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选育经过 明椒四号是从引进地方品种中选出自交系m-18—1—3—2为母本,与父本f-7281—1—1—3配制而成的泡椒一代杂种。母本m-18-1-3—2从湖南株州地方品种伏地尖中选出,表现早熟,生长势中等,株型紧凑,株高30—35cm,开展度40cm,分枝强,结果多,座果率高,果皮深绿色,短牛角形,纵径10—12cm,横径1.3—1.5cm,辣味强,中抗病毒病、抗逆性强。父本f-7281—1—1—3从江西引进地方品种中选出,表现中熟,长势中等,株高40cm,开展度40cm,较直立,茎粗1.3cm,第一雌花节位6—8节,果实灯笼形,果皮绿色,纵径6cm,横径5cm,昧甜、抗病、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筛选分析受棉铃虫诱导的棉花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UGT基因家族,为UGTG01、UGTG02、UGTGo4、UGTGo6、UGTGo7基因功能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受棉铃虫诱导筛选出的棉花糖基转移酶UGT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棉花糖基转移酶UGT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树、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预测以及保守基序与结构域。【结果】从棉花基因组中搜索到5个推定的UTG基因家族成员,其氨基酸数目介于468~534个,理论等电点分布在4.97~5.58,相对分子质量区域为52 743.1~60 208.62,亚细胞定位在细胞质外,均为亲水性蛋白质。基因结构均含有1个外显子,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为主,均含3个Motif基序和有Glycosyltransferase_GTB-type superfamily结构域。5个基因在根、茎、子叶、真叶、花、棉桃中具有明显的组织表达差异性,5个基因与UGT73C家族基因,水稻的UGT707A3、大豆的GmUGT在进化树的同一分支上。【结论】糖基转移酶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3.
棕928于2022年通过新疆审定。其生育期124.5 d,植株呈塔形,叶片绿色、中等大小;茎秆直立,茸毛较多;铃中等大小,卵圆形,铃重5.50 g;絮色为棕色;衣分41.20%,籽指10.60 g,霜前花率99.70%,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彩色棉品种审定标准要求;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皮棉、霜前皮棉单产分别为2 263.03 kg·hm-2、2 256.15 kg·hm-2。对棕92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性状、抗病性以及栽培管理技术要点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4.
保山猪作为优良的种质资源近年来数量不断减少,冷冻精液可作为活体保护的补充方式有效保存其遗传物质。本试验保山猪精液来源于保山市保山猪繁育中心,通过公路交通远距离运送到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冷冻精液站进行细管冷冻精液的制作,对异地制作保山猪细管冻精的工艺流程和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以优化稀释液配方、筛选合适的活性剂。结果显示:公猪采精后用营养稀释液稀释、17℃恒温保存、运输、24 h内异地制作保山猪冻精,冻精质量良好,解冻活力30%以上,符合保存使用要求,为地方优良品种遗传物质保存提供可靠技术和便捷途径。  相似文献   
135.
为研究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 V991孢内毒素与棉花叶盘互作过程中叶绿素的荧光值变化,了解抗/感棉花-毒素互作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的关系,建立快速筛选抗黄萎病棉花品种的方法。以不同pH、不同温度优化大丽轮枝菌V991孢内毒素的提取,初期将获得的毒素与5个不同棉花品种的棉叶盘进行浸泡侵染,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监测棉花叶圆盘在离体条件被孢内毒素侵染后天变化的荧光参数及图像成像变化,并用分生孢子水培法进一步验证,从而建立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方法,随后对18个棉花品种进行叶盘毒素侵染与分生孢子水培法鉴定,进一步确定抗/感棉花-毒素互作时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具有最强致病力的V991孢内毒素适宜温度为10 ℃,pH为6.5。抗/感棉花-毒素互作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实际量子产量Y(Ⅱ)、非光化学淬灭NPQ、光系统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天变化趋势存在相关性,其中抗病品种Y(Ⅱ)、NPQ、Y(NO)这3 个荧光参数天变化趋势明显,在11 d的调查中,分别呈现紧凑的倒勺状、“W”和“M”型,而感病品种荧光参数Y(Ⅱ)呈现的天变化趋势线无明显的形状,并且NPQ和Y(NO)这两个荧光的天变化趋势线呈现松散的“W”型及“M”型,同时利用该方法获得的各棉花抗病性结果与分生孢子水培法得到的抗病性结果一致。利用上述方法从23个不同的棉花品种(系)获得1个抗病品系,2个耐病品种(系)。综上可见,大丽轮枝菌孢内毒素叶盘侵染联合叶绿素荧光参数Y(Ⅱ)、NPQ、Y(NO)的持续测定,并根据叶绿素各荧光参数所形成的天变化趋势,能快速准确鉴定到抗/耐黄萎病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