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31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0篇
  58篇
综合类   223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针对现有根茎类药材收获机功能单一及根系脱土效果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根茎类药材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药材挖掘、根土分离、茎秆分离及铺放作业。阐述了收获机的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运用矢量投影定理、动能定理、运动学及ADAMS仿真等分析方法对关键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及参数确定。以甘草的脱土率为试验指标,以行进速度、栅条板倾角和拨杆数量为因素进行田间试验。正交试验分析表明:当收获机行进速度为0.4m/s、栅条板倾角为8°、拨杆数量为6个时,收获机的工作性能较优,此时脱土率为99.8%,满足根茎类药材收获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2.
本试验采用起垄地膜覆盖栽培方法,以花生品种山花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控释氮肥配比对花生蔗糖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较普通氮肥在结荚后期叶面积指数高、叶片SPS活性和蔗糖含量高,利于提高百果重和饱果率,显著提高了荚果产量.掺混氮肥处理花生在苗期和花针期叶面积指数、SPS活性和蔗糖含量均较高,与普通氮肥处理无显著差异;生长后期不脱肥早衰,利于提高百果重和饱果率,荚果增产更明显.  相似文献   
93.
对N、P、K、Ca、Mg、S、Cu、Zn、B、Mn10种元素不同用量在南方坡岗地土壤甘蔗苗期生长上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Mg、S、B肥对促进甘蔗苗期生长效果明显,施用3倍养分临界值的N、Mg、S、B处理生物量最多、茎杆最粗、叶绿素含量最高;施用P、K肥对甘蔗苗期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甘蔗苗期生长所需P、K量相对不多;施用Ca、Cu、Zn、Mn肥对甘蔗苗期生长无明显促进效果;施用6倍养分临界值水平的各元素处理均对苗株产生抑制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稻-稻-四季豆”种植制度下不同周年养分调控策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广东省“稻-稻-菜”种植制度的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方法】在广东省江门市开展田间试验,设置3个处理:CK,常规施肥;LNP,早稻季氮、磷减施20%,冬种四季豆和晚稻季等量施肥;OLNP,冬种四季豆磷减施10%,早稻季减氮10%,晚稻季减磷10%。比较不同处理对作物养分含量、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LNP处理的周年产量和生物量最高,其次是CK,OLNP处理最低。LNP处理和OLNP处理的作物氮、磷、钾含量与CK没有显著差异。OLNP处理可降低冬种蔬菜季土壤有效磷含量,降幅达9.71%;LNP处理早稻季的土壤氮含量显著低于CK,降幅为16.76%。LNP处理显著提高早稻季土壤蔗糖酶活性,OLNP处理的早稻蔗糖酶活性也较CK提高,而3个处理间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β-葡糖甘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LNP处理周年减少氮、磷用量6.25%和5.62%,可有效降低土壤氮、磷含量,减少养分流失风险,且作物不减产,为“稻-稻-菜”种植制度下较优的周年养分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95.
