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34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3篇
  16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秸秆隔层对滨海盐渍土水盐运移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秸秆隔层(埋深25cm)和不同地下水位(深度60、80、100cm)对滨海盐渍土水盐运移的影响,在淋洗入渗阶段(阶段Ⅰ)和潜水蒸发阶段(阶段Ⅱ)分别测定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结果表明:1阶段I秸秆隔层增大了隔层以上土层的土壤含水率,阶段II则相反;2阶段I秸秆隔层增强了灌水淋盐效果,阶段II秸秆隔层抑制了土表返盐;3秸秆隔层显著抑制了潜水蒸发。研究结果可为滨海地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2.
地下隔离层与石膏处理对滨海盐碱地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科甜183"为试材,采用滨海盐碱地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隔离层处理(麦秸隔离层和塑料薄膜隔离层)和不同石膏施用量(0、70、85、100t/hm~2)处理对玉米出苗率、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滨海盐碱地施用石膏与地下40cm处埋设麦秆隔离层相结合,玉米的出苗率和产量较对照(没有铺设隔离层以及施加石膏)均显著增加了1倍(P0.05);与对照相比,滨海盐碱地施用石膏与地下40cm处埋设薄膜隔离层相结合的处理,玉米的出苗率显著增加,但产量增加不显著;在相同的隔离层材料条件下,随着石膏施用量从0t/hm~2增加到100t/hm~2,玉米的出苗率和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整体上,麦秆隔离层处理的株高大于薄膜隔离层处理以及对照,施用石膏处理的株高显著大于未施石膏处理和对照(P0.05)。在滨海盐碱地施用石膏100t/hm~2与地下40cm处埋设麦秆隔离层相结合能更好地起到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3.
本试验采集广东某鸡场疑似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患病鸡病料并进行处理,经接种DF1细胞、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分离鉴定出1株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命名为 GD1210。依据已发表的REV前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6对引物,采用分段扩增的方法完成了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基因组序列全长8443 bp。将该分离株的基因序列与国内外各参考株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与SNV株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将该分离株感染1日龄SPF鸡以鉴定其致病性,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使SPF鸡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4.
对05%黎芦碱可溶性液剂等3大类6种新型药剂防治茶尺蠖的田间药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茶尺蠖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其中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5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剂1 500倍液见效稍慢,药后1 d防效一般,但药后4,7 d,防效明显提高,持久性好;60 g·L-1乙基多杀霉素胶悬剂2 000倍液、06%苦参碱水剂500倍液、50%杀虫环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与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颗粒剂3 000倍液混用见效快,效果佳,药后7 d防效仍然显著,对茶尺蠖防效好。试验期间各处理未见对茶树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无药害。其中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60 g·L-1乙基多杀霉素胶悬剂、06%苦参碱水剂为生物农药,对环境友好,可与其他化学药剂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5.
以20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杉木细根的生长分布情况及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第2代杉木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与全氮主要分布在0~30 cm土壤中,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杉木细根生物量在不同土壤层次问差异显著,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主要分布在0~15 cm的表层土壤中,占总量的50.35%,15~30 cm层占30.04%,30~45 cm层占19.61%;细根表面积在不同层次土壤间差异不显著,主要分布在0~30 cm层中,为2.86m2·m-3,占总量的79.88%;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杉木细根比根长增加不明显;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杉木细根生物量、比根长和根表面积密度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土壤全氮含量与杉木细根生物量和根表面积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与细根比根长存在不太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6.
为了揭示安徽省玉米种植密度现状,提出适合安徽不同种植习惯的密度调控对策,为安徽省玉米单产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连续2 年对安徽省玉米产区7 市24 县区进行密度取样调查,分析其株距、行距等密度构成因子。结果表明:安徽省玉米种植平均行距0.55 m,平均株距0.32 m,平均种植密度66870 株/hm2,总体合理,但区域分布不均,主要分为6 个种植习惯区,针对这6 个种植习惯区提出了适度增密,推广耐密品种,调整种植行距,推广玉米播种机械等4条对策。  相似文献   
137.
本研究从鸡场长期堆放羽毛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降解羽毛能力强的菌株。该菌株在牛奶平板上培养24 h后产生透明降解圈,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边缘模糊,产生绿色荧光色素;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无芽孢,有鞭毛,无荚膜。生化试验显示,该分离株能够水解牛奶、明胶,具有角蛋白酶活性,能利用柠檬酸盐,硝酸还原反应阳性。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分离株与铜绿假单胞菌模式菌株(GenBank登录号:BAMA01000316)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以上结果,最终确定分离株为铜绿假单胞菌,并正式命名为Pesudomonas aeruginosa B1-2。将该分离株在以1%羽毛为唯一碳氮源的基础培养基中发酵培养,48 h后角蛋白酶活性最高达到60.3 U/mL,对羽毛降解率为85.7%。本研究中分离获得的Pesudomonas aeruginosa B1-2可用于畜禽废弃物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8.
鉴于目前仍无防控鸡白血病的有效疫苗和药物,防控该病最重要的还是建立严格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39.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伟  陈瑞  刘璐 《粮食储藏》2010,39(6):28-33
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对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储藏条件为:氧气浓度分别是2%、5%、21%,温度分别为15℃、20℃、30℃,水分分别为13.5%、14.5%、15.5%。以此来进行糙米模拟储藏实验。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氧气浓度、储藏温度、糙米水分对糙米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3种不同氧气浓度的气调方式中,2%和5%的氧气浓度可使水分在13.5%~14.5%之间、温度范围为15℃~20℃的糙米在5个月的储藏期内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控制在25%以内,而在21%氧气浓度的自然储藏条件下,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超过了35%。另外通过比较21%氧气含量、水分13.5%不同温度条件下糙米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高温下(30℃)的糙米其过氧化氢酶活性比15℃和20℃的糙米变化要快。在150d的储藏期内下降了37%。且后者在60d出现一个转折点,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速率开始明显减小。其中高于15.5%的高水分糙米不宜储藏,实验验证了低氧可以延长高水分糙米的储藏期。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综合实验,并使用Design一Expert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各因素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其中温度和氧气浓度和水分的交互作用对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显著。水分和温度越低,糙米品质劣变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140.
不同年龄杉木林土壤氮矿化及其对施肥增温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湖南省会同县3个不同年龄的杉木人工林,并以次生阔叶林为对照,采用实验室控制培养箱培养法.研究4个森林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对施肥和温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阔叶林土壤净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最低,杉木林中21 a杉木林净矿化速率最高,13 a杉木林净矿化速率最低;净硝化速率随着杉木年龄的增长呈递增的趋势.施肥能促进土壤净矿化作用,林分年龄越大的杉木林土壤促进作用越大.升温则抑制杉木林土壤净矿化作用,但对阔叶林有促进作用;对净硝化速率产生的影响不显著.施肥增温处理的影响,介于施肥作用与增温作用之间,同施肥相比,抑制土壤净矿化作用,对21 a杉木林的抑制作用最大,对杉木林净硝化速率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