis—3—Hexenylhexanoate)和反—2—己烯酸—顺—3—己烯酯(Cis—3—Hexenyl—tran—2—hexenoate)具有春绿茶的典型新茶香。为比较新鲜青草气味,人工合成了十二种己烯醇酯类异物体。  相似文献   
986.
【目的】研究发酵芝麻粕对肉鸭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肉风味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1 日龄樱桃谷SM3雏鸭2 5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6只,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以及用芝麻粕、干发酵芝麻粕和湿发酵芝麻粕(按风干物质计)等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4.2%(质量分数)豆粕的日粮。试验期40 d,分为前期(1~15 d)和后期(16~40 d) 2个阶段。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性能、血液常规指标、血清免疫指标以及肌肉肌苷酸和氨基酸测定。【结果】试验前期,湿发酵芝麻粕组肉鸭日增体质量显著高于芝麻粕组(P<0.05)和极显著高于干发酵芝麻粕组(P<0.01),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后期以及全程,各组肉鸭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料体质量比和死淘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湿发酵芝麻粕组肉鸭的全净膛率较芝麻粕组显著提高,而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湿发酵芝麻粕组血液中总蛋白质量浓度和血钙浓度显著提高(P<0.05),各组IgG、IgA和IgM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干发酵芝麻粕组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湿发酵芝麻粕组肌肉中部分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芝麻粕发酵后不烘干饲喂的效果优于烘干。湿发酵芝麻粕可以部分替代日粮中的豆粕,对肉鸭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且能增加血液中总蛋白和钙含量,提高肉鸭屠宰性能,改善鸭肉风味。  相似文献   
987.
<正>柑橘溃疡病害、绿化病问题、冻害、飓风影响、以及地区性移民,这些因素都使得柑橘采摘工作变得异常艰难。但是即使在数十年中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柑橘产业,但是柑橘产业一直发展良好。上周,美国佛罗里达州柑橘协会发布的报告称,柑橘与葡萄柚产值为107亿美元,约有6.2万人在从事柑橘产业。  相似文献   
988.
本文通过玉米长效专用复合肥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的试验研究,阐明了玉米长效专用复合肥不同施肥量与不施肥对照比较,玉米产量增产幅度为22.90%~57.98%。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从经济施肥角度应选择施肥量1275.0 kg/hm2为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989.
<正>受炎热的天气和降水影响,澳大利亚中部昆士兰热带水果产区芒果的收获时间比预计时间提前,如果产区没有收获荔枝,那芒果收获时间提前不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早在20世纪80年代,Ian Groves就开始在他的Bungundarra农场种植热带水果了。他称,他经常会遇到芒果与荔枝的收获时间重叠的状况,协调好2种水果的采摘时间,挑战还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990.
<正>由于腰果生产成本增加,导致印度腰果出口量下降。投入成本与劳动力成本增加、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巨大、腰果进口国的限制政策,这些因素都导致印度腰果出口量减少。印度腰果国内销量很好,日益增长的国内销量使得腰果进口量增加,这吸引了出口商的注意。随着腰果利润的上涨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