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4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根据动力学观点讨论了应用薄膜电位测定单独离子的活度问题,并用钾粘土薄膜电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测定了单纯KCl溶液和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活度;测定结果与Debye-Hiickel极限公式计算值符合,证明了钾粘土薄膜电位确能反映单独离子的活度。  相似文献   
33.
小麦施肥综合效应模式的探讨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4.
在旱棚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氮磷水三因素交互效应及耦合模型,根据试验的产量结果建立了冬小麦产量与氮磷水三因素之间的产量函数模型。通过产量函数的主因素分析得出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水〉氮〉磷,并对渭北旱塬不同施肥条件冬小麦降水产量效应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5.
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的系统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温网室研究方法,对陕西省4种主要农田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实验室分析、吸附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黄绵土养分缺乏顺序为P>N;土的养分限制因子为P>N>Zn>Mg,S和Mo的供应亦不足;潮土主要缺磷,其次是Mn、Zn和Cu;黄褐土的主要障碍因子是N、P,Mo和S也显示不足,其它元素可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上述方法能较好地用来评价土壤养分状况并能迅速准确地确定土壤养分的限制因子及其缺乏程度。  相似文献   
36.
对点源时间序列数据缺失值进行有效估值能提升其数据质量。为探究不同估值方法对点源时间序列数据缺失值的估值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亚热带典型小流域长期定位观测的每日气象和水文数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太阳辐射量、降雨量及地表径流量)为例,以均方根误差(RMSE)、绝对平均误差(MAE)和Pearson相关系数(r)为性能验证指标,比较了线性内插法(LIM)、K-最近邻插值法(KNNM)、样条插值法(SIM)、多项式插值法(PIM)和核密度估值法(KDEM)5种估值方法的估值性能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LIM、SIM和KDEM的估值性能总体上优于其它2种方法;(2)5种估值方法对气象数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太阳辐射量)缺失值估值的RMSE为1.81~6.35,MAE为1.30~4.20,r为0.70~0.98(P<0.05),而对水文数据(降雨量和地表径流量)缺失值估值的RMSE为12.54~26.28,MAE为3.60~14.21,r为0.07~0.72。可见,各估值方法对气象数据的估值性能强于对水文数据;(3)上述数据集的变异系数(CV)与估值评估指标(RMSE、MAE及r)线性相关(P<0.05),是影响估值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7.
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8.
根据渭北旱塬合阳旱棚氮磷水交互效应及耦合模型试验的产量结果,建立了冬小麦产量与氮磷水三因素之间的产量函数模型。通过产量函数的主因素分析提出了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水〉氮〉磷,并对渭北旱塬不同降水年型冬小麦氮磷增产效应进行综合评析。  相似文献   
39.
浑水入渗机制及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泥沙的沉积会改变土壤表面特性、影响土壤的入渗特性。但目前对此问题仅是通过实验研究,未形成具有物理机制的计算土壤入渗过程的模型,不利于根据现代土壤物理方法描述浑水入渗过程。该文通过对浑水入渗特性和浑水入渗规律的分析,对现有的Green-Ampt入渗模式进行改进,将泥沙沉积对入渗的影响归结为对湿润锋平均吸力的影响。这样有利于利用现有清水入渗模式来计算浑水入渗过程。并且利用室内模拟实验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0.
入渗与蒸发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研究是目前土壤物理学、农田 灌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防治盐碱化、改良盐渍土的核心问题。为此,根据各国学者对土壤溶质、水盐运移的研究成果,评述了土壤水盐运移基本理论和入渗、蒸发条件下的土壤水盐动态规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