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31.
本文作者以眉山市柑橘果农为研究对象,对市内柑橘主产区果农农药使用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利用获取的324份有效问卷,系统分析眉山市柑橘果农农药使用特征,并运用二元Logist回归模型分析柑橘果农农药使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眉山市绝大多数果农农药使用行为趋于科学合理;果农年龄、主要施药器械、对病虫害的认知、农药剂量确定方式、年均培训次数、年均成本投入6个因素对眉山市果农农药使用行为均存在显著影响。据此,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立柑橘生产技术标准、探索柑橘绿色生产补贴方式、强化农药市场监督管理、加强科学用药宣传培训等政策建议,旨在促进眉山柑橘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132.
不同秋耕措施对黄土高原春玉米田土壤物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耕作是改善土壤物理质量及构建合理耕层的重要措施之一,对黄土高原农田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旋耕、深翻和深松3种秋耕措施,探究了不同秋耕措施对黄土高原春玉米田0~30 cm土壤物理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翻5~30 cm各层次土壤容重较旋耕显著降低了10.1%~14.58%,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充气孔隙度则分别显著增加了11.59%~22.37%和26.52%~75.2%。深翻10~30 cm各层次土壤容重较深松显著降低了6.56%~13.48%,土壤总孔隙度则显著增加了9.3%~17.1%。深翻0~10cm各层次土壤毛管孔隙度较深松显著增加了7.41%~11.75%,10~30 cm各层次土壤质量含水量显著增加了5.46%~16.57%。此外,5~10 cm土壤固、液、气三相比偏离以旋耕最佳,10~30 cm各层次则以深翻为最佳。综合来看,旋耕改善了5~10 cm土壤物理质量,深翻改善了10~30 cm土壤物理质量,采用旋耕+深翻轮耕模式可能是该研究区构建春玉米田合理耕层的潜在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3.
眉山市东坡区是四川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西南地区的产粮宝地。近年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对东坡区水稻产业及粮食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东坡区通过采取调整种植结构、统防统治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水稻细条病的发生。本文结合东坡区防控经验,总结了水稻细条病的发生症状、危害情况、发病原因、综合防治等经验,为水稻细条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4.
利用2012年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开展的4个航次68个站次的海洋生物调查资料,对该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及丰度等多样性指数进行研究。共采获大型底栖动物30科48种。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更替明显。葛氏长臂虾、日本鼓虾、狭额绒螯蟹、日本沼虾、安氏白虾、纵肋织纹螺、红带织纹螺、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均为潮下带优势种。特征种以甲壳动物类群为主且代表和反映了底栖生物群落的特征。丰度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为54.94个/m2,冬季最低,仅为19.18个/m2;生物量的最高值出现在秋季,为92.76 g/m2,冬季最低,仅为23.57 g/m2。长江口潮下带大型底栖动物在不同季节的多样性变化规律较为一致,夏季相对其它季节能维持更高的多样性。等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发现,春夏秋聚为1组,冬季为1组。ABC曲线结果显示潮下带底栖动物群落在春夏秋3季受到严重干扰,而冬季受到中度干扰。  相似文献   
135.
为了解新疆动物源产CTX-M大肠埃希氏菌携带的CTX-M基因亚型和多重耐药性的特点,采用PCR方法检测新疆猪、牛、羊、骆驼、马、鸡、鹅、鸽、犬和猫源产CTX-M大肠埃希氏菌的CTX-M基因亚型(blaCTX-M-1、blaCTX-M-2和blaCTX-M-9亚群),利用K-B纸片法对产CTX-M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在148株产CTX-M大肠埃希氏菌中,blaCTX-M-1亚群的检出率最高为76.35%(113/148),blaCTX-M-9亚群次之为20.27%(30/148),2.70%(4/148)的菌株同时携带blaCTX-M-1和blaCTX-M-9亚群,0.68%(1/148)不可分型,未检出blaCTX-M-2亚群。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48株产CTX-M大肠埃希氏菌中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四环素、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在93.24%~99.32%,对环丙沙星、庆大...  相似文献   
136.
冉洪芋  叶馨  朱晓艳  王钢  朱堃 《土壤》2021,53(5):916-928
传统的土壤理化特性研究往往依赖于异位取样测定方法,样品采集过程通常会破坏土壤的原有结构,忽略了土壤的微观异质性,无法真实地反应土壤实时环境的高度异质性特点。近年来,具有微米级高分辨率的平面光极技术(Planar Optode)因兼具低扰动和实时原位监测等特性,在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相关研究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平面光极基于发光传感原理,将特异性发光指示剂包埋在基质中制成传感膜,利用数字成像技术记录其二维特征发射光谱,通过指示剂发光信号的改变来实时反映溶质的动力学特征,该技术具有实时、原位检测、高分辨率、灵敏度高且仪器设备相对简单的特点,实现了对土壤O2、pH、CO2、NH4+等相关理化参数的实时动态监测。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详细阐述了平面光极的系统组成、成像定量方法与特点及其局限,重点总结了平面光极在土壤微观异质性研究中的主要应用,最后对平面光极的发展方向及其在土壤学、农业环境等领域的应用提出展望,旨在为土壤学前沿研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7.
设置0(CK)、0.01、0.05、0.2、0.5和1.0 g/L的CaCl2和CuSO4溶液,分别对黑豆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并分析黑豆芽苗菜生长和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较高质量浓度(0.5~1.0 g/L)CuSO4溶液处理后黑豆芽苗菜的发芽势显著降低,1.0 g/L质量浓度下发芽率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当CuSO4质量浓度大于0.2 g/L对黑豆芽苗菜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有提高作用,当质量浓度大于0.01 g/L会抑制苗长,各CuSO4溶液对黑豆芽苗菜干鲜质量和发芽率影响较小;当CaCl2质量浓度为1.0 g/L时,芽苗菜发芽势较CK显著下降,质量浓度为0.2 g/L时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0.01~0.05 g/L处理可以促进芽苗菜生长且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各CaCl2溶液对干鲜质量和发芽率影响较小.综合考虑,当Cu2+和Ca2+质量浓度均在0.05 g/L条件下,黑豆芽苗菜生理活性物质较高且生长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38.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类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与生态健康是在全球环境逐步恶化的现实中所必须面临,同时又必须用新的科技手段不断加以改善和提高的一个挑战。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应用,为保证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避免且日益加深的危害,进而也严重影响了人体健康。为了既保证粮食安全,又保持生态健康,科研工作者已研制出多种与化学农药功能相似的生物农药。主要叙述了使用化学农药为人类粮食安全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所产生的危害,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9.
针对高速作业时排种器作业效率低和漏播严重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单腔斜置高速排种器排种盘,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首先,建立单腔斜置高速排种器排种盘的三维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模块中,选取求解器和解算方案类型,对相关材料属性进行定义,划分单元网格,设置载荷类型并求解。结果表明:在500 r/min转速下,排种盘所受到的最大应力为0.125 0 MPa、最小应力为0.000 3 MPa,排种勺穴腔所受到的最大应力低于0.003 MPa;排种盘在500 r/min转速下所产生的最大位移量为0.000 382 mm,排种勺穴腔所发生的最大位移为0.000 317 mm,该变形对高速排种器寿命和磨损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从上述分析结果可知,在高转速作用下,该排种盘的力学性能满足作业要求。同时,上述分析结果可为机械式排种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