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5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林业   943篇
农学   832篇
基础科学   233篇
  409篇
综合类   4253篇
农作物   265篇
水产渔业   105篇
畜牧兽医   675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25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860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383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677篇
  2003年   446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524篇
  1992年   449篇
  1991年   343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72年   4篇
  1970年   3篇
  1968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3篇
  1933年   3篇
  1932年   3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水稻籽粒中内源多胺及其与籽粒充实和粒重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杨建昌  朱庆森 《作物学报》1997,23(4):385-392
以8个水稻品种(含杂交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籽粒发育期内源多胺的含量及其与籽粒充实和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中Put(腐胺)、Spd(亚精胺)和Spm(精胺)的含量,强势粒高于弱势糕卫粒充实好的品种(组合)高于籽粒充实差的品种(组合),尤以Spd和Spm更明显;籽闰中Spd和Spm的含量或浓度,以及Spd/Put和Spm/Put的比值与谷粒充实率和千粒軎于极显著正相关在花后3天喷施外源多胺(1m  相似文献   
112.
半夏小块茎的形态发生及人工种子制作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何奕昆  朱长甫 《作物学报》1997,23(4):482-486
离体培养中,经过小块茎发生途径从半夏叶柄诱导了完整植株。用实体解剖、连续切片和三维结构重组等方法观察分析得出:小块茎顶端的叶原基由于不对称生长逐渐将顶端分生组织复盖,随后叶原基的尖端和两侧生长延缓,生长中心转移到背轴面中央,结果导致叶原基长帽状结构。不同发育程度的雏叶和叶原基总是相互叠在一起顶端分生组织复盖于下面。小块茎枯端形成芽的同时,在顶芽附近分化根。  相似文献   
113.
114.
山西地膜棉花高产优质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五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旋转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山西不同生态棉区皮棉产量与密度、氮、磷、钾施肥量及化控次数(用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的影响效应,明确了各栽培措施的主次。通过模拟进优待选了不同产量等级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不同生态棉区制定棉花高产优质决策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5.
建国以来,黔西县小水电建设在省、地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小水电建设未能继续向前发展,致使全县水能开发利用率极为低下。当前,农村小水电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分析全县农村小水电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研究相应的对策,对农村小水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6.
陆地棉同核异质系异源胞质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核代换培育了具有亚洲棉(G.arboreum)、草棉(C.herbaceum)、异常棉(G.anomalum)、长萼棉(G.longicalyx)、哈克尼西棉(G.harknesii)、海岛棉(G.barbadense)、和陆地棉(C.hirsutum)野生种系蓬蓬棉(G.h.purpurascens)、墨西哥野生棉(C.h.mexicanum)等8个棉属种和种系胞质的中棉所7号同核系,并培育了中棉所7号自交系。在检验同核异质系核的同质性基础上研究了胞质遗传效应,结果所有供研究的胞质对产量、产量性状及除花器官外的形态特征均没有显著影响,胞质的遗传效应主要表现对花器官及抗枯萎病性的影响;哈克尼西棉胞质导致雄性完全不育并显著增加花药数量,笔形冠长度和直径显著变小,亚洲棉和异常棉胞质引起花药数量显著减少,笔形冠形状发生显著变化,亚洲棉胞质对抗枯萎病有较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117.
本文通过聚集度指标(如:C、K、C_A、I、I_δ、)测定,以及Iwao’线性回归、Taylor’sS ̄2一回归和格局纹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烂铃空间格而在一切密度下都呈聚集型,且聚集强度随烂铃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其空间格局的基本成分是疏松的个体群,其大小约为2~5株棉花,平均约含2.84个烂铃个体,且个体群内的个体呈随机分布,经μ检验和方差分析,双对角线5点式、棋盘式和平行跳跃式等3种取样方法均适用于棉花烂铃田间调查,尤以双对角线5点式为佳,用双对角线5点式应样法调查的最适抽样数:一般病情普查至少10个样方(每样方系5株棉花),系统测报和科研调查为20~30个样方。最后给出了棉花烂铃平均密度的零频率简易估计模型。  相似文献   
118.
对两个玉米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质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生  徐尚忠 《作物学报》1993,19(2):156-164
本文从普通遗传学、植物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水平对玉米雄花不育系—元徐cms—小黄和恩二激cms—大黄进行了综合性的分类研究。大田的育性反应表明,这两个不育系的育性恢复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对花粉染色的观察发现F1可育花粉与败育花粉基本上呈1:1分离。用小斑病T小种接种,这两个不育系不表现专化感染。通过mtDNA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9.
引黄灌溉经济效益显著,但是灌区管理单位的财务收益却入不敷出。根据经济效益分析与水费收交情况,作者认为应加强水费回收,多方面集资以及深化水费改革等,以利于灌溉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0.
1984年以来,舒城县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胡家河等6个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本文扼要地将在治理和管护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方法以及其成效、研究资料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