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7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野毒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疫病毒属 (Pestivirus) [2 ] ,是一种重要的动物病毒。它不仅是牛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 ,也是青海、内蒙古和新疆地区羔羊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自 80年代初在国内发现该病并分离到病原以来 ,已有 15个省、市、自治区陆续查出该病的抗体和分离到病原。王治才等[3] 对新疆 7个地区的羔羊腹泻作了BVDV感染调查 ,平均阳性率为 73.6%。笔者在从事BVDV单克隆抗体研制过程中 ,先后分离到 2株BVDV野毒株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MDBK细胞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  相似文献   
52.
绵羊BMPR-I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MPR-IB基因为绵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以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多胎品系为材料,利用PCR-SS-CP、PCR-RFLP和基因测序分析BMPR-IB基因5′非翻译区、编码区和3′非翻译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研究该基因SNP位点与绵羊高繁殖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MPR-IB基因5′非翻译区不存在多态性,编码区存在2个碱基突变(746A→G和1113C→A),3′非翻译区存在1个碱基突变(1354A→G)。最小二乘模型分析表明,A746G突变对绵羊高产羔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程度(P0.001),A1354G突变对绵羊高产羔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A746G位点能够用于高繁殖力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多胎品系的选择。  相似文献   
53.
牛呼吸道疾病(bovine respiratory disease,BRD)是引起舍饲牛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北美和世界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BRD是由多种病毒、细菌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如应激、环境因素与多种病毒、细菌和支原体等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作者就引起BRD的常见和严重的病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ovin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BRSV)的生物学特性、细胞感染和致病机制等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该病的防制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灭牛病毒性腹泻病(bovine viral diarrhea,BVD),深入研究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致病机理和免疫机制非常必要,构建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技术平台已成为研究RNA病毒的一条有效途径。文章针对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反向遗传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5.
从临床怀疑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奶牛的血液中用RT-PCR方法检测BVDV,目的片段回收克隆测序,经Blast分析,与匈牙利疫苗致弱株同源性99%,并用PCR方法鉴定基因型,均为BVDV-Ⅰ型.用MDBK细胞鉴定生物型,不致细胞病变,为非致细胞病变(nCP)型.  相似文献   
5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人工感染绵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疫病毒属的代表种,病毒基因组为单链正股RNA,长约12.5 kb.该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牛易感,但羊、猪、鹿、驼等其他野生动物也可感染,近年来已有人感染BVDV的报道[1].  相似文献   
57.
抗牛结核分枝杆菌VHH抗体T7噬菌体库的构建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抗牛结核分枝杆菌的VHH纳米抗体,本研究利用牛结核分枝杆菌Ag85B蛋白免疫双峰驼,免疫效价达到1∶8 000后采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巢式PCR方法扩增出编码单域抗体VHH的400 bp基因片段。将目的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与T7噬菌体载体臂T7Select 10-3RI Arms连接,再通过体外重新包装含目的片段的噬菌体。对建立的VHH噬菌体抗体库进行鉴定,原始文库库容为5.7×10~8 PFU,库阳性率为85.7%。通过4轮生物亲和淘选,筛选并表达出2株高特异性的VHH抗体,均对牛结核分枝杆菌Ag85B蛋白具有特异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VHH抗体在牛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为了确定石河子地区规模化羊场出现呼吸道症状死亡羊的细菌性病原,采用常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细菌16SrRNA序列分析以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基因kmt,从病变肺组织分离鉴定细菌,利用5个荚膜血清型特异性基因确定其血清型,扩增分离株的16个毒力相关基因,分析分离菌致病性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从病羊的病变肺组织中分离鉴定到一株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携带8个毒力相关基因,其片段序列与NCBI上己公布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株同源性在99%以上;分离株对青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对其他23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59.
绵羊IFN-γ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无菌采集的绵羊(湖羊)脾脏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利用刀豆蛋白(ConA)刺激24 h后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绵羊IFNγ-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cDNA全长554 bp,包含501 bp开放阅读框,编码16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约为18.4 ku。克隆的绵羊IFNγ-基因与GenBank上已公布的人、牛、山羊、马鹿、马、骆驼、猪、狗、猫和鸡的IFNγ-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其同源性分别为75.2%,96.6%,99.0%,95.8%,83.0%,88.8%,86.6%,82.4%,53.9%和32.9%,与其他品种绵羊的核苷酸同源性为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61.7%,94.6%,98.2%,92.2%,77.8%,86.8%,77.8%,76.0%,39.5%和6.7%,这为进一步研究绵羊IFNγ-基因的表达、生物学活性和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
猪乳铁蛋白基因的分离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阐明猪乳铁蛋白基因的空间和时序表达。选用长白猪,公母各4只,用猪LTF cDNA探针经行RNA斑点杂交,从猪的各个器官中检测LTF的表达。兔抗锤是LTF抗体用于免疫组化染色来确定LTF蛋白。猪乳房和附睾可以检测到大量的LTF mRNA,这种分布结果与免疫组化分析的结果一致。哺乳前期的乳腺导管细胞中的LTF cDNA的浓度显著升高而在分娩21d后明显下降。经过特殊染色,公猪的胃肠道上皮细胞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