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本文旨在研究早期断奶仔猪的肠通透性变化并探讨其机制.试验采用32头21日龄断奶仔猪,并于仔猪21、28和35日龄取样测定血浆D-乳酸含量、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比率观察肠通透性改变,同时检测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断奶前相比,28日龄时血浆D-乳酸含量、DAO活性和乳果糖/甘露醇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至35日龄时,肠道仍然维持这种较高的通透性;仔猪断奶后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明显,与断奶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35日龄时,表达量有所恢复,但仍然低于断奶前表达水平.试验结果提示,早期断奶后仔猪肠道的通透性增加,肠屏障功能破坏,可能归因于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RNA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72.
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豫谷2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谷24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安8023为母本、抗除草剂品种SK38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海南加代动态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除草剂夏谷新品种,在全国第九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二级优质米"。该品种生育期为94 d,株高为110 cm,抗倒伏1级,对谷锈病和谷瘟病抗性均为1级。2011—2012年参加河南省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 623.9 kg/hm2,较对照豫谷9号增产2.37%;2014年,参加河南省谷子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 143.0 kg/hm2,2015年4月取得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春播、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73.
对谷子新品种豫谷15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氮、磷、钾不同施肥量配比试验.研究不同密度及肥料配合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量与种植密度处理下,产量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在安阳市柏庄镇区域生产中该谷子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最佳施肥搭配组合为纯N375kg/hm2,P10,75kg/hm2,K:O75kg/hm2。不同种植密度对豫谷15植物学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较大,氮、磷、钾不同施肥量级处理对豫谷15产量构成因素和植物学性状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豫北地区谷子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9年在河南省黄河以北的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6个市的谷子主产区,对该地区谷子的生产、加工及产后状况进行了调研,掌握了豫北地区谷子生产与产业的基本情况,并分析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提出了促进谷子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早期断奶对仔猪应激、肠形态和肠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2头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于21日龄断奶,并于21,22,25,28和35日龄取样观察肠形态,检测血清皮质醇含量、血浆D-乳酸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活性及尿乳果糖与甘露醇比率。【结果】仔猪于21日龄断奶后,其血清皮质醇含量于22日龄迅速上升,并达极显著水平(P<0.01),断奶后1周内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至35日龄仍处于显著水平(P<0.05);21日龄断奶后,仔猪的肠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肠绒毛高度下降、隐窝加深,断奶后1周内的损伤最为明显,于28日龄时开始修复,至35日龄时基本恢复;21日龄断奶仔猪的血浆D-乳酸含量、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尿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比率在22日龄迅速升高,至35日龄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与断奶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断奶应激状态下,仔猪的血清皮质醇含量升高,肠屏障严重受损,通透性增加明显先于形态变化,但通透性的恢复却滞后于形态学重建。因此,肠屏障功能能够更好地反映断奶仔猪的肠道状态。  相似文献   
76.
低密度聚苯乙烯微粒子的实验室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悬浮聚合制备粒径小于50μm,表观密度小于0.5 g/cm3的聚苯乙烯微球过程中,搅拌器的位置、搅拌速度、分散剂及交联剂对产品粒径及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器桨叶接近或稍高于液面时有利于生成粒径小的产品;搅拌器最佳搅拌速度为500~620 rpm;使用名胶和聚乙烯醇(PVA)混合分散体系能得到粒径小、密度低的产物;随着二乙烯基苯(DVB)的加入,产物粒径和密度均减小,当DVB/St>1时得到平均粒径小于50 μm的产物.  相似文献   
77.
将超细分子筛与纯PP切片共混后熔融纺丝,经过后拉伸及松弛热定型就可制得含分子筛的PP纤维.当纤维中分子筛的含量为1%、分散剂为2%时与PP切片共混后熔融纺丝,可明显改善纤维的染色性,上染率可达58.8%.对其吸湿和染色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8.
为解决谷田除草难题,选用‘豫谷18’为轮回亲本,中间材料‘冀谷19×SK492’为父本,采用改良杂交法选育出了抗性高产谷子新品种‘豫谷31’。2016—2017年参加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于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谷子(2018)410130。通过对连续两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在东北春谷区平均产量5830.5 kg/hm 2,较对照‘九谷11’增产10.33%,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1位。在华北夏谷区平均产量5782.5 kg/hm 2,较对照‘豫谷18’减产2.25%,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8位。在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平均产量5041.5 kg/hm 2,较对照‘长农35’增产2.19%,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4位。在西北春谷区早熟组平均产量为5533.5 kg/hm 2,较对照‘大同29号’减产4.04%,居2017年参试品种第5位。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适宜在与以上四大谷子生态区相似的地方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9.
为更好地选育适合华北夏谷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且适应性强的谷子品种,利用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法和回归分析法对2016年华北夏谷区17个谷子品种进行高产、稳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济谷20高产稳产且适应性强,其次为保谷23、衡谷16号、沧谷9号、济谷21和冀谷40。郑谷607和泰谷002的产量较低,且其变异系数较大、高稳系数也低,故这2个品种在华北夏谷区应慎重推广。  相似文献   
80.
文章介绍了豫谷18谷子新品种2010-2011年在华北夏谷区各参试点亩产量、亩增加产量、增产率、位次和在北京、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产量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