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水稻机插秧是在江苏省大面积推广的一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良种配良法,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本文从淮稻11号的特征特性及其机插技术要求进行详细介绍,为该品种大面积的机插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淮麦31的特征特性及选育过程,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科学管理肥水,注意防治赤霉病、白粉病.  相似文献   
13.
矿业开采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江西省玉山县某砂页岩矿矿区的地质环境背景为切入点,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有效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淮麦16号(原名淮核9412)是我所用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Tal)基因为工具,经过轮回选择和多年单株选择于1994年选育而成。经江苏省淮北片生产试验、黄淮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和小面积的试种示范结果表明,淮麦16号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成熟较早,综合性状好,播期弹性大,肥料适应范围宽,耐湿,耐干热风,熟相好,高产稳产。于1998年1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沿淮和淮北稻麦两熟制地区应用。1 选育经过1987年从全国14个省市征集了276份冬春性小麦育种材料,其中三分之一是利用…  相似文献   
15.
淮麦17是江苏淮阴农科所选育的小麦优质品系,2000年11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弱春性,株高85~90 cm,耐湿性和抗旱性好;抗黄矮病、叶枯病,赤霉病轻、中感纹枯病,重感白粉病。在安徽淮北单产一般表现6 912.3~7 577.2 kg/hm2,较豫麦18增产2.32%~9.26%。白皮、角质、蛋白质含量13.2%,湿面筋含量33.3%,干面筋含量12.4%,沉降值38 ml,降落值327 s。该品种适合在淮河流域中晚茬口种植。  相似文献   
16.
小麦品种豫麦13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品种豫麦 13的品种特性及利用其所配制后代的表现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表明豫麦 13感白粉病的缺点在杂交后代易克服 ,以其为亲本配制组合搭配余地较大 ;配组的后代须设置白粉病诱发行 ;选用丰产性能好的抗病亲本与之配组 ,后代表现尤为突出 ;必须强化以其作为中心亲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麦新品种淮麦23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研究淮麦23的特征特性、产量与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通过多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淮麦23的农艺性状、抗逆性、品质和产量,总结出适用于淮麦23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结果]淮麦2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Tal)基因为工具,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高产、多抗、馒头专用小麦新品种。2003 ̄2005年度的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域试验,平均单产7586.10 kg/hm2,比对照产量略增;2005 ̄2006年度生产试验的平均产为7803.00 kg/hm2,比对照淮麦18增加3.92%。该品种适宜在江苏淮北麦区中上等肥力早中茬口种植。淮麦23基本苗应控制在195万 ̄240万/hm2,有利于群体的合理构建。[结论]该研究为淮麦23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淮麦25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广适、多抗等众多优点,适合黄淮南片麦区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山东省菏泽地区中高肥力地块早中茬种植.文章阐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气送式播种机输种管长度影响排种性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槽轮式气压平衡装置。装置进种口与上端输种管连接,出种口与下端输种管连接,且各行上端输种管长度相同。台架试验证明,采用所设计的槽轮式气压平衡装置后,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0.56%,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由12.79%减少至2.12%,种子破损率为0.38%,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法45大白菜核不育系为不育源,通过常规杂交的方法,向绿宝70天菜心转育核不育基因,初步转育成绿宝70天菜心细胞核不育系、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