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18篇
  免费   1104篇
  国内免费   1946篇
林业   1617篇
农学   1879篇
基础科学   1294篇
  2328篇
综合类   7689篇
农作物   1171篇
水产渔业   789篇
畜牧兽医   3078篇
园艺   1237篇
植物保护   986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32篇
  2022年   839篇
  2021年   867篇
  2020年   837篇
  2019年   797篇
  2018年   554篇
  2017年   898篇
  2016年   693篇
  2015年   928篇
  2014年   1018篇
  2013年   1121篇
  2012年   1486篇
  2011年   1539篇
  2010年   1405篇
  2009年   1240篇
  2008年   1176篇
  2007年   1064篇
  2006年   918篇
  2005年   762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373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6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荔枝环剥时期对新梢生长及碳素储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枝梢环剥显著抑制了‘怀枝’荔枝新梢的生长,并导致射线细胞和髓部大量积累淀粉。梢芽萌发或伸长前环剥可完全抑制新梢生长,而新梢快速伸长期环剥对其抑制效应最弱。秋季环剥对新梢的抑制和对淀粉积累的促进效应明显高于春季环剥。环剥口以上的老叶面积和环剥位置并不影响环剥对新梢生长的抑制效应和促进淀粉的积累效应,但环剥口以上单位枝梢长度的叶面积与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2.
不同温度下转换寄主对桃蚜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5种温度、4组寄主与蚜源组合处理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转换寄主后的桃蚜的影响。同一寄主间移植的桃蚜在有效积温、发育起点温度、生殖率、死亡率、寿命以及抗逆性上与不同寄主间移植的桃蚜有明显的差异;寄主对桃蚜生物学、生态学特征有明显的影响,表明长期生活在一种寄主上的桃蚜获得了一定的专化性。若将其移植到另一种寄主上,则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反应,但这种反应还未进化至型或寄主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63.
盐池半荒漠风沙区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耐盐池半荒漠风沙区土地沙漠化发生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主要分析了在土地沙漠化的过程中土壤和植被的变化过程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64.
大米加工副产品大米粉长期以来被添加到米糠中利用,显著降低了其利用率。本试验用三头施以回直肠吻合术猪,采用单因子设计,以大米粉为半纯合日粮,无氮日粮由醋酸纤维素提供粗纤维来测定内源值,测定了大米粉的猪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大米粉的回肠末端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的平均值为76.20%,真消化率的平均值为85.86%。这些数据可为我国氨基酸消化率数据库提供参考,并且可作为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日粮时的依据。  相似文献   
65.
代乳粉用于早期断奶犊牛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犊牛使用代乳品可以节省鲜奶,降低饲养成本,控制疾病的发生,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试验用24头犊牛做试验,60日龄断奶。结果表明,代乳品组犊牛增重47.55千克;对照组增重41.72千克;吃代乳品的犊牛在30-60日龄的日增重达到1026克,高于对照组103克。吃代乳品的犊牛每增重1千克的直接饲料成本为15.13元,比鲜奶组犊牛低2.14元/千克。  相似文献   
66.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养殖小区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养殖小区是一种新型的畜牧业生产形式,它是在一定范围内按照集约化养殖的要求,建立的有一定规模的较为规范、严格管理的养殖园区。它是我国畜牧养殖从农村庭院养殖的小规模状态向大型现代化养殖的一种过渡型。是符合我国目前畜牧业发展状况的一种养殖模式,对推  相似文献   
67.
茶薪菇原生质体制备及诱变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茶薪菇原生质体的分离及再生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以溶壁酶的去壁效果最好 ,不同酶组合可提高去壁效果 ,酶解液在 2 0 %时原生质体释放量很高。酶解适宜温度为 30℃ ,培养 4~ 5d的菌丝酶解 3h释放的原生质体最多。以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 ,原生质体的释放量及再生率均较高 ,再生率达到 5 %左右 ,经紫外线照射 2 0s,致死率即达 70 %以上  相似文献   
68.
山楂叶螨抗药性及混配增效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载玻片浸渍法测定了山西省忻州、晋中、运城地区山楂叶螨种群对9种杀螨剂的抗药性水平.测定结果表明:忻州地区种群对甲氰菊酯和三氯杀螨醇表现中抗,抗性指数FR分别为17.79和31.93倍,对水胺硫磷和毒死蜱表现低抗,FR值分别为7.74和5.35倍;晋中地区种群对水胺硫磷、甲氰菊酯和三氯杀螨醇均表现中抗,FR值为22.42~33.00倍,而运城地区种群对这3种药剂产生了高抗,FR值分别为135.05、41.53和1714.01倍;运城地区种群对毒死蜱表现中抗,FR值为34.49倍;晋中和运城地区种群对双甲脒表现低抗,FR值分别为5.15和6.89倍;3个种群对阿维菌素、苯丁锡、三唑锡和四螨嗪仍相对敏感.混配增效作用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甲氰菊酯1:20、1:10、1:5组合以及阿维菌素与三氯杀螨醇1:20、1:10组合均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189.63~363.30,其中阿维菌素与甲氰菊酯1:20和1:10组合以及阿维菌素与三氯杀螨醇1:20组合是比较理想的混配组合.  相似文献   
69.
塔里木河干流中游灌区退耕封育的规模为 9× 10 3 hm2 ,其中 ,库灌区退耕 1.4 2× 10 3 hm2 ,河灌区退耕 3.5 7× 10 3 hm2 ,泵灌区退耕 4 .0 1× 10 3 hm2 。退耕封育后 ,农田灌溉用水改为生态灌溉用水 ,用水量减少。人工种植的农作物被天然野生植被所替代 ,同时可提高对保留耕地的利用率 ,扩大耕地的播种面积 ,增加地表植被的覆盖度。退耕封育后 ,可节约水量 0 .97× 10 8m3 ,除满足封育生态用水外 ,还可增加塔里木河下泄水量 0 .31× 10 8m3 。  相似文献   
70.
AIM: To explore interaction and biological behaviour changes of two kinds of cells-blastocysts and hepatocarcinoma cells in the same microenvironment. METHODS:The models of mouse blastocysts co-cultured with human hepatocarcinoma cell lines were established, then biological behaviours and mutual effects of the two kinds of cells in co-culture system were observ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hepatocarcinoma cells with differently invasive and metastatic potential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rates of blastocyst hatchment , attachment and outgrowth(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ose among hepatocarcinoma cells co-cultured groups (P>0.05). The blastocyst hatched and attached to hepatocarcinoma cells with differently invasive and metastatic potential. Then, differential trophoblasts invaded hepatocarcinoma cells. The clear-cut interfaces were gradually formed between both sides. Hepatocarcinoma cells on interface showed changes of growth direction and cell shapes and did not invade blastocysts. CONCLUSIONS: Hepatocarcinoma cells promoted blastocyst development. Blastocysts implanted and invaded hepatocarcinoma cells with differently invasive and metastatic potential in vitro, which indicate that blastocyst implantation in vitro does not relate with the kinds and differential level of interactional cells and the low selectivity maybe relate with high adaptability of early 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