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8篇
  30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01.
水肥耦合对芒果光合特性和产量及水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探明干热区芒果高效生产的水肥耦合模式。以4a生芒果树(贵妃芒)为研究对象,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共9个处理。试验4因素为3个生育期施肥量(花芽分化期:F_Ⅰ、开花期:F_Ⅱ、果实膨大期:F_Ⅳ)和灌水水平。3个施肥水平分别为高肥(F_(75))、中肥(F_(50))和低肥(F_(25)),3个灌溉水平分别为充分灌溉(F_Ⅰ)、轻度亏水灌溉(DI_M)和重度亏水灌溉(DI_S)。分析芒果冠层结构、光合特性、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对水肥调控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与充分灌溉相比,重度亏水显著减少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15:00除外)、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羧化效率(P0.05)。在果实膨大期施肥之后,T8处理(F_ⅠF_(Ⅰ50)F_(Ⅱ25)F_(Ⅳ75))叶面积指数和蒸腾速率最大;T6处理(DI_MF_(Ⅰ75)F_(Ⅱ25)F_(Ⅳ50))11:00的净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均高于其余处理;此外,大多轻度亏水灌溉下11:00的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大于充分灌溉(P0.05)。在全生育期定量施肥条件下,增加芒果花芽分化期和果实膨大期肥料占比,充分灌溉能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而轻度亏水灌溉能提高灌溉水分利用效率。T8处理的产量(14 480.46 kg/hm~2)和肥料偏生产力(96.54 kg/kg)最大,T6处理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6.67kg/m~3)最高。由极差分析可知综合影响产量和水肥利用的各因素依次为:灌溉水平、开花期施肥、果实膨大期施肥和花芽分化期施肥。综合评分法表明,水肥耦合的最优模式为轻度亏水灌溉、花芽分化期高肥、开花期低肥和果实膨大期中肥组合(DI_MF_(Ⅰ75)F_(Ⅱ25)F_(Ⅳ50))。该研究结果可为干热区芒果水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自动挡雨预警推送蒸发器手机在线控制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消除蒸发器水面蒸发量检测过程中因天然降雨对检测结果的不利影响。在脉冲式蒸发器水面蒸发量手机在线检测装置基础上增加了自动挡雨装置和天气预警及其挡雨装置是否正常运转的推送功能。该装置通过个推软件工具开发包实现了预警推送功能,并采用雨水传感器感应板输出的电信号变化感知是否出现降雨情况,实现了挡雨盖遮挡和移除的智能控制。结果表明:1)装置运行可靠,60次试验中,挡雨盖完全遮挡和回到初始位置、挡雨和移除挡雨盖成功后,收到反馈消息的成功率均为98.3%;2)装置运行稳定,支撑杆转动的理论角度与实测角度的绝对误差范围为1.6°~3.5°,最大相对误差为4.1%,最小相对误差为1.9%。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适应性较强,性能良好,支撑杆转动的理论角度与实测角度的最大绝对误差为3.4°。可见,该装置不仅通过降雨感知进行挡雨,而且可以通过手机在线控制,查看降雨天气预警、挡雨盖完全遮挡蒸发器和回到初始位置是否成功的推送消息,提高了蒸发器挡雨操作的智能化水平,解决了蒸发器蒸发量检测过程中因降雨造成检测失败的突出问题。该研究为智能挡雨和消息推送技术在农业智能设备研发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3.
野生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及褐变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野生软枣猕猴桃嫩芽、幼嫩叶片以及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野生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整个过程,以建立快速高效的野生软枣猕猴桃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诱导叶片、茎段愈伤组织的培养基分别为MS+0.5 mg/L 6-BA+1.0 mg/L NAA和MS+0.5 mg/L 6-BA+0.1 mg/L NAA;诱导出愈伤组织在MS+0.6 mg/L 6-BA+0.05 mg/L NAA培养基上能很好地分化不定芽苗;诱导幼芽产生丛生芽的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愈伤组织继代中发现细胞生长素NAA可以防止愈伤褐化。在愈伤组织分化中,发现将分化出的芽苗再次愈伤化,可以提高分化率。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研究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 synthase,CHS)和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在金柑类黄酮合成过程中的作用,从金柑果实中克隆3个CHS和2个CHI编码基因,构建进化树进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紫外分光法测定类黄酮含量,并通过qRT-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FmCHS1和FmCHS2与已知功能CHS紧密聚为一类,界定为CHS蛋白;FmCHS3单独聚类,界定为CHS-like蛋白。FmCHI1界定为类型Ⅰ CHI蛋白,具有CHI酶催化活性,参与类黄酮合成;FmCHI2界定为类型Ⅳ CHI蛋白,在拟南芥中与类型Ⅰ CHI蛋白互作,促进类黄酮合成。在金柑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含量在果皮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在果肉中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FmCHS1和FmCHI1在金柑果实发育中呈高表达模式,且与类黄酮积累模式最为接近。FmCHS1和FmCHI1可能直接参与了金柑果实类黄酮的合成;虽然FmCHI2没有催化功能,但与FmCHI1互作促进类黄酮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5.
