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6篇
  9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12.
1986年6月5日,我们在河滩、堰塘收集了部分河蚌,然后取出蚌肉,洗净,剁成小块,按10%的比例加入混合饲料中喂小鸡。由于蚌肉有鱼腥味,小鸡特别爱吃,而且吃得多。可是到了6月14日,小鸡采食突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市39个区县为对象,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表征循环农业特征的三级指标体系。根据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区域,对比研究各区县循环农业的发展度、协调度和障碍度。结果表明,重庆市循环农业的发展度和协调度基本上体现了农业生产低投入和资源循环利用低水平的特征;而障碍度表明对循环农业发展制约程度最高的二级指标为资源循环利用,最弱的为农业生产投入。因此,重庆市发展循环农业时,应增加水患意识,发展节水农业,同时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提高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重庆市循环农业按经济地理分类,一小时经济圈属于良好型,东北翼、东南翼分别属于中等型和一般型。按照发展度、协调度和障碍度等指标,将39个区县的循环农业特征分为良好、中等、一般和欠缺等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草地贪夜蛾是新近入侵我省的重大农业害虫,严重威胁我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本文介绍了草地贪夜蛾的入侵现状、田间识别和应急防治技术,为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24年持续选育研究,先后组配出各类群体,并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改良,从“辽综”群体选育出一批推广及区试品种的亲本系中的效应与在较广泛遗传基础上,改良和保存了我国主要玉米杂种优势群体种质之一“的旅大红骨”;在北方品种“哈大顶”种质中改良育出大穗型“辽巨”群体,并从中育出成为国家发明奖品种“辽原1号”亲本和具有多基因高赖氨酸珍贵性状的自交系“辽巨31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危害四川省中江县丹参生长的叶斑病病原菌种类,研究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为丹参叶斑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对引起丹参叶斑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将分离纯化得到的叶斑病病原菌采用损伤接种菌饼的方法接种到丹参健康叶片上,测定叶斑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并观察形态特征;利用真菌rDNA-ITS序列通用引物ITS1/ITS4,以及ACT(肌动蛋白)、GAPDH(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对叶斑病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常用杀菌剂对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建立毒力回归方程,筛选出有效的抑菌药剂。【结果】结合叶斑病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明确引起中江县丹参叶斑病的病原菌为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250 g/L嘧菌酯悬浮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500 g/L氟啶胺悬浮剂等5种药剂对叶斑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80%乙蒜素乳油EC50  相似文献   
17.
陈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396-6398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大豆幼苗的伤害与膜质过氧化的关系以及保护酶系统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 以2个不同耐旱性的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对大豆苗期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增加,超氧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轻度胁迫下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幅较小,重度胁迫时增幅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MDA含量与质膜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SOD和CAT活性分别在胁迫的第2天和第3天达到峰值,尔后下降,第6天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而POD活性在第3-4天达到峰值,尔后下降,第6天仍略高于对照。耐旱性品种比不耐旱性品种具有较低的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同时具有较高的SOD、CAT和POD活性。[结论]为大豆抗旱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花生蛋白酶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性蛋白酶对花生蛋白进行酶解,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各种酶的最佳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浓度、温度、底物浓度、时间4个因素对酶水解的影响顺序为:酶浓度>温度>时间>底物浓度;最佳水解条件为:酶浓度6%,pH值7.0,温度55℃,底物浓度1%,时间3 h.在此条件下进行酶解,花生蛋白的水解度最高,产生的酶解液苦味最小.  相似文献   
19.
鱼腥草营养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鱼腥草的蛋白质、粗脂肪、可溶性糖、VC、水分、灰分、矿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三大营养成分蛋白质、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都比较高,水分和VC的含量较低。矿质元素最多的是Ca,最少的是Zn。  相似文献   
20.
速收主要防除阔叶杂草,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差.农达为内吸传导型灭生性除草剂.二者混用,混用配比为速收12.5~25.0ga.i./hm2 农达1000ga.i./hm2,对柑橘园杂草棒头草、水花生、铁苋菜、牛膝菊等防效良好,药后2d杂草就表现出严重的药害症状,而且持效性较好.在柑橘行间喷雾,只要避免喷到柑橘叶片及幼嫩枝条上,对柑橘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