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7篇
  40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石灰岩贫困山区农户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灰岩山区因土地利用存在可用面积少和可利用方式有限等诸多问题,容易导致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研究石灰岩贫困山区影响农户土地利用转型的因素,探讨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土地利用模式有助于缓解石灰岩贫困山区的贫困问题。本文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洛阳镇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值选择Logit模型从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权属和土地利用方式三个方面着手,系统分析现阶段影响农户土地利用转型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土地承包政策依然是影响农户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因素;而农户自身的家庭类型、个人特征、资源禀赋、经济因素则分别通过农户不同方面的土地利用转型需求影响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当地政府应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为基本原则,根据石灰岩山区的特殊背景,从差异化修正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等方面合理引导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2.
草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FAO<持续土地管理评价大纲>中所提出的持续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和目标,结合我国草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制约因素,构建了草地利用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简要讨论了我国实施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以及全面开展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和规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该文通过构建ABM(agent-based model)与SFA(substance flow analysis)的耦合模型,模拟农地流转对水稻种植与氮素环境效应的影响,为决策者权衡粮食生产与环境风险两者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调控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并以洞庭湖双季水稻种植区大栗港镇为案例,对该耦合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农地的流转,耕地逐渐向规模种植农户转移,提高了双季稻种植比例和区域水稻总产量;2)因农地流转所致的作物种植制度的变化,导致氮素通过挥发、反硝化、径流以及淋失方式损失的环境输出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分别从2000年的286.5、77.3、46.4和100.0 t减少到2003年的252.2、67.0、40.4和86.5 t,再增加到2014年的324.03、82.6、49.4和107.2 t,此外,氨挥发是此区域氮素损失最主要的途径,而氮淋失是南方水稻田氮素进入水体中最主要的方式;3)随农地流转,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的扩大,在耕地地力等级较好的区域,其氮淋失量与氮盈余增长放缓,反而在耕地地力等级较差的区域,其氮淋失量与氮盈余量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64.
以北京三山五园“园外园”地区为例,基于441份问卷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生产性景观价值对游客场所依恋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生产性景观的自然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对场所认同与场所依赖有显著正向影响,科学教育价值对场所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自然游憩价值的感知程度最强,但对场所认同的影响最弱;相反,历史文化价值的感知程度最弱,但对场所认同的影响最强。据此,生产性景观建设中可将自然游憩价值的强感知作为依据,同时以历史文化价值在场所依恋建构中的作用为指导,促进人本导向下的景观管护。  相似文献   
65.
人们在反思人类历来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与社会危机中觉醒,呼唤绿色教育。我国高校面对综合性的自然生态问题、人类社会问题,绝不能袖手旁观。全球掀起了一股高校绿色教育的热潮。我国高校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两课”中的绿色教育现状如何,应该如何加强,是本文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某养殖合作社哺乳仔猪和部分保育仔猪突然出现拉稀、呕吐,三天时间发病400余头,其中近300头哺乳仔猪无一幸免,驻场技术员试用J大夫霉素肌往、乙酰甲喹拌料效果不陲,一天死亡40余头,请笔者就诊。(一)临床表现发病突然,食欲明显降低或废绝,先呕吐,后水样腹泻,有的呈喷射状,粪便呈绿色、黄色或白色,患病仔猪口渴明显,脱水迅速,10日龄内仔猪死亡者居多,乳汁不足、体弱者表现重剧。少数保育仔猪亦出现相同症状,但表现轻缓,少有死亡,个别哺乳母猪食欲降低、泌乳量减少。  相似文献   
67.
从生计角度探求农户的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激励农户进行城镇化有重要现实作用。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城镇化意愿概念模型,利用湖南省桃江县农村入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城镇化意愿和生计资本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现阶段桃江县农户城镇定居意愿不高,其中仅有18.84%的农户有明确的进城居住意愿,且偏向定居小城镇。不同进城定居意愿的农户群体存在生计资本差异,愿意进城居住的农户群体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脆弱性环境方面显著高于不愿意进城居住的农户群体,但物质资本存量显著低于后者。具体而言,有效劳动力数量、家庭抚养比和家庭总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城镇定居意愿,距城镇距离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的城镇定居意愿。因此,应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重点提高农户的金融资本,促进农户各类生计资本之间的转换;继续扩大城市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解决城镇迁移农户的城镇化生计诉求,以提升农户城镇化意愿,进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68.
西藏高寒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评价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高寒草地面积达7707.53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94.90%,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草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西藏高寒草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了可持续利用评价,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以昌都地区丁青县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据此提出了改革草地使用制度、实施草地生态建设、实现草地法制化管理和建立草原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等实现西藏高寒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对象。  相似文献   
69.
青海环湖地区黑土滩成因及生态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峻县为例,对环湖地区黑土滩成因作了系统分析,认为其生态建设必须因地制宜,草地建设与环保及经济建设相结合,形成草地生态与经济立体式互动循环和互补格局。  相似文献   
70.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定量方法与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