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8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6篇
  30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21.
2014~2017年在山东省聊城等地开展机械粒收玉米品种鉴选与机械粒收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机械粒收子粒破碎率在3.2%~30.5%,未达国标≤5%要求的样本占比为95.1%;杂质率分布于0.6%~12.3%,未达国标≤3%要求的样本占比为60.5%。收获时子粒含水率符合正态分布,样本含水率范围在26.6%~40.6%。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均呈极显著的指数增长模型,含水率高是导致收获质量差的重要原因。山东玉米品种收获时往往刚达到生理成熟,半数品种收获时子粒含水率分布于31.0%~35.0%。推广应用机械粒收技术,需要更新熟期适宜、脱水迅速的粒收品种。  相似文献   
122.
基于内容管理的热带农业数据库管理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热带农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内容管理的热带农业数据库管理平台研究方案,并对该平台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基于动易内容管理系统SiteFactory^TM CMS构建了热带农业数据库管理平台。结果表明,该平台具有方便、快速、稳定、安全等特点,提高了热带农业数据库的管理效率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3.
<正> 为了提高保护地的经济效益,根据大棚黄瓜的自然生态环境,今年开展了在黄瓜植株下套栽平菇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一、试验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4.
1988年-1997年在内蒙古宁城县选择地理位置不同,无灌溉条件的示范小区,对谷子,玉米和高粱等主要粮 食作物进行旱作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研究和大面积推广,主要粮食作物增产70.53%,实现自然降水生产效率7.84kg/(mm.hm^2)其中1995年-1997年达到10.06kg(mm.hm^2)。  相似文献   
125.
猪组织中替米考星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乙腈和磷酸二氢钾缓冲液提取猪组织中替米考星,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醇-乙腈-乙酸铵洗脱,紫外检测器290nm处检测,建立了猪组织中替米考星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肌肉、肝脏中替米考星的检测限分别为0.01和0.025μg/g;定量限分别为0.02和0.05μg/g。肌肉在0.02~2.0μg/g添加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84.2%~96.6%之间,变异系数在5.0%~8.2%之间;肝脏在0.05~5.0μg/g添加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82.0%~92.8%之间,变异系数在5.8%~11.3%之间。本方法检测限低,分析简便、准确,符合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6.
氯霉素类药物是一类广谱抗生素,主要包括氯霉素(CAP)、甲砜霉素(TAP)和氟苯尼考(FF),兽医临床上用于治疗畜禽的细菌性疾病。但由于氯霉素具有抑制造血功能及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毒性作用,因此许多国家都禁止将其应用于食品动物。甲砜霉素的毒性较氯霉素低,但其抗菌效能不及氯霉素。而氟苯尼考作为新型氯霉素类抗生素,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比氯霉素和甲砜霉素具有明显的优势,已在养殖业中大规模使用,但由于兽医临床的滥用、误用,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我国、欧盟及美国均规定了动物组织中氟苯尼考的最大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127.
本研究建立了猪肝脏、肾脏、肌肉和脂肪中盐酸莱克多巴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1ng/g,定量限为2 ng/g,肝脏的平均回收率在73.4%~83.2%,变异系数在2.1%~6.6%;肾脏的平均回收率在73.1%~95.5%,变异系数在3.8%~4.0%;肌肉的平均回收率在80.7%~82.5%,变异系数在4.9%~9.1%;脂肪的平均回收率在73.3%~78.8%,变异系数在2.9%~6.7%。对60头健康猪以18 mg/kg的剂量混饲给药28d,停药饲喂14 d。在给药7、142、8 d和停药1、2、3、7、9、14 d分别屠宰6头猪,取各组织进行残留量测定。结果显示:肾脏中残留量最高,肝脏其次,残留量在停药期间较给药期间显著降低。其中肾脏和肝脏中的残留量分别在停药14 d、停药9 d后降至定量限以下;肌肉和脂肪中的残留量显著低于肾脏和肝脏,给药28 d时,残留基本低于定量限;停药1 d时均低至检测限以下。  相似文献   
128.
为深入了解吡虫啉在植物体内的行为规律,本研究以14C-吡虫啉为研究对象,采用种衣剂拌种法,设低药种比(4.8和5.4 g·kg-1)以及高药种比(6.0和7.2 g·kg-1)处理,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现代仪器分析技术,探讨了吡虫啉在苗期甘蓝型油菜中的动态吸收变化和转运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药种比6.0 g·kg-1处理的苗期油菜对吡虫啉的吸收利用率最高;苗期油菜植株体内的吡虫啉含量水平总体表现为高药种比处理显著高于低药种比,而高药种比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且二者吡虫啉含量水平分别维持在4.72~7.96和4.20~9.42 mg·kg-1范围内。低药种比处理的苗期油菜茎中吡虫啉含量显著高于植株其他部位,且下部叶(叶1)明显高于其他叶,其放射性分配比为:茎>叶>根;高药种比处理的茎和叶1中吡虫啉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其放射性分配比为:叶>茎>根;各处理组根中14C-吡虫啉的分配比均较低,在9.81%~16.37%范围内;吡虫啉更易在叶缘部位积累。吡虫啉的转运系数均大于1,且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降低。综上所述,吡虫啉种衣剂处理油菜种子的适宜药种比为6.0 g·kg-1。本研究为吡虫啉的科学使用及其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9.
为探明不同手性构型的2甲4氯丙酸(mecoprop,MCPP)在双子叶植物中的吸收、代谢等差异,以手性14C-MCPP对映体为示踪剂,野生哥伦比亚型拟南芥为受试植物,研究实验室条件下不同手性构型的MCPP在拟南芥中的吸收转运与亚细胞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拟南芥对14C-MCPP 2种对映体的吸收效率分别为90.45%(14C-R-MCPP)和85.75%(14C-S-MCPP),二者差异显著。施药后,2种构型的14C-MCPP均易向下运转,其中14C-R-MCPP在拟南芥植株中的转运过程更持久,转运到植株其他部位的比率相对更高。2种构型14C-MCPP在标记下位达到平衡时,14C-R-MCPP的分布比率为14C-S-MCPP的2.5倍。亚细胞分布方面,在拟南芥标记叶位细胞中各组分的分布比率均为胞浆>细胞壁>细胞器,在施药后144 h,14C-S-MCPP在细胞壁的分布比率较14C-R-MCPP高,分别为39.60%和28.74%,表明拟南芥叶组织细胞壁对14C-S-MCPP具有更强的固定能力;而在细胞器中,14C-R-MCPP的分布比率(10.55%)较14C-S-MCPP(4.11%)高,表明14C-R-MCPP相较于14C-S-MCPP更易富集于叶组织细胞的细胞器中,在同施药浓度下与靶标蛋白的接触频率更高。综上可知,手性激素型除草剂MCPP在双子叶植物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的运转和分布存在显著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映证了R-MCPP从吸收、转运、亚细胞分布的层面而言相较于其对映体S-MCPP具有更强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30.
内蒙古粮食和耕地变化的动态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内蒙古1978年以来耕地压力的变化规律,并结合SPSS软件,对其未来耕地压力的变化趋势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78-2006年,内蒙古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都有所增加,耕地压力指数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但未来近十年内,耕地压力指数会增大,到2017年,耕地压力指数将达到1,之后耕地压力指数进一步增大,遭遇耕地危机,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的发展.提出了减轻耕地压力以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