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9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林业   247篇
农学   216篇
基础科学   162篇
  145篇
综合类   1224篇
农作物   135篇
水产渔业   112篇
畜牧兽医   563篇
园艺   210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着重探讨山区夏蚕综合饲养技术,通过选择适宜当地夏蚕品种,确定合适蚕种出库时间,改善饲养环境等综合措施,达到夏蚕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92.
本试验探讨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和饲用抗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选用1d龄AA肉鸡13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分为对照D组、抗生素K组、复合微生态制剂T组,为期42d。研究各试验组料肉比、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组织显微形态。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T组料肉比低于其余各组,肠道组织形态完整性好于其余各组。说明长期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维持肠道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93.
以潼关县黄金生产区及附近不同地区生长的6种蒿类植物:叉枝蒿(Artemisia divari-cata(Pamp.)Pamp)、青蒿(Artemisia annua L.)、水蒿(Artemisia selengensis)、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es)、莳萝蒿(Artemisia anethoides Mattf.)、艾蒿(Artemisia argyi)为试材,测定并分析蒿类植物中的铜含量,以便确定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结果表明:同种植物对铜的吸收能力会随着根际土壤中铜含量的增加而增加;9个样地中青蒿-XI对铜的吸收效果最好,富集系数为0.92,铜主要储存在叶片中;艾蒿①对铜的富集能力也相对较高,富集系数为0.87;2个样地中的水蒿叶片中富集铜的能力均较强,水蒿-13为78.32mg/kg和水蒿①为69.21mg/kg。  相似文献   
94.
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经营 ,对于保护区来讲 ,是一项新的挑战 ,它涉及到自然资源的保护、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等诸多问题 ,能否使其协调、稳步发展 ,发挥自然保护区的优势 ,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并非易事。雾灵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被誉为“京东绿色明株”、“生物物种宝库”。建国后 ,国家对雾灵山的自然资源保护十分重视 ,在自然保护区功能重新定位后 ,自 1993年开展生态旅游 ,经过近 7年的开发实践、经营探索 ,目前已达到一定规模 ,实现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希望我们的实践经验对其他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
3 梨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3.1 综合防治的目标 采收期叶片保存率达75%以上,病虫果率不超过2%。 3.2 综合防治的内容和方法 3.2.1 加强植物检疫 防止有害病虫引入新园,尤其是尽量避免在主要病虫为害的疫区采集接穗,选购苗木。 3.2.2 加强农业综合防治 ①增施有机肥,合理有效使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增强树势,提高其抵抗能力。②精细整形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③适量合理负载,防止负载过大,削弱  相似文献   
96.
培养条件对纳豆芽孢杆菌芽孢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提高纳豆芽孢杆菌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15L自动发酵罐中考察了营养条件、pH值、接种量、溶氧水平对纳豆芽孢杆菌液体培养形成芽孢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形成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g/l、大豆饼粉10g/l、KH2PO43g/l、NaCl5g/l、MnSO4·H2O0.4g/l,pH值7.0,接种后最适起始芽孢浓度为106个/ml,控制溶氧水平不低于30%,培养20h,芽孢数量可达7.7×109个/ml,芽孢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97.
钩吻碱是植物钩吻提取物,虽然对人有剧毒,但却具有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因此可以代替国家已禁止使用于动物日粮中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98.
根据获得的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RNA聚合酶基因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5.0软件设计了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DHVⅠ的RT-PCR方法。该法能从DHVⅠ中扩增到440bp的条带,而对正常鸭胚尿囊液、健康鸭肝、鸭瘟病毒、番鸭细小病毒、鹅细小病毒、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禽流感病毒(H5N2亚型)、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病毒、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5:A)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法最低可以检测到30pg的DHV工核酸模板。RT-PCR对DHVⅠ强毒CHv-1株人工感染发病死亡鸭肝的检测结果与病毒分离和Dot—ELISA检测结果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对脾、肺、脑病料的检出率显著(P≤0.01)高于病毒分离和Dot-ELISA。RT-PCR、病毒分离和Dot—ELSA对1987~2005年采集且保存于-20℃的经病毒分离已确诊为鸭肝炎的临床送检肝病料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9/19)、36.84%(7/19)和57.98%(11/19),对2000-2005年采集且于-20℃保存的来源于中国18个省份发病鸭群的48份肝病料的检出率分别为100%(48/48)、56.25%(27/48)和75.00%(36/48)。结果表明,建立的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DHVⅠ的分离鉴定、临床病料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9.
就环境因素中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光照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的不利影响进行综述,并从内分泌、细胞体液反应、免疫、组织器官和营养代谢角度阐明不利因素影响肉鸡生产效果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0.
3种豆科牧草山地红壤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地红壤中对印尼大绿豆、印度豇豆和白扁豆等3种豆科牧草进行适应性种植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印尼大绿豆具有生育期长(201d),鲜草产量高(59774.4kg/hm^2),粗蛋白含量高(16.92%),生长表现良好,饲用价值高特点,便于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