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8篇
  2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为了挖掘特异茶树种质资源,以贵州镇宁新发现的25株野生茶树资源为材料,对26个表型性状和12个主要生化组分运用统计分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进而对这25份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这25份种质的表型性状和生化组分变异类型丰富,其中26个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29.26%,平均多样性指数0.87;12个生化组分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25.21%,平均多样性指数2.78;25份种质资源的酚氨比在6.12~20.09之间。聚类分析将其分为三个类群,其中类群一全部为小乔木,类群二、三全为灌木;类群三中资源的生化组分含量最为丰富。从中初步筛选出了3份生化组分丰富的潜在优异种质资源,为后续资源保护、开发和育种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为科学饮用普洱茶及正确引导普洱茶消费提供参考,结合感官品质审评对普洱茶(生、熟)两个紧压茶样,采用5 min3、min1、min和100℃、90℃、80℃水等不同冲泡处理的水浸出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对普洱茶冲泡条件与水浸出物浸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在不同冲泡条件下其浸出物浸出规律均表现为:相同条件下,水温越高冲泡时间越长,水浸出物浸出量越多,水浸出物浸出速度越快;第1泡的水浸出物含量较高,随着泡次的增加而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33.
状元笔是贵州省历史名茶,主产于贵州省贞丰布依族自治县坡柳乡俗称“坡柳茶”。相传两百多年前,坡柳茶以百芽为一支,十六支为一把(约一市斤),用红绸包裹,列为贡茶。直到解放后六十年代,坡柳一带还保留着传统的用手捏制笔头状的“把把茶”,即坡柳茶。当地姑娘出嫁,都要为自己采制几把坡柳茶带到婆家。故又叫“娘娘茶’。据当地老人介绍,解放前夕,坡柳还生产用木刻模具压制成的“沱沱茶”,类似滇东沱茶。一斤娘娘茶当时售价3~4块大洋,用一块大洋可买4~5斤沱沱茶,这两种茶叶历史上曾有年产万斤的水平,附近的坡熬场,就是以交易茶叶为主的场坝…  相似文献   
34.
以分布在贵州的32个分布地的古茶树种质资源为材料,从形态学上对144份贵州古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除树姿外,其他9个形态性状变异系数均达 35%以上,10个形态性状多样性指数均达到0.85以上;前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仅达到85.97%;5个生态区中,黔西南分布区的古茶树种质资源的形态遗传多样性与其他分布区相比较广泛;在欧氏距离5.60处供试材料明显分为3大类型;第Ⅰ类包括27个材料,该类材料主要来自于黔东南分布区、黔中分布区、黔西南分布区和黔北分布区,第Ⅱ类包括10个材料,主要来自黔西南分布区的晴隆县,第Ⅲ类包括107份材料,分布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35.
以贵州的32个分布地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立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pH值、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和土壤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0个分布地土壤类型属于黄壤,2个属于紫色土;46.9%的土壤pH值在4.5~5.5,是茶树最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21.9%的土壤pH值小于4.5,土壤酸化较重;31.3%的土壤pH值在5.5~7.0。分布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范围分别在11.01~162.62 g·kg-1、0.05~8.13 g·kg-1、0.02~4.03 g·kg-1、24.81~456.01 mg·kg-1、3.89~84.04 mg·kg-1、27.31~516.67 mg·kg-1;多数分布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含量较高,有效钾、有效磷含量较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或过量,交换性铝、交换性镁、交换性钙、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含量范围分别在0.08~8.80 cmol·kg-1、0.18~4.05 mg·kg-1、0.86~10.46 mg·kg-1、5~142.5 mg·kg-1、0.24~9.88 mg·kg-1、0.27~12.04 mg·kg-1。  相似文献   
36.
37.
赵国云  陈正武 《蔬菜》2000,(7):19-20
我国每年黄瓜需种量达60万kg,杂交种需种量占30%-40%,种子的产量、质量直接影响到农户的利益。常规品种主要靠昆虫自然授粉,因而种子的产量与当年的气候、昆虫、隔离区等条件息息相关。杂交种的制种(除雌性系制种)主要靠人工授粉,种子的产量不仅与授粉技术、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而且与植株的营养面积有关。以前人们认为采种密度越大,种子产量越高,但每年的种子产量特别是杂交制种产量总停留在每667m225-35kg范围之内。为此,我们在我所采种基地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密度对黄瓜种子产量的影响,以便找出密度这一简单实效的采种…  相似文献   
38.
白黄瓜翠玉8号是由高代自交系96B-28和96B-25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早熟,抗霜霉、白粉、枯萎等病害。瓜条顺直,把短,瓜皮白色,刺瘤较密,平均腰瓜长34cm,单瓜重185g左右。管理得当,早春保护地栽培产量可达158700kg/hm^2。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国内外杂交种子生产现状,综述了杂交种子生产在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黄瓜杂交种子生产的适宜密度为5500株/667m2,授粉的适宜温度为25℃左右,每667m2施钾肥40kg增产效果较好,并指出了中国黄瓜杂交种子生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贵州无公害茶叶面貌落后的矛盾分析,找出贵州无公害茶叶发晨的切入点。提出了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叶才是本省茶叶行业逐步走出困境而又可以走持续发展道路的论点。无公害茶叶的生产、种植、加工等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调整好企业产品结构.增强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才能使贵州无公害茶叶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