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农学   38篇
  6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4 毫秒
51.
在海拔900 m地区冬闲泡冬田进行了水稻3种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以免耕抛秧产量为最高(8 890 kg/hm~2),产值18 669元/hm~2,纯收入最高(12 001.5元/hm~2);常规移栽产量(8 470 kg/hm~2)次之,产值17 787元/hm~2,但纯收入(9 327.0元/hm~2)最低;免耕直播产量最低(8 120 kg/hm~2),但纯收入(10 984.5元/hm~2)居第2位。经效益分析,免耕抛秧、免耕直播分别比对照常规移栽节本增收2 674.5元/hm~2、1 657.5元/hm~2。  相似文献   
52.
不同播种密度对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播种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所设种植密度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以播5 500株/667m2产量最高,为2 090.0 kg/667m2;最佳密度为5 000~6 000株/667m2,群体生长较合理。建议在余庆县大面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研究表明,7个参试品种,产量表现最好的是黔优88,单产最高770kg/667m2,其次是Y两优5848单产761.1kg/667m2,再次是Q优6号单产755.6kg/667m2。结果表明,在余庆县海拔800m地区,采取旱育厢式丢秧,选用黔优88、Y两优5848、Q优6号品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4.
杂交油菜不同种植方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杂交油菜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经效益分析免耕移栽纯收入最高334.8元/667m2比翻犁移栽264.0元,增收70.8元/667m2增收26.8%;其次是直播纯收入321.6元/667m2比翻犁移栽264.0元,增收57.6元/667m2增收21.8%.说明油菜选择轻型简便栽培既能节本增效,同时又缓解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矛盾.  相似文献   
55.
2010年4—10月贵州省余庆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小腮镇实施了水稻翻耕直播不同施肥试验(A.缓效肥料加一钾,B.缓效肥料加两钾,C.两蘖两穗一钾,D.两蘖两穗两钾),结果表明:直播处理产量A〈B〈C〈D,均低于常规栽培,产量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C、D及常规栽培均在施足基肥、分蘖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施了穗肥、粒肥,是产量高于处理A、B的重要因素;常规栽培产量达626.9kg/667m^2,直播最高产量达606.6kg/667m^2,其次581.6kg/667m^2,最低为508.9kg/667m^2。  相似文献   
56.
研究钩吻根水提液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研究新鲜羊血与纯牛奶及豆奶以不同方式对钩吻中毒小鼠进行解毒的疗效之间的差距。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的相关参数,并确定95%的可信区间(CL)。同时使用致死剂量(Dm)对小鼠进行攻毒,观察采用不同措施后,不同物质对小鼠钩吻中毒的解毒作用。试验结果显示,钩吻根水提液对小鼠的LD50为2 191 mg/kg,其95%的可信区间为2 007~2 393 mg/kg。新鲜羊血对钩吻中毒具有特异性的解毒作用,且在攻毒之前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7.
对5个杂交油菜品种的引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油研817’产量表现最好(215.6 kg/667 m2),此‘油研50’增产21.3%,其次是‘黔油29号’(171.1 kg/667 m2).建议‘油研817’、‘油研50’和‘黔油29号’3个品种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海拔800 m2左右区域内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杂交水稻不同移栽规格及密度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移栽密度1.33万窝/667m2条件下,A处理(0.3×0.14)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63.8kg/667m2产量居第1位;其次是D处理(0.23×0.18)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23.4kg/667m2产量居第2位;产量居第3是B处理(0.27×0.15)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20.4kg/667m2;产量居率4位D处理[(0.33+0.17)×0.17]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794.7kg/667m2。在移栽密度0.67万穴/667m2条件下,E处理(0.3×0.27)m(每窝插2粒谷秧),单产734.7kg/667m2居第5位;产量居6位的是F处理[(0.45+0.27)×0.23]m(每窝插2粒谷秧),单产708.0kg/667m2。在白泥大坝水稻移栽密度在1.33万窝/667m2比较适宜,移栽方式以宽行窄株为好。  相似文献   
59.
1 培育旱壮秧 中苗叶龄5~6.5叶,苗高15 cm,单株带蘖1.5~3个,叶片全绿,根系全白,无病虫害.大苗叶龄6.5~8.0叶,秧龄50~60d左右,苗高25~30 cm左右,平均带蘖3~7个,根系白色,叶色淡绿,叶片直立有弹性,无病虫害. 2 苗床制作 2.1 床地选择 苗床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背风向阳、水源方便的旱地或炕冬田(地下水位在1m以下),最好是酸性菜园地.苗床选好后,应固定使用.苗床土壤最适pH值在4.5~5.5,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培育中苗需苗床地15~25m2,培育大苗需苗床地25~30m2.  相似文献   
60.
通过对水稻常规拉绳宽窄行、厢式丢秧和常规抛秧3种不同移栽方式种植的经济效益分析,得出3种栽培方式中,厢式丢秧产量最高(677.4kg/667m2),产值1415.8元/667m2,纯收入684.8元/667m2;其次是常规抛秧(662.4kg/667m2),产值1384.4元/667m2,纯收入652.4元/667m2;常规拉绳宽窄行移栽产量最低(627.3kg/667m2),产值1311.1元/667m2,纯收入552.1元/667m2。经济效益厢式丢秧最好,纯收入684.8元/667m2,比常规拉绳宽窄行移栽增收132.7元,增效24%,减少用工0.7个/667m2;其次是常规抛秧纯收入652.4元/667m2,比常规拉绳宽窄行移栽增收100.3元,增效18.2%,减少用工0.67个/667m2。同时丢秧和抛秧降低了劳动强度,缓解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矛盾,建议在适宜地区大力推广厢式丢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