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2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626篇
林业   630篇
农学   879篇
基础科学   488篇
  852篇
综合类   1631篇
农作物   354篇
水产渔业   192篇
畜牧兽医   673篇
园艺   161篇
植物保护   37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440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该文在介绍农业工程技术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农业工程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的作用,作者认为农业工程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广阔天地,是生物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工程手段,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技术依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技术关键.并由此提出了发展农业工程事业的几点建议1)农业工程从业人员充分珍惜本学科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历史作用;2)加速研究开发和集成组装生态的和经济的农业工程适用技术; 3)以农业工程适用技术为依托,加大对农业工程生产资料的投资力度;4)设立农业工程的行政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行政管理部门的服务功能;5)在发展公司或公司加农户的科技农业园区的同时,发展以农户为基础进行集体化的组织和运行体系的研究,并在大学增设农业工程管理专业;6)大力发展以大学专科为基础的农业工程教育体系和进行农业工程教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2.
试验选用约2.5岁公牦牛8头,在三江源地区玉树县的高寒草甸草场,应用4N盐酸不溶灰分法(4N—AIA)和木质素标记物法测定了不同物候期(青草期和枯黄期)放牧牦牛日采食量及牧草营养成分的消化率。结果表明:2.5岁牦牛在青草期、枯黄期的100kg体重日采食量分别为3.69kg和2.96kg,差异极显著(P〈0.01);其不同物候期的千物质消化率分别为65.70%、61.72%(P〉0.05),粗蛋白的消化率为62.25%、39.00%(P〈0.01),粗脂肪为49.36%、58.18%(P〈0.05),ADF的消化率为57.88%、62.67%(P〉0.05),NDF的消化率为69.09%、79.38%(P<0.01)。  相似文献   
103.
雨生红球藻规模化培养工艺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雨生红球藻规模化培养中的工艺流程、生物污染、温度控制、溶氧解析和pH值稳定等问题,于2003年到2005年,在山东省潍坊地区,开展了雨生红球藻中试规模的论证研究。建立了可用于雨生红球藻规模化生产的3种不同类型的光生物反应器(柱式、管道、生物幕)和人工调节太阳能的温控车间,并构建了一套二步规模化培养工艺流程。结果表明,研究构建的培养模式降低了培养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大大提高了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与传统培养方式相比,年培养天数大约提高了3倍。在每个批次培养中,细胞生长培养效率提高了至少1.75倍,虾青素累积培养所需时间缩短了40%,虾青素含量提高了4倍。总体来看,研究构建的新工艺比传统开放模式的生产效率有很大提高,全年共计提高了35倍。  相似文献   
10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我国的流行非常广泛。本病主要侵害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因法氏囊被破坏,使鸡降低其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并造成鸡对免疫接种的应答反应低下或造成免疫失败,患病鸡群常继发感染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白痢病等。2006年1月宣化区某鸡场发生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及白痢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春光乡大北街村某户饲养肉仔鸡1500只,从2006年1月份起,鸡群开始发病,发病率85%,死亡率40%。以后经法氏囊苗免疫的鸡群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发病,发病率3…  相似文献   
10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咪鲜胺原药中微量2,4,6-三氯苯酚含量的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以甲醇/水(72/28 V/V)为流动相(每500mL流动相中含0.5g四丁基溴化铵),检测波长为296nm,2,4,6-三氯苯酚的质量浓度在0~871.2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8;加标回收率为99.71%~102.02%,变异系数为1.14%,检出限为0.88μg/L。  相似文献   
106.
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在鸡免疫抑制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分免疫学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和生物学活性检测法。感染鸡的多种病毒引起的免疫抑制与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和表达异常有关。因此,对细胞因子的检测为鸡病毒性免疫抑制病的发病机理和防制方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7.
蕨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秋芳  秦华 《西南园艺》2006,34(4):35-37
蕨类植物种类丰富、适应性强、管理简便,非常适合园林应用。在简要分析我国蕨类植物种质资源的基础上,探讨蕨类植物在园林植物造景如庭院、地被、水景、岩石园等的应用,提出应在园林建设中重视蕨类植物,尤其是中国原产的蕨类植物和从国外引进的一些新优园艺蕨类品种,以丰富植物多样性和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08.
初步研究了枇杷花腐病在不同发病时期及不同组织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结果表明:(1)细菌不是引起花轴维管束变褐的最初病原菌,它是在维管束变褐之后寄生上去,引起花轴表皮腐烂的病原菌。(2)灰葡萄孢菌是在花腐病的中后期腐生上去的,应该不是引起花穗腐烂的关键性致病病原菌。(3)引起枇杷花腐病最初发病的病原可能与2种真菌有关,一种是引起灰斑病的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aeriobofoliaDesm),另一种是长出粘孢团的真菌(尚待鉴定)。(4)室外接种拟盘多毛孢菌的花穗发生明显花腐症状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该菌可能是引起枇杷花腐的病原菌之一;而接种粘孢团的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它可能不是引起花穗腐烂的关键性致病病原菌。  相似文献   
109.
感染内生真菌的禾草在牧草和草坪业上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家畜采食感染Neotyphodium coenophialum和N.lolii的苇状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会发生中毒。本研究收集天津口岸1998年以来进境的部分苇状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对经镜检确认带有内生真菌的种子进行分离培养,对疑似菌株的菌丝用改进的Moiler等方法进行基因组DNA抽提,测定浓度及纯度,对照原方法,DNA的纯度有较大提高,浓度略有上升。Tubulin2基因的引物IS1-IS3扩增结果显示为单一的条带,结合形态学和序列比对,分离培养得到的菌株可以基本确定为N.coenophialum和N。lolii。根据Genbank中N.coenophialum和N.lolii的NC25基因序列设计出引物F1-R1,扩增得到能区分开N.coenophialum和N.lolii的单一条带(相差160bp),建立了N.coenophialum和N.lolii的PCR检测方法,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0.
本文所述应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此方法采用甲醇、水和冰乙酸为流动相,使用C18柱、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经验证其添加回收率为100.09%,标准偏差为0.133,变异系数为1.33%,线性方程相关系数为0.9997。本试验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响应时间短,是理想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