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明确辽宁水稻产区稻瘟病发生规律并筛选出高效低毒化学药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高感品种对3种主栽品种田间诱导发病并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供试品种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盐丰47最高达50.88,盐粳16最低仅为6.14;8月5日—15日为叶瘟发生的关键期;吡唑醚菌酯乳油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效果在参试药剂中均最好,肟菌·戊唑醇水分散颗粒剂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半干旱黄土区长期封禁条件下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的动态特征,选取黄土丘陵沟壑区梁峁坡为研究区,基于2009和2016年样方调查数据,应用地统计方法,分析封禁25~32年之间坡面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9年到2016年物种新增16种,坡面优势种由菊科、禾本科加豆科变为菊科、禾本科、豆科和莎草科。2)坡面生物量的平均值由2009年的98.57 g/m2增加到2016年的141.27 g/m2,坡下部的生物量明显增加,生境差异对生物量的影响减弱,群落更加稳定。3)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的均值都明显增加,坡面总体上物种更为丰富,群落稳定性增大;半阳坡坡下物种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其他立地类型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4)与2009年相比,2016年植被盖度、高度、生物量和干鲜质量比的空间自相关性均减弱;2009—2016年Margalef指数空间自相关性由弱变强,自相关距离约为60 m;Shannon-Wiener指数空间自相关性持续微弱,Pielou指数由空间正相关变为负相关。总体上梁峁坡面植物物种更加丰富,空间分布更加均匀,群落稳定性增强。经过32年的封禁,在半干旱黄土梁峁坡面,植物生活型依然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半灌木的优势度明显增加,群落正在向更稳定的方向演替;但植被演替过程缓慢,为了加速植被恢复,适当的人工干预是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3.
辽宁水稻主产区杂草种类调查及其优势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辽宁省4个水稻主产区的稻田杂草种类进行调查,并记录杂草数量、盖度、高度、密度,统计各杂草的优势度。结果表明:辽宁省水稻主产区杂草共有78种,分别隶属于28科。主要杂草16种,隶属9科,其中,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水葱(Scirpus validus)、牛毛毡(Eleocharis yokoscensis)、扁秆藨草(Scirpus planiculmis)、水绵(Spirogyra sp.)、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共6种,是辽宁省4个水稻主产区的优势杂草;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在丹东和沈阳优势度也较高,亦为当地的优势种杂草。  相似文献   
24.
辽宁盘锦稻区杂草地与稻田中蜘蛛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慧  桑海旭  刘郁 《植物保护》2015,41(3):165-168
采用吸虫器法,系统调查了辽宁盘锦稻区杂草地与稻田中蜘蛛种类及优势度情况,以及蜘蛛优势种、种类数和个体数的年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杂草地全年共有4个优势种,为草间钻头蛛、横纹金蛛、三突花蛛和黄褐新圆蛛。水稻生长期内稻田共有3个优势种,为草间钻头蛛、横纹金蛛、粽管巢蛛。杂草地与稻田中优势蜘蛛数量与蜘蛛个体数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为缓慢上升趋势,最高峰均在8月中下旬,分别达到139头/m2和155头/m2,至水稻成熟期迅速减少。水稻插秧前与收割后,杂草地蜘蛛种类数最高值分别为23种/10m2和34种/10m2,均高于稻田;稻田中蜘蛛种类为缓慢增加,至收割前达到峰值23种/10m2。两个生境蜘蛛种群的相似性系数为0.666 7。  相似文献   
25.
稻田综合种养殖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模式,稻蟹共养在辽宁省盘锦市已推广了近20年,不仅能生产优质稻米,还出产肥美河蟹,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本文以稻蟹共养田生物多样性对稻田有害生物防控效果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稻蟹田和常规田优势天敌群落的组成情况,考察河蟹、天敌生物对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蜘蛛作为稻田捕食性天...  相似文献   
26.
盘锦稻区有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3种稻飞虱,在当地常混合发生,给水稻造成危害。介绍了盘锦地区稻飞虱调查方法,预测了稻飞虱发生程度,确定防治指标和稻飞虱发生程度的分级,阐述了稻飞虱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7.
马晓慧 《现代园艺》2019,(17):151-152
城市园林生态规划建设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保障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在病虫害防治的措施中,应该将生态控制放在首位,因为这是最健康最良性循环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阐述了园林绿化的概念,提出了生态控制四大条件,分析病虫害防治中生态控制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8.
山东省郓城县自2010年以来,根据国家和山东省有关防治标准,依照生态、安全、有效防治原则,已开展实施10余次美国白蛾飞机施药防治,形成了—套成熟的飞防程序. 1 防治范围和永久性与临时性禁防区的确定 1.1 防治范围 郓城县境内的国道、省道、高速、铁路、县乡主要干道及城区四环路、黄河大堤、黄河金堤、河流等两侧的树木;县...  相似文献   
29.
稻水象甲为检疫性害虫,其食性复杂,寄主范围广,具有迁飞习性,成虫蚕食水稻叶片,幼虫啃食稻根,严重时可使水稻减产70%以上。探讨了盘锦稻区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并介绍了该虫害的调查方法与防治技术,以有效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滨海稻区耐盐品种稻米的外观品质、米粒食味值及蒸煮食味值的测定,研究其外观品质与食味的关系。结果表明,整精米率和黄粒米率与食味值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垩白粒率与米粒食味值及蒸煮食味值都呈极显著负相关;碎米率与米粒食味值及蒸煮食味值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逐步回归分析中存在线性关系,这说明碎米率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增加稻米食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