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2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水稻抗螟虫种质资源的特性及育种利用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螟虫种质资源K1高抗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分析其F2群体发现抗虫株与非抗虫株为3:1分离;回、复交组合的抗虫株:非抗虫株接近1:1。表明抗螟虫基因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并能够稳定遗传表达。育种实践证明,可以通过常规育种方法实现抗螟虫基因的逐步有效转移,对解决水稻螟虫危害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2.
II优 0 8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II- 32A与自选高抗白叶枯病的优质恢复系镇恢0 84 (含有显性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Xa - 7及抗白叶枯病基因Xa - 4)配制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 ,于 2 0 0 1年 4月通过江苏省审定。该组合优势强 ,米质优 ,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有较大的生产潜力 ,已被江苏省农林厅列为“十五”重点示范推广组合。现介绍其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要点。1 亲本特征特性镇恢 0 84主茎总叶片数 17叶左右 ,播种至始穗历期 10 2~ 10 5d ;株高 115cm ,分蘖力强 ,穗型较大 ,平均每穗总粒 16 0粒左右 ,结…  相似文献   
53.
丰优08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粤丰A与镇恢084(本所育成的含显性广谱高抗白叶枯病基因Xα-7及抗白叶枯病基因Xα-4的优质强优恢复系)配置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品质优良,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熟期适中,丰产稳产性较好,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丰优084一般制种产量2300kg/h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3000kg/hm^2以上。现将丰优084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4.
镇稻18号(曾用名镇稻681)是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食味、高产、抗病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0 d左右,株高100 cm左右,有效穗300万~31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35~145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 g左右,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本文介绍了镇稻18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试验试种效果。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3个粳稻品种和3个籼稻品种进行水稻剪颖后再温汤杀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剪颖后再温汤杀雄的方法只适用于粳稻品种,不适用于籼稻品种;剪颖后杀雄温度43~45℃、杀雄时间3~5 min条件下,可以有效杀死粳稻的花药而对柱头没有影响。剪颖后温汤杀雄方法延长了粳稻杂交剪颖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杂交效率,对粳稻杂交技术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6.
江苏省杂交晚粳稻产量优势分析及育种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江苏省杂交晚粳与常规晚粳4轮(年)区域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了穗粒结构和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杂交晚粳稻相对于常规晚粳稻,每穗实粒数、株高和生育期都有竞争优势,千粒重和结实率不存在差异,但有效穗明显低于常规晚粳。相关分析表明,杂交晚粳产量与分蘖率、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株高、穗数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7.
镇籼3A是以珍汕97A作母本,(中9B/内香2B)F8优良株系作父本杂交后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优质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异交特性好,育性稳定,于2018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用该不育系配组育成镇籼优382和镇籼3优134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8.
镇稻16号(曾用名镇稻671,苏审稻201212)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约160 d,株高约100 cm,有效穗为300万~31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25 ~130粒,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约28 g.植株生长青秀,灌浆速度快,熟相好.稻米品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稻米标准,食味品质好.中抗穗颈瘟和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轻,适宜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59.
【目的】Pigm是一个广谱的稻瘟病抗性基因,源自持久抗性品种谷梅4号,与PizPiz-tPi2Pi9Pi40等互为复等位基因但抗谱存在差异。为了更好地在分子辅助选择育种中利用Pigm基因,开发与Pigm特异性标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已有文献报道定位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随机测序获得了一段谷梅4号基因组的特异序列,并据此开发了一组用于筛选Pigm基因的分子标记,进一步选取江淮稻区3个不同生态型代表性粳稻品种作为受体,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对抗性基因的背景检测将Pigm基因导入受体品种。【结果】Pigm-4标记位于Pigm基因簇内部,与抗病功能元件PigmR紧密连锁,对不同类型的品种检测发现该标记特异性强,且利用该标记可将PigmPizPiz-tPi2Pi9以及Pi40区分开来。对受体亲本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检测和接种结果分析发现江淮稻区粳稻品种虽然携带了PibPi54PitaPb1中的2~3个基因,但是对强毒力的稻瘟病小种抗性普遍不强,而3种代表性粳稻背景下导入Pigm基因均可显著提高其对穗颈瘟的抗性水平。【结论】Pigm可以作为抗稻瘟病粳稻育种的有利基因资源加以利用,而Pigm-4是分子标记辅助筛选Pigm的优异标记。  相似文献   
60.
[目的]为镇稻12号在水稻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2006~2008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镇稻12号和对照武运粳7号进行比较。[结果]在2006~2007年区域试验、2008年生产试验中,镇稻12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225.0、8865.0、9379.5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2.07%、7.70%、6.50%;高稳系数分别为88.79%、94.48%和93.86%,均大于对照;产量变异系数分剐为4.32%、3.55%、3.07%,均小于对照;适应度分剐为75.0%、100.0%、66.7%,均大于对照.[结论]镇稻12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晚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沿江和苏南等中高产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