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5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丽水地区茶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对浙江省丽水茶区的莲都区、龙泉市、松阳县、遂昌县、景宁县、缙云县、庆元县、云和县和青田县茶园主要害虫和种类进行了考察。本文记载了害虫100种,各类天敌168种,其中天敌昆虫91种、蜘蛛33种、虫生真菌36种、昆虫病毒7种、昆虫病原细菌1种,还有中性昆虫22种。拟为茶园病虫资源的调查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预测茶园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定西湖龙井茶叶原产地的优质丰产茶园、普通丰产茶园、山林间茶园、种质资源圃和茶-林间作等5类代表性茶园,从2007年4月20日~12月26日,5d 1次调查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作为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的数据源.据此对自回归模型预测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的可行性、建模步骤及准确性验证进行了探讨.与其他相关预测模型相比,自回归模型显得简便易行实用.  相似文献   
33.
1989年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 erus)在皖南茶区大发生。从早春开始设立样地,首次对其进行了5d1次连续4个世代的系统调查。发现蚧侧链孢(Pleurodesmorproa coccorum)等3种虫生真菌及粉虱黑峰(Amitys hesperidum)为优势种的10多种寄生蜂组成的寄生物类群紧密地跟随之,时滞约10d,导致了8月下旬第3代粉虱种群崩溃。  相似文献   
34.
蚧侧链孢对黑刺粉虱致病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5.
茶蚜生态学和防治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成松  韩宝瑜 《茶叶》2002,28(1):8-11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广泛分布于我国茶区,近年来在江苏、浙江和安徽茶区为害较重,每年4-6月、9-10月形成虫口高峰。已鉴定50余种天敌,重要天故为七星瓢虫Cocciltella septempunctata L.、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的各种变种(变型),大草蛉Chrysopa seplempunctata Wcsmeal,中华草蛉C.sinica Tjedea、门氏食蚜蝇Shaerophoria menthastri L.、黑带食蚜蝇Syrphus balteatus de Geer、大灰食蚜蝇S.corollae F.、四条食蚜蝇Paragus guadifasciatus Meigcn和蚜茧蜂Aphidius sp.,以及虫疫霉Erynia sp.。该蚜虫趋嫩危害嫩梢,采摘对其种群有一定抑制效应;通常施药治蚜,但易造成名优茶中的农药残留。近年关于茶蚜化学生态学的研究发现,茶蚜蜜露、蚜害茶梢释放的互利素强烈地引诱瓢虫、草蛉和蚜茧蜂,调节它们的搜索行为。茶蚜体表含有的苯甲醛和多种烃类也有一定的引诱效应。  相似文献   
36.
1992年8月-1993年8月在安徽省宣州市麻姑山林场设4块标准地。每月1次,查明了乔木层的优势类群为枯叶蛾类、毒蛾类,螟蛾类和袋蛾类。灌木草本层的则为螟蛾类和毒蛾类。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是毒蛾类和夜蛾类。6月和8月份种类及个体数最多,1-2月份为越冬期,种类及个体数最少。以离差平方和法聚类分析将1周年分割为3个时期,即11月~次年2月,3-5月和7-10月,1993年的6和8月,在每一时期内昆虫群落的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37.
韩宝瑜  李增智 《茶叶》1997,23(1):36-38
茶袋蛾为茶树和马尾松等的1种重要害虫。其在马尾松林间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疏松的个体群,个体群内个体的分布是随机的。  相似文献   
38.
韩宝瑜 《中国茶叶》2006,28(4):30-30
2006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制的假眼小绿叶蝉信息素诱捕器在浙江省松阳县茶区大面积示范应用防治假眼小绿叶蝉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9.
40.
两种虫生真菌在黑刺粉虱种群中的侵染和流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表明,外侧链孢和顶孢霉侵染黑刺粉虱的幼虫和蛹,通常呈地方病状态。在连日雨湿(RH>90%)的天气条件下,茶丛叶面水湿,两种菌均易侵染该粉虱,常在高密度种群中造成流行病。粉虱蛹的罹病率和罹病数量与环境湿度和虫口密度密切相关,而在不同茶园生境中表现不一。阴坡茶园中蛹的罹病率高于阳坡(P<0.05),罹病个体数也较多;25年生壮龄茶园中蛹的罹病率和罹病数量皆大于3年生幼龄茶园(P<0.05);茶丛下层蛹的罹病个体数大于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