干热区小粒咖啡水、光管理粗放,高效生产受到限制。通过大田试验,采用完全组合设计,设3个灌水水平[充分灌水(FI)、轻度亏缺灌水(DIL)和重度亏缺灌水(DIS)]和4个荫蔽栽培模式[无荫蔽(S0):单作咖啡;轻度荫蔽(SL):4行咖啡间作1行香蕉;中度荫蔽(SM):3行咖啡间作1行香蕉;重度荫蔽(SS):2行咖啡间作1行香蕉],研究香蕉荫蔽栽培下亏缺灌溉对干热区小粒咖啡生长和冠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I相比,其余灌水处理的株高增量和新梢长度分别减少13.62%~23.94%和8.82%~13.96%,总定点因子增加9.55%~34.97%。与S0相比,其余荫蔽处理的株高增量、茎粗增量、冠幅增量、新梢长度和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18.33%~33.65%、6.43%~15.47%、5.38%~12.60%、8.82%~24.69%和5.18%~22.85%,冠层开度、林隙分数、平均叶倾角、总定点因子和透光率分别减少4.42%~15.50%、4.85%~16.49%、5.50%~15.07%、13.78%~41.44%和10.36%~31.78%。相关分析表明,冠层开度、林隙分数、平均叶倾角、直接定点因子、间接定点因子、总定点因子、冠下直接辐射、冠下间接辐射、透光率和消光系数相互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分别与冠层叶面积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表明,当类间距离为5时,可将12个处理分为3类, FISS、DILSS和FISM处理为第1类, FISL、DILSL、DILSM、DISSS、FIS0和DISSM处理为第2类, DILS0、DISSL和DISS0处理为第3类。其中第1类的生长状况最佳,可作为干热区小粒咖啡灌水处理和香蕉荫蔽栽培模式的优选组合。该结果可为干热区小粒咖啡水光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减量施肥、调亏灌溉对西南干热区芒果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及品质的影响,揭示芒果产量和品质对不同水肥耦合措施的响应规律,为西南干热区芒果灌溉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7年生贵妃芒果树为试验材料,在云南干热区进行了大田芒果试验.以全生育期充分灌溉(IF)为对照,设开花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亏缺灌溉(DIFS、...  相似文献   
107.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中,如何正确评价优质粮生产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优质粮生产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作为长期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凤翔县优质粮生产基地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以龙头企业带动,以农业科技服务为支撑,以完善产、供、销、深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走专业化发展优质粮生产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陇西县畜草产业发展迅猛,成为该县的一大产业支柱,也是该县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保障.该县人口多,动物存栏量多,动物流通环节十分丰富,因此该县的动物防疫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对当地的动物防疫工作做一简要的分析和论证,为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的基层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灌水频率和施肥量对三七有效成分积累与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灌水频率和施肥量对三七有效成分积累及发病率的影响。以2年生三七为试验对象,设置W1(3 d灌1次水)、W2(5 d灌1次水)、W3(7 d灌一次水)、W4(9 d灌1次水)4个灌水频率水平;F1(75 kg/hm2)、F2(150 kg/hm2)2个施肥水平;采用完全组合设计,共8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频率的增加,三七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水势均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花期达到峰值,且W2处理均最大。不同处理的株高、茎粗、叶长及叶宽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且均在营养生长期大幅增加,在果期达到最大。W3F2处理下有效成分积累量最大(1084.93 mg/kg),特别是与W1F2相比,W3F2处理三七有效成分积累量极显著增加了61.10%。此外,随着灌水频率的增加,三七根腐病、黑斑病在高频率灌水W1处理条件下发病率最高(P<0.05),分别为15.79%、3.41%;干叶病发病率最低,仅为2.11%。综上所述,微喷灌施肥条件下低频灌水W3(7 d灌1次水)和高肥F2(150 kg/hm2)组合处理适宜三七叶片生长,且三七根中有效成分积累多,发病率低。本研究对优化三七水肥管理,实现三七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猪乳房炎又名乳痈,也称为乳黄。乳房发生红、肿、热、痛,甚至溃烂化脓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常见于产后的母猪。母猪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该病在兽医临床不常见,如治疗不当,可给母猪饲养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对该病的中兽医疗法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