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39篇
  免费   814篇
  国内免费   1573篇
林业   1219篇
农学   1645篇
基础科学   1160篇
  1978篇
综合类   5556篇
农作物   867篇
水产渔业   616篇
畜牧兽医   2145篇
园艺   808篇
植物保护   832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631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634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444篇
  2017年   651篇
  2016年   537篇
  2015年   702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858篇
  2012年   1155篇
  2011年   1176篇
  2010年   1040篇
  2009年   931篇
  2008年   893篇
  2007年   766篇
  2006年   678篇
  2005年   525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氮素形态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对烤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云南省玉溪地区气候、土壤条件下,铵态氮、尿素施入土壤中的转化,使用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研究不同形态氮及其比例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以及施用秸秆、油饼对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土壤中的铵态氮、尿素其水解和硝化过程约在施肥后的1个月内完成,土壤中硝态氮含量随时间逐渐下降,1个月后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氨含量都降至痕量水平;硝化抑制剂对铵态氮硝化有显著的抑制效果;铵态氮、硝态氮对烤烟产量没有影响,秸秆、油饼则显著降低烤烟产量。  相似文献   
992.
利用RAPD-PCR及ISSR-PC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长江出海口两年3个群体的52条刀鲚(Goiliaectenes)进行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在3个群体中,利用RAPD-PCR标记技术,15个10bp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10条带,多态性为0.490~0.657,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8.63~22.38,Nei平均遗传距离为0.1195~0.1454;而利用11个ISSR引物所获得的相应结果分别为67、0.576~0.682、11.56~13.66以及0.117~0.147。相关性分析表明这两种技术所获得的上述数据呈正相关(r=0.95,P〈0.05)。AMOVA结果显示,3个群体按采集时间划分成的两年之间的遗传变异不超过总变异的1.1%,同一年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也分别只占总变异的6.99%(RAPD)和2.75%(ISSR-PCR),群体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96%(P〈0.0001),说明两年内所采集的3个群体之间基本上没有产生遗传分化。基于样品之间的Nei遗传距离所构建的Neighborjohing聚类图也清楚地显示出没有按采样的时间产生群体的遗传分化。对各样品之间的Nei遗传距离及Neighbor-joining聚类图分别经Mantel检测及支序分析,发现ISSR-PCR技术所获得的结果与RAPD-PCR技术的结果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但ISSR-PCR标记技术具有在待测样品中能检测到高多态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3.
抗Atrazine基因导入黑龙江大豆品种及其表达和遗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子房直接注射法将抗Atrazine基因导入了24个黑龙江大豆品种(系)中。经两次叶片涂抹法检测证实,对Atrazine表现出抗性的植株达29.4%~43.7%。进一步用PCR法检测证明,在99份导入抗性基因的材料中有5份(内有F#-1代,F#-2代株)扩增到了抗性基因。这表明抗性基因导入后已获表达,并遗传到了后代。初步的大田检测表明,导入抗性基因的克交87-4265F#-2代植株,在出苗前土壤喷施Atrazine情况下植株不受害,生长正常,表明它对该除草剂有抗性,而对照株则92%受害死亡。  相似文献   
994.
固定在颗粒活性炭中的TiO_2光催化降解阿特拉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0W低压汞灯作光源,采用固定颗粒活性炭中的TiO2(TiO2/GAC)作光催化剂,在浅盘反应器中考察了阿特拉津溶液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在平均光强为4.38mW·cm-2,光催化剂投加量为7.0g·L-1,阿特拉津初始浓度为21.9mg·L-1,3wt%H2O2用量为30μL·15mL-1,投加方式为1次·2h-1,光照时间为6~10h时,去除率可达92.7%~94.7%,TOC去除率可达67.1%~78.3%。光催化剂增至10g·L-1,H2O2用量一次性加60μL,光照时间为3~4h时,去除率可达91.6%~93.7%,TOC去除率可达65.9%~73.9%。通过组合实验和紫外光谱图分析,估计了体系中影响去除率的光催化、吸附、光降解、H2O2的作用性质和大小,并估计了降解途径,认为同时存在侧链脱烷基反应和OH取代Cl的反应,在有H2O2存在时,使前反应较强。TOC值测定表明阿特拉津已从8个碳降至含2~3个碳的物质。  相似文献   
995.
比格犬神经垂体存在内分泌样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射电镜观察表明,比格犬(Beagle)神经垂体内除含大量的无髓神经纤维、神经纤维膨体(赫令小体)、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窦外,还可分辨出少量的肥大细胞和内分泌样细胞。内分泌样细胞的主要特征是:胞质内含有大量高电子密度的小分泌颗粒,颗粒呈圆形,表面有膜包裹,直径约109—213nm,主要分布于一侧胞质内。  相似文献   
996.
997.
Artificial crystal lattices can be used to tune repulsive Coulomb interactions between electrons. We trapped electrons, confined as a two-dimensional gas in a gallium arsenide quantum well, in a nanofabricated lattice with honeycomb geometry. We probed the excitation spectrum in a magnetic field, identifying collective modes that emerged from the Coulomb interaction in the artificial lattice, as predicted by the Mott-Hubbard model. These observations allow us to determine the Hubbard gap and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a Coulomb-driven ground state.  相似文献   
998.
为给疾病动物的药动学研究作准备,本文研究磺胺二甲嘧啶(SM_2)、异烟肼(ISZ)、磺溴酞(BSP)和酚磺酞(PSP)在猪(n=22,30~39 kg)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猪体内,SM_2以中分布、低清除,INZ以高分布、高清除,BSP和PSP则以低分布、高清除为特征,药物的这些分布和消除特征直接影响药物在血中的浓度和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而这些特征又是由机体的主要消除器官肝脏和肾脏对药物的消除能力以及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程度所决定。  相似文献   
999.
百合品种改良与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该文通过文献研究表明 :中国是百合属植物的自然分布中心 ,原产 47个种、18个变种 ,对世界百合品种改良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尚有一半性状优良的百合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 .近几十年来 ,围绕着百合的观赏性状、抗性、品质和繁殖能力等育种目标已培育出许多新品种 .生物技术在百合品种改良上主要应用于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离体胚培养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花药培育与单倍体育种 ,利用转基因技术定向修饰性状 ,以及良种快速繁育等 .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结合 ,将使百合育种工作呈现出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黄瓜黑星病近年来已成为吉林省黄瓜生产上的严重病害。1984~1986年在吉林省的9个主要城市的调查中发现此病已普遍发生。发病严重的温室、大棚或露地黄瓜损失达70%以上。病情在3~4级的病瓜,其重量可降低50%以上。1987~1988年又在海南岛发现此病为害。经过3年的药剂试验表明多菌灵防效最好,1985、1986、1987年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7.38%、83.09%、89.64%;其次是甲基托布津,1985、1986年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2.69%和72.2%。1986年各地小区试验中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分别平均增产53.1%和35.27%。多菌灵加其他防治霜霉病的药剂混用并不影响其防治黑星病的效果,且均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