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8篇
  免费   600篇
  国内免费   1163篇
林业   1105篇
农学   1501篇
基础科学   832篇
  1730篇
综合类   3570篇
农作物   595篇
水产渔业   440篇
畜牧兽医   1400篇
园艺   502篇
植物保护   71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498篇
  2020年   393篇
  2019年   405篇
  2018年   292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712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727篇
  2009年   594篇
  2008年   636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516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Drying Enhancement of Rough Rice by an Electric Field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orona discharge produced by a multiple point-to-plate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 (HVEF)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nhancement of rough rice drying and its effect on rice fissuring and germination. The HVEF consisted of a 16 needle point cathode with a 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y, and a grounded stainless steel plate anode. The drying rate of the treated rough rice was notab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and the drying rate was described by an exponential model. There wa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0·98). The electric field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enhanced drying but had no effect on rice fissuring at a lower temperature. The average drying rate of the treated rice increased 2·83, 1·59 and 1·63 times at 25, 40 and 50°C,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The drying rate also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The electric field treatment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percentage of kernels having heavy fissures or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rough rice (probability P>0·05). The total number of fissured kernels in the treated sample was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广泛采集菌样、初筛、复筛和诱变育种等手段,获得了1株(编号为Ym68′)亚麻快速脱胶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了规模为100kg的亚麻快速脱胶试验。结果表明:Ym68′在实验室条件下16h内可完成亚麻脱胶;与传统脱胶工艺相比,其脱胶周期缩短79%以上、综合出麻率提高7.3个百分点、纤维强力和长度分别提高50%和3.3%、COD降低17%左右,具有脱胶周期短、纤维产量高、品质好和环境污染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3.
鲁花9号花生新品种,是用有性杂交选育出来的高产、优质、早熟大花生。果、仁均符合外贸出口要求。经过9省(市)的试验、示范,表现有较好的丰产稳产性能,有较广的适应性、较强的抗逆性。比当地推广种一般增产1—2成以上。适当密植和覆膜栽培,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根据生产需要,确定育种目标,是育种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一条根本原则。只有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田间调查表明,二化螟在黑龙江省五常地区一般每年发生一代。在秋霜晚、有效积温高的年份能发生一代半。可根据黑光灯诱集的成虫数、二化螟低龄幼虫群居和转株的时间以及气候条件进行预报。确立了防治的原则、方针、指标、时期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5.
防治棉盲蝽象药剂田间药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为害棉花的棉盲蝽象进行了药剂筛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棉盲蝽象药效最好的为瓢甲敌.田间施药1天、3天、7天后,瓢甲敌1000倍液的校正防效分别71.6%、89.3%、96.7%,高效氯氰菊酯+甲胺磷为66.5%、82.3%、93.6%,高效氯氰菊酯为51.3%、74.6%、82.5%,辉丰菊酯为49.4%、72.4%、81.3%,甲胺磷为53.8%、71.7%、75.6%.辛硫磷为62.1%、69.2%、72.9%.  相似文献   
996.
997.
改进施氮运筹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秸秆还田不仅可改良土壤和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但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酸积累和微生物固氮,抑制水稻前期生长。在长江流域稻麦两熟地区,当地农户往往通过增加施氮量来解决秸秆还田的负效应,造成肥料浪费和氮污染。因此,探索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优化的氮肥运筹措施,阐明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与利用对氮素响应特征,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12 2013年,以超级粳稻武运粳24号和宁粳3号为材料,在江苏省兴化市进行大田试验,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常规施氮300 kg/hm2(N1)、增加施氮量345 kg/hm2(N2)和常规施氮运筹(CFP,基肥∶分蘖肥∶穗肥=3∶3∶4)、改进施氮运筹(MFP,基肥∶分蘖肥∶穗肥=4∶3∶3),以无氮处理为对照,研究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措施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氮素吸收速率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随着氮肥水平提高,水稻穗数显著增加,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最终增产不显著。与常规施氮运筹比较,改进氮肥运筹显著增加穗数,显著提高群体颖花量并增产,在N1水平下,改进施氮运筹增产幅度为5.18%7.10%,高于N2水平的2.70%4.29%。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分蘖中期、拔节期、移栽期至分蘖中期、分蘖中期至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最终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而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偏肥生产力显著下降。与常规氮运筹处理相比,改进氮运筹显著增加水稻移栽期至分蘖中期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速率,增加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偏肥生产力,在N1水平下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分别增加6.52%和5.55%,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偏肥生产力分别提高13.36%、8.55%、4.44%和5.29%,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结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增加氮肥用量水稻增产不显著,且氮肥利用效率低。不增加氮肥用量,通过适当提高基肥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4∶3∶3),可实现提高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8.
拮抗细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测试5株芽孢杆菌属生防细菌对烟草黑胫病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拮抗细菌芽孢杆菌1205对苗期烟草黑胫病有较稳定的防治效果,其分泌物还有促进烟株生长的作用,经鉴定1205菌株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相似文献   
999.
对西藏农区牦牛舍饲、半舍饲育肥技术进行单阐析,并提出一些提高西藏农区牦牛养殖效益的建议,以期为西藏农区牦牛的健康养殖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设计了热交换式漂浮育苗温室保温除湿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热交换换气机和环境监控系统组成,通过将温室大棚外新风与棚内空气强制对流交换进行换气除湿,使新风温度升高,实现温室热能回收。环境监控系统可现场和远程了解温室大棚内部环境和除湿系统工作状态,实时自动对温室湿度进行调控。将系统应用于烟草漂浮育苗温室,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保温、除湿能力,试验大棚较对照大棚平均相对湿度降低6.7%,系统平均热回收效率为59.35%,烟苗平均茎高增加0.4 mm、茎围增加0.6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