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31篇 |
免费 | 505篇 |
国内免费 | 91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71篇 |
农学 | 1237篇 |
基础科学 | 642篇 |
1420篇 | |
综合类 | 3089篇 |
农作物 | 475篇 |
水产渔业 | 399篇 |
畜牧兽医 | 1332篇 |
园艺 | 395篇 |
植物保护 | 6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158篇 |
2022年 | 389篇 |
2021年 | 456篇 |
2020年 | 451篇 |
2019年 | 418篇 |
2018年 | 277篇 |
2017年 | 425篇 |
2016年 | 301篇 |
2015年 | 450篇 |
2014年 | 414篇 |
2013年 | 513篇 |
2012年 | 661篇 |
2011年 | 694篇 |
2010年 | 573篇 |
2009年 | 515篇 |
2008年 | 492篇 |
2007年 | 575篇 |
2006年 | 402篇 |
2005年 | 403篇 |
2004年 | 184篇 |
2003年 | 174篇 |
2002年 | 123篇 |
2001年 | 125篇 |
2000年 | 185篇 |
1999年 | 213篇 |
1998年 | 168篇 |
1997年 | 140篇 |
1996年 | 143篇 |
1995年 | 141篇 |
1994年 | 85篇 |
1993年 | 92篇 |
1992年 | 84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3年 | 3篇 |
1972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3S技术是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基础,与其他高新技术有机地整合而形成一项新的有蹄类栖息地监测综合方法。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可以显著地提高RS识别地物的能力,为GIS提供数据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对有蹄类动物栖息地的状况进行评估,自动绘制有蹄类动物的分布图等。遥感(RS)是GIS数据库的数据源。3S技术在将来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监测研究中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2.
73.
74.
75.
分析了最近几年国际上在大肠杆菌检测方面所应用的新方法,包括酶活性方法及其与多管发酵法、滤膜法、固相细胞计数和免疫检验等的联用,以及生物分子电子技术(传感器).同时还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其灵敏度和检测速度等,指出了其可能存在的缺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6.
以荒漠草原区6,15,24和36年生人工柠条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陷阱诱捕法调查了每个林地5-9月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分布,揭示了地面节肢动物群落月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林龄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获得5纲13目62科72类群,按照食性差异划分为捕食性、植食性、腐食性、粪食性和杂食性以及寄生性6个营养功能群。步甲科、鳃金龟科以及拟步甲科(主要包括琵甲属、漠甲属和鳖甲属)是优势类群,其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46.71%。2)从5月到6月,每个柠条林地除已有植食性和杂食性类群外开始出现腐食性类群,7月只在36年林地开始出现捕食性优势类群,而8-9月每个林地均开始出现捕食性类群。随着林龄的增加,地面节肢动物食物网结构趋于复杂。3)6年生林地优势类群高峰期出现在9月,而在15年生林地出现在6和9月,24年生林地出现在6,8和9月,36年生林地优势类群高峰期出现在6,7,8和9月。随着林龄的增加,地面节肢动物优势类群月分布趋于稳定。4)6年生林地的最大类群密度以5和9月最高,8月最低;从15到24年林地逐步转变为5月最高而其他月份相对较低的模式;而到36年林地转变为5月最高,8月次之,而其他月份相对较低的模式。不同年龄林地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个体数和丰富度的影响以8和9月影响最大,5-7月影响较小。5)研究表明,6~24年生柠条林地面节肢动物群落月动态波动剧烈,36年生柠条林地面节肢动物群落月动态趋于相对稳定,食物网结构趋于复杂。其中,8和9月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受到柠条年龄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7.
78.
79.
为进行区域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增加耕地数量,合理开发利用长期处于荒废状态的盐碱地势在必行。本研究采用常规经典的测试方法,对西辽河流域8种植被覆盖盐碱地土壤0-5、5-15、15-30和30-50cm剖面层的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碱化特征及离子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覆盖盐碱地养分含量均不同,玉米(Zea mays)地、羊草(Leymus chinens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草地的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较高;虎尾草(Chloris virgata)草地、裸地、碱蓬(Suaeda glauca)地的养分含量相近且极显著低于玉米地和羊草+狗尾草草地的养分含量(P0.01)。各生态景观的碱化特征在4个剖面层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羊草+狗尾草的pH、碱化度(ESP)和含盐量在4个剖面层中均低于其它生态景观的;裸地、碱蓬地、芦苇地(Phragmites australis)和芦苇苔草(Carex dariuscula)草地在4个剖面层的pH、ESP和含盐量均较高;碱蓬地与裸地在0-5cm剖面层的Na~+、CO_3~(2-)、HCO_3~-含量较高,玉米地、羊草+狗尾草的CO_3~(2-)和HCO_3~-较低。各植被覆盖地间的离子组成基本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由于盐碱化土壤退化到一定程度会变成裸地,不利于改良利用,因此,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植被覆盖盐碱地4个剖面层的养分状况和碱化特征,认为羊草+狗尾草覆盖有利于盐碱化土壤的改良。 相似文献
80.
本研究经过菌落形态、染色形态、生化实验以及PCR实验,从来自湖北4个鸭场的81份病料中,分离到11株鸭疫里默氏茵。以5.0×10~8CFU/mL剂量感染健康昆明鼠和健康樱桃谷鸭,鼠和鸭分别在感染后7 h和12 h出现症状,直到感染后1周,实验动物均死亡,而对照组则未出现任何症状,表明该菌株为有毒力菌株,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显示部分细菌对某些药物已经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