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5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41.
新疆杨锈病的发生与防治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2.
小麦条锈病多时相冠层光谱与病情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田间接种诱发了不同等级的小麦条锈病,随着条锈病的传播,在不同的小区间形成病情梯度,利用ASD手持式地面非成像光谱仪(325~1075nm)测定不同生育期、不同病情指数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并同步调查病情指数,进而对不同生育期、不同病情指数的小麦条锈病冠层光谱反射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病情指数的冬小麦植株在600~703、770~930nm波段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存在显著差异,并在波段770~930nm间,病情指数(DI)与光谱反射率呈显著负相关,负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而在600~703nm间,病情指数与光谱反射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构建了3个生育期病情指数与650和850nm波段处的光谱反射率的回归方程:拔节期,DI=13.03×R650nm-0.67×R850nm 10.22(R2=0.6570);灌浆期,DI=48.63×R650nm-2.41×R850nm-41.51(R2=0.8196);乳熟期,DI=24.42×R650nm-5.10×R850nm 67.77(R2=0.7336)。  相似文献   
43.
由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主办、日本和韩国植物病理学会协办的第 1届亚洲植物病理学大会于 2000年 8月 25~ 2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 28个国家和地区的 350多名植物病理学家出席了大会。本次大会主题是“新世纪新开端--亚洲植物病理学的新起点”。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士迈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田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振歧教授出席大会并讲话。国际植物病理学会主席 Peter Scott、副主席 Richard Falloon、秘书长 Charles Delp以及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印度等 10余个亚洲国家的植物…  相似文献   
44.
氮肥对水稻品种-稻瘟菌小种相对寄生适合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具有不同抗病性水稻品种-稻瘟菌小种组合,在室内、田间分别设7个、3个不同氮肥水平,测定不同组合不同氮肥水平下品种-小种相对寄生适合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氮量对品种小种相对寄生适合度的影响较小。相对寄生适合度可以作为一项较为稳定的参量用于水稻品种与稻瘟病小种互作研究。  相似文献   
45.
玉米花粉传播SCMV的遗传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类似杂交的方法,在试验田中,分健康植株自交、发病植株自交、父本感染病毒而母本是健康的、父本健康而母本是感染病毒的4个处理,开展了玉米花粉能否传播SCMV的试验。结果表明,健康植株自交得到的种子和父本感染病毒而母本健康的处理得到的种子利用dot-ELISA没有检测到病毒,而发病植株自交和父本健康而母本感染病毒的处理所获得的种子则检测到SCMV。由此可见花粉不能传播SCMV。  相似文献   
46.
Hayes等(1925)在麦类作物抗锈性研究中发现了慢锈性。随后有人发现小麦条锈病免疫品种和高度感病品种(染病后产抱旺盛品种)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中间类型,其中有些与慢锈性有关,为此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1987年,孙月海等发现小麦慢锈品种在组织细胞水平上时条锈菌小种的反应存在着差异。本研究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室内分小种接种后的离体保鲜病外或田间接种病叶,经叶片整体透明,观察了病叶组织的反应情况。从组织学水平进一步观察了不同小麦品种与条锈菌小种之间的互作类型。供试小麦品种为:有芒白14、陕西蚂炸、平原SO、东方红3…  相似文献   
47.
2006年贵州省赫章县秋季小麦条锈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中国新发现的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贵州省赫章县小麦条锈病秋季发生情况,2006年秋季笔者主要对该县古基乡、野马川镇、六曲河镇进行了调查,共调查119块地,自生麦病田率为55%,秋播小麦病田率为20.20%。古基乡发病较多,自生麦苗上有多个发病中心,有的秋播小麦田块亦呈现病叶较集中现象。在海拔1660-1910m范围内,都有小麦条锈病发生,说明当地越夏菌源能够为本地区秋苗发病提供充足菌量。对进一步研究内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赫章县小麦条锈病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8.
在无鉴别寄主体系的现状下,为研究不同地区的玉米南方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 的相对寄生适合度(relative parasitic fitness)和致病性,以及不同玉米品种对其抗性水平,本试验以采自海南三亚、广东河源、广西河池、广西桂林、湖南邵东、云南玉溪6 个地区的可能存在致病性分化的同种玉米南方锈菌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接种到28 个玉米品种上,分析其病情指数和相对寄生适合度。结果表明:抗病性最高的玉米品种为登海605,致病性最强的菌株来源于广西河池;不同来源的玉米南方锈菌在同一玉米品种上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存在较大差异;相同来源的菌株在不同玉米品种间相对寄生适合度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玉米南方锈菌存在致病性分化。本研究可为抗玉米南方锈病品种选育及玉米南方锈菌致病类型与生理小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宁夏部分牧草种子带菌检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