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0篇
  19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91.
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及真菌性疾病着手,对疾病的病原特征、发病时间、疾病症状及现有防治技术方法等进行总结概述,并指出中草药防治和疫苗免疫为后期的主要防控方向。  相似文献   
192.
张晗  任璞 《现代园艺》2023,(10):23-25
发展林业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从甘州区林业产业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投入不足、森林旅游发展停滞不前、缺乏市场运营模式、产业销售体系薄弱等问题,提出要构建起以经济林、种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4个方面为发展要素,将粗放发展转变为协同发展的思路,突破思想框架、创新机制,加大扶持政策、突出产业发展主题,借助现代科技提升产业化运营水准,加强组织领导,保证产业迅速发展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93.
张晗 《现代农业》2023,(1):109-110
农业废弃物具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蕴含着大量的生物质能,资源利用潜力巨大。本文对近几年聊城农业废弃物的产量、利用现状及趋势、资源化利用思路做了分析,以期探索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废弃物高效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4.
本研究利用21对小麦EST-SSR引物对45份黄淮海地区新育成冬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23份新育成品种中,共检测到61个位点,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个数在2-8之间,平均2.90;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08-0.79之间,平均为0.38。23份新育成品种的遗传距离在0.12-0.69之间, 平均为0.40。在23份亲本品种中,共检测到63个位点,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个数在2-7之间,平均3.00;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08-0.79之间,平均为0.43,23份亲本品种的的遗传距离在0.09-0.81之间, 平均为0.46。新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低于其亲本品种。聚类分析表明,45份品种可分为6个类群,部分申请品种和近似品种聚在一起,但其他申请品种和近似品种并未聚在一起,其中有些甚至距离较远。据此认为EST-SSR标记用于DUS测试中近似品种的选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5.
分析了一起220 kV开关主变侧接地闸刀气室漏气告警事件。介绍了GIS设备组成及SF6气体泄露的常见原因和影响。在本文案例中,某220 kV主变开关接地刀闸气室发生泄露故障,经过检查发现为绝缘法兰存在裂痕。为了分析事件原因,对故障部件的外观和材料进行分析,并分组进行研究试验,找出了可根本上防止绝缘法兰金属嵌件被腐蚀开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6.
种子发芽试验是检验作物品质的重要环节。为提高种子发芽检测效率,实现种子发芽检测自动化,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机器视觉技术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构建基于YOLOv5的种子发芽判别的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小麦7 d发芽试验图像组合分析,设计一套基于YOLOv5的种子发芽检测改进判别方法(DB-YOLOv5),实现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天数的快速检测,并开展检测试验。结果表明,YOLOv5模型对小麦种子发芽判别精确率为92.5%,DB-YOLOv5模型对小麦种子发芽判别精确率为98.5%,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天数与人工检测误差为0.5%、2.39、0.1 d。上述结果表明,DB-YOLOv5模型可实现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平均发芽天数的快速检测,为农作物种子发芽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7.
近年来,随着聊城市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农业废弃物也不断增加,若不能合理利用,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对当地农业废弃物的产量、研究现状及趋势、资源化利用途径、市场需求及产业化前景作出分析,以期探索建立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废弃物高效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