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8篇
  29篇
综合类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4 毫秒
21.
借鉴先进的国际理念,解决中国农民的生计问题,是当前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新农村建设中最为关注的大问题。笔者利用2006年夏季山西省西北四县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民生计的可持续性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农民生计问题的严峻性和严重性。其形成的原因:自然条件导致粗放的谋生方式;农村人口增长和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农村土地和生态退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的影响结果:阻止土地、生态退化;不断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环境资产的产权赋予农民”、“确定政府与农民的交易量”和“政府给予农民的补偿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的三大出发点。  相似文献   
22.
基于MAPGIS的耕地地力评价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山西省闻喜县为例, 运用GIS技术建立了闻喜县耕地资源数据库系统。耕地地力评价单元通过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和土壤图所形成的图斑组成。针对闻喜县的实际情况, 筛选出15项指标进行评价。用15项耕地地力评价指标计算每一个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指数, 以该指数作为耕地地力评价依据, 并针对耕地的不同等级所存在的障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为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3.
农田质量的内涵应包括本底质量、经济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3部分。煤炭开采导致农田严重受损,科学合理评价煤炭开采对矿-农复合区农田质量的影响,对制定区域土地复垦规划和综合整治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山西省泽州县长河流域为研究区,该研究首先建立了煤炭开采沉陷区农田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农田自然质量、农业生产条件、区位条件、农田环境条件来表征农田质量,对并依据这些指标进行空间可视化,利用多因素加权求和的方法对农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煤炭开采非扰动区相比,位于煤矿区井田边界内的农田自然质量、农业生产条件、区位条件、农田生态环境条件评价分值均较低;煤矿井田边界范围内的农田质量(平均值为0.37)低于非矿区农田(平均值为0.55)。应结合煤炭开采扰动影响区农田质量区域分布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矿-农复合区土地复垦规划和土地综合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24.
本文针对线性最小二乘法以及其它参数估计方法去拟合非线性方程时的不足,采用 Marquardt 方法拟合非线性方程,并给出了在农业与生物问题中常用模型方程的拟合过程及利用计算机求解参数和优选的方法。文中通过实例分析,对几种非线性方程的参数估计方法进行了比较,说明采用 Marquardt 方法的拟合效果优于以往的其它方法。这对于解决农业与生物中的一些问题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刘慧芳  毕如田  郭永龙  王瑾 《农业机械学报》2021,52(2):168-177,354
耕地保护分区是科学实施耕地保护措施和引导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依据。以晋中市为研究区域,从耕地形态、耕地结构和利用功能3个维度构建耕地保护分区评价指标,并在三维特征耦合分析基础上,将耕地保护区划分为4种类型。结果表明:耕地形态受地形地貌影响,聚集型斑块主要分布在汾河沟谷和黄土堆积地貌区,散布型耕地斑块分布在剥蚀构造和剥蚀侵蚀地貌区;耕地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弱的正相关性,集聚类型以HH和LL为主,累计面积占比为60.19%,HL和LH型零星分布在全区域;功能协调区域主要分布在晋中市西部,其耕地综合利用潜力较大,功能不协调区主要表现为生态功能高于生产、经济功能或经济功能高于生态、生产功能两种情况;根据耕地形态、耕地结构和利用功能等三维耦合分类,将晋中市耕地保护区分为永久农田建设区、土地整治潜力区、农业结构调整区和生态修复退耕区,其中永久农田建设区面积占比最大,为48.79%。  相似文献   
26.
基本农田的划定是保持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的有效途径。该文提出了在非均匀网格环境下,利用耕地集中连片度和耕地质量指数来划定和表达基本农田的方法。借助ArcEngine二次开发平台,构建非均匀网格和多尺度均匀网格,分析非均匀网格在耕地表达上的优势;从耕地集中连片度和耕地质量2方面对耕地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评价;以山西省闻喜县为研究区开展实例验证,采用空间叠加的方法,划定和表达基本农田。结果表明:与均匀网格相比,非均匀网格在减少数据冗余的同时,实现了耕地信息的小误差表达;闻喜县基本农田的划定结果可满足“集中连片、质量好”的要求,基本农田的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3.22%,划定比例符合国家规程;非均匀网格可以很好的表达基本农田的空间分布。该方法适用于基本农田的划定,为基本农田的精细化表达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7.
钾锌锰配合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山西石灰性褐土上施用氯化钾、硫酸锌、硫酸锰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钾、锌、锰肥的合理配合施用能使马铃薯产量明显提高,品质得到显著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的配方施肥方案是:氯化钾297.9~396.0kg/hm^2,硫酸锌69.70~109.1kg/hm^2,硫酸锰92.54~126.27kg/hm^2。钾、锌、锰肥配施可显著增加块茎中的淀粉、粗蛋白含量,降低NO3-N含量。  相似文献   
28.
通过选择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因素,设定量化标准、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2006-2010年忻州市忻府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统计及空间可视化分析,探索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忻府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性.发现距村距离、海拔、地面坡度、田面坡度、通常地下水位、pH值、全N、地势起伏度、总户数等对忻府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9.
运用土壤多样性理论及其测度方法,在MAPGIS支持下对山西省永济市不同地形单元上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发育的土壤类型的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定量化的研究。在不同地形上,土壤丰富度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山地、盆地、滩涂、丘陵;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山地、盆地、滩涂、丘陵;均匀度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盆地、山地、滩涂、丘陵。并初步探索了土壤多样性与土地利用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植被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结土壤、大气和水分的自然纽带。为了研究运城市植被的覆盖状况,选取运城市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同一时相、同一分辨率的MODIS遥感影像,计算了每年植被指数值,并对植被变化区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城地区南部比北部的植被多,南部以中高等植被覆盖为主,从2003年到2007年运城的植被覆盖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