应用盆栽防治试验和培养基培养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养蛆产物对苦瓜枯萎病病原菌的抑菌抗病效果.结果表明,养蛆产物中蝇蛆组织捣碎液(Ⅰ)、蛆粪浸提液(Ⅲ)、蛆饲料土施(Ⅳ)和蛆粪土施(Ⅴ)能显著减轻苦瓜枯萎病发病率,不同处理对苦瓜枯萎病的抗病性具有一定差异.蝇蛆组织捣碎液、蛆粪浸提液和蛆粪土施处理的病株率分别只占对照的17.7%、31.1%、37.0%,病情指数分别只占对照13.1%、53.1%、39.6%.蝇蛆组织捣碎液和蛆粪浸提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生物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蛆饲料浸提液无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酸性硫酸盐土的形成、 特性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性硫酸盐土(ASS)是全球沿海周边广泛分布的土壤种类,其铁、 硫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在全球物质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ASS也是最低质的土壤类型之一。ASS成土母质常形成于富含有机质、 海水浸泡的江口、 海湾等热带亚热带滨海环境,经异化细菌还原海水硫酸盐而形成四方硫铁矿(FeS)、 硫复铁矿(Fe3S4)、 黄铁矿(FeS2)等多种还原态Fe-S矿物沉淀物。ASS成土母质形成过程中的生物活动、 化学反应相当活跃,还原态Fe-S矿物沉淀物将环境中游离的金属、 稀土元素以及痕量元素固定下来,实现海水净化、 金属富集作用。因自然条件变化或者人为干扰等影响,ASS成土母质中的还原态Fe-S矿物被氧化而形成ASS。富含还原性硫化铁矿物的成土母质经一系列复杂反应,被氧化形成氢氧化铁、 酸、 硫酸盐等最终产物,同时伴生多种铁、 硫生物中间产物,以及强酸土壤环境。强酸环境下,铝、 镉、 锰、 砷、 铬等有毒金属的活性大幅提高,而磷、 钾、 锌、 硼等必需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降低,严重危害实地动植物生长。另一方面,ASS中的酸和活化的重金属随雨水、 径流、 毛细管等途径进入河流、 地下水,威胁周边生态安全。目前,ASS的形成机理已基本被揭示,以及ASS发育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已基本清晰。然而,我国早期学者主要关注ASS的铁、 铝、 硫含量水平,以及ASS发育农田的改良应用,对于ASS的发育过程、 生态功能及风险等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近年来,随着耕地面积不断萎缩,开发改良ASS等低产田块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为了合理开发利用ASS,尽量降低ASS的生态风险,亟需对ASS的形成机理、 发育过程、 土壤特性、 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全面综述。本文首先对ASS的形成条件与过程进行综述,进一步梳理了ASS中硫的演变和铁的地球化学过程,并着重阐述了ASS的酸性特点,最后对ASS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讨论。结合我国研究现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ASS的主要问题,旨在为科学开发和利用酸性硫酸盐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牡丹通常在5月前后开花,但通过人为的创造条件,春节即可催花上市。牡丹春节催花过程是通过调节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营造一个使其符合自然生长的环境的过程。因牡丹品种众多,各个品种的生长存在差异,因此牡丹催花方法必然有所不同。花叶的质量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因各地花农的设施条件不同,有些品种要求与环境因子的协调性很高,许多花农在条件与技术上均达不到牡丹催花的要求。虽然牡丹催花的利润很高,但风险很大。如果盲目的进行牡丹催花的生产,不考虑自己的设施条件与技术水平,可能要产生巨大的损失。多年来,我院园林所一直摸索各种牡丹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多品种牡丹试验,对多个品种在催花过程中的表现性状进行了仔细观察并总结了各自的催花技术要领。希望花农能够根据自己的大棚条件进行牡丹催花,选择适当的品种可以使花农以质取胜,提高牡丹的观赏性,从而取得丰厚的收益。  相似文献   
98.
白桦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白桦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主要用途,经过生产实践探索,从种子采集、育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白桦育苗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9.
以山花9号和山花8号花生为试材,研究不同播期对花生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两品种的最佳播期为5月5日,此时播种荚果与籽仁产量均最高。各地种植花生品种不同,最佳播期各异,应对其进行播期试验,找出相应的最佳播期和种植方式,这对提高花生产量及农民收益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高州市水稻施肥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7—2008年高州市典型农户开展的4 048份水稻施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州市水稻施肥表现为氮磷盈余、钾亏缺,其中氮肥平均盈余量为37.8 kg/hm2,磷肥平均盈余量为16.1 kg/hm2,钾肥亏损量为120.83 kg/hm2;高州市有35.73%的农户水稻氮肥用量合理,0.65%的农户水稻氮肥用量不足,63.62%的农户水稻氮肥施用过量;有31.91%的农户磷肥用量合理,20.75%的农户磷肥用量不足,47.34%的农户磷肥施用过量;98.98%的农户水稻钾肥用量合理,只有1.02%的农户钾肥施用不足。土壤养分投入盈亏状况评价宜以年度为周期进行,若仅以单季作物养分投入评价耕地土壤养分投入盈亏状况,可能得出片面甚至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