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68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72.
不同品种叶用莴苣营养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挑选出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且因硝酸盐含量较低的叶用莴苣品种,对25份不同品种叶用莴苣的Vc、有机酸、粗纤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硝酸盐6个营养指标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计算不同品种叶用莴苣的每个营养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叶用莴苣间营养物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即便是同一品种不同来源的叶用莴苣,其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也很明显。在本研究中,综合品质最优的有2个品种,分别是‘N-I’和‘大速生’,此外,还发现部分品种叶用莴苣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但却因硝酸盐含量较高而影响其综合品质,为日后优化育种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3.
为了明确叶用莴苣高温抽薹的生理学基础,以叶用莴苣易抽薹品种G-B30、G-B31和耐抽薹品种G-B4、G-B20为试材,研究叶用莴苣高温抽薹过程中各糖组分、可溶性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碳氮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经高温处理后,除G-B20外,其他3个品种的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含量均表现为抽薹临界期低于未抽薹时期。2个易抽薹品种均在抽薹临界期可溶性总糖含量达到最低,2个耐抽薹品种在花芽分化始期可溶性总糖含量最低。淀粉含量在花芽分化始期达到最大值,抽薹时期含量又迅速下降。2个易抽薹品种抽薹后期的半乳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抽薹前,并有大量积累的趋势,而2个耐抽薹品种相反。2个易抽薹品种的C/N在抽薹期最低,2个耐抽薹品种在高温处理过程中C/N不断升高。综上,高温诱导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半乳糖、淀粉大量积累,而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及C/N降低。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叶用莴苣高温抽薹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高温诱导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探讨高温诱导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内源激素与抽薹的相互关系,以易抽薹叶用莴苣品种‘G-B30’为试材,利用植物生长箱模拟夏季高温,分析了高温诱导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茎和叶的赤霉素(GA)、生长素(IAA)、茉莉酸甲酯(MeJ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油菜素内酯(BR)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处理下,茎和叶在抽薹期(高温处理7天后)GA含量均显著高于抽薹前(高温处理前5天)。与对照相比,高温组茎中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高温处理组茎和叶中IAA、ABA、ZR含量抽薹期显著高于抽薹前,且高温组进入抽薹期时IAA、ABA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茎和叶BR含量表现为抽薹期显著低于抽薹前。与对照相比,高温组中抽薹期茎中BR含量明显降低而叶的BR含量无明显变化。高温处理组中茎和叶的MeJ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抽薹期显著低于抽薹前。综上所述,推测高水平的内源GA、IAA、ABA和ZR含量,低水平的BR可能促进叶用莴苣抽薹,而MeJA与叶用莴苣抽薹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5.
【目的】为选育耐弱光的紫叶生菜品种。【方法】以5个不同品种的紫叶生菜为材料,在215μmol/(m2·s)和545μmol/(m2·s)两种光照强度条件下,研究弱光对其表型、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光照强度545μmol/(m2·s)处理相比,215μmol/(m2·s)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品种紫叶生菜的株高、叶长和叶柄长,降低了植株的茎粗、根系长度等生长指标,其中北紫生7号相关表型性状的变化幅度要小于其他品种;同时,弱光降低了不同品种紫叶生菜的可溶性糖、V-C、可溶性蛋白和花青素的含量,提高了硝酸盐含量,其中北紫生6号的降低幅度要小于其他品种;此外,弱光降低了不同品种紫叶生菜的抗氧化酶活性,其中北紫生6号的降低幅度要小于其他品种。【结论】弱光促进了不同品种紫叶生菜的生长,但抑制了不同品种紫叶生菜的营养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5个品种中北紫生7号的农艺性状受弱光影响较小,但北紫生6号的品质和抗氧化性受到弱光胁迫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强的耐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在高温季节种植的生菜产量和营养品质不佳,而与生菜产量最密切的营养元素是氮.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在生菜抗高温胁迫中的氮代谢调控机理,为降低高温对生菜产生的危害提供保护措施.[方法]试验材料为散叶生菜'北散生3号',试验处理设置常温对照(昼/夜温度:22℃/17℃,CK)、高温胁迫处理(昼/夜温度:35℃/30...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叶用莴苣中Hsp70基因的功能,以提高其耐热性,构建LsHsp70-3701过表达载体,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叶用莴苣。从叶用莴苣中克隆得到LsHsp70-3701,利用NcoⅠ和SpeⅠ双酶切LsHsp70-3701和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4,回收目的片段并连接,经鉴定后获得过表达载体。以‘P-S11'叶用莴苣为转化材料,针对遗传转化关键因素:苗龄、植物激素浓度、预培养时间、侵染液OD值、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转化条件为:苗龄5d的子叶,6-BA 0.2mg/L+NAA 0.1mg/L,KT质量浓度为0.2mg/L,OD600为0.3,预培养2d,侵染10min,共培养2d。  相似文献   
78.
蔬菜的感官品质是指人们食用蔬菜时口腔味觉与触觉的综合反映,通常采用品尝方法进行鉴定。本试验选择10位不同年龄段的资深品尝员组成专家小组,采用系统评分法对50个叶用莴苣品种的感官品质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叶形、不同颜色叶用莴苣间的多个感官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结球莴苣的口感优于散叶莴苣,绿叶莴苣的口感优于紫叶莴苣。  相似文献   
79.
李婷  韩莹琰  郝敬虹  范双喜  任月 《园艺学报》2013,40(6):1081-1085
 以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叶片为试材,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LsHsp70基因序列,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耐热品种‘Z36’和热敏品种‘S106’在不同高温胁迫下LsHsp70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LsHsp70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2 094 bp,编码697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量为74.1 kD,具有HSP70家族3个标签序列IDLGTTNS、VFDLGGGTFDVSVL和VILVGGSTRIPAV,与拟南芥Hsp70同源性高达92%。高温胁迫能够诱导LsHsp70表达;LsHsp70对37℃高温胁迫的响应比对42℃高温胁迫的响应更为显著和迅速;在相同胁迫温度下,耐热品种‘Z36’比热敏品种‘S106’对高温的应激反应迟缓,持续时间更长,说明该基因的表达与叶用莴苣耐热性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80.
蔬菜穴盘育苗基质选择及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育苗基质理化性状要求、常用育苗混配基质的组分及配制等方面,叙述了蔬菜穴盘育苗基质的混配注意事项,以期为蔬菜穴盘育苗基质选择及配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