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70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77篇
  32篇
综合类   241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16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1.
712.
713.
为了研究复方中药制剂对天府麻鸭的生长性能、免疫机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120只1日龄天府麻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预饲7 d。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加入0.5%(Ⅱ组)、1%(Ⅲ组)和1.5%(Ⅳ组)的复方中药制剂,试验期20 d。各试验组分别于0 、10 和20 d取样,分别测定天府麻鸭的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力、血清氧化与抗氧化指数及其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Ⅲ、Ⅳ组的平均体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增加(P < 0.01),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 < 0.01),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 > 0.05);Ⅲ、Ⅳ组胸腺指数,Ⅳ组脾脏指数,Ⅲ组C3含量,Ⅱ组IgA浓度和Ⅳ组IFN-γ浓度均有改善(P < 0.05),Ⅳ组C3、C4含量,Ⅲ、Ⅳ组IgA、IgM含量,Ⅳ组IgG含量和Ⅲ、Ⅳ组IL-4含量极显著增加(P < 0.01);试验Ⅲ组SOD活性与Ⅳ组T-AOC活性均明显增加(P < 0.05),Ⅲ、Ⅳ组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 < 0.01),Ⅲ组MDA含量显著降低(P < 0.05),Ⅳ组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 < 0.01);Ⅱ组盲肠内细菌丰富度下降(P < 0.05),Ⅲ、Ⅳ组微生物多样性极显著降低(P < 0.01),其中包括了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逐渐下降,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上升,拟杆菌属、丁醋丝膜菌属和巴恩斯氏菌属的相对丰度逐渐上升,另枝菌属和嗜胆菌属的相对丰度则逐渐减少。试验表明,复方中草药制剂能够促进天府麻鸭的生长,提高免疫机能和抗氧化性能,并改善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714.
虾肝肠胞虫的传播与宿主体质和水环境有一定的关联性。温度、盐度、氨氮含量等环境因子是养殖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盐度对脊尾白虾的特定生长率和非特异性免疫会有较大的影响。本试验以脊尾白虾为对象,设计温度(22、24、26℃)、盐度(20、24、28)和氨氮质量浓度(2、4、6 mg/L)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通过为期10 d的人工感染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环境因素下的虾肝肠胞虫载量,探讨温度、盐度、氨氮质量浓度3种环境因子交互作用下对虾肝肠胞虫传播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条件下脊尾白虾体内虾肝肠胞虫载量均显著上升(P<0.05),环境因素对虾肝肠胞虫在脊尾白虾体内传播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温度、氨氮质量浓度、盐度。最适传播条件为温度24℃、氨氮质量浓度2 mg/L和盐度28,不适条件为温度26℃、氨氮4 mg/L和盐度20。笔者探明了虾肝肠胞虫传播环境条件,试验结果可为海水养殖中虾肝肠胞虫病害的防控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15.
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45℃)、高湿(100%RH)的方法处理供试种子,测定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SOD和POD活性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酸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A-PAGE)技术对不同程度老化种子的醇溶蛋白组成进行分析,研究人工老化对老芒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及醇溶蛋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工老化程度的加重,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老化3 d后,可溶性蛋白含量急剧下降,老化7 d后,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下降了11.89 mg/g;老化处理7 d后,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加,增幅为79.05%;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剧,SOD、POD活性都逐渐下降,老化7 d后,SOD和POD活性依次下降44.49%、32.62%;SOD活性下降大于POD活性下降。种子在老化过程中醇溶蛋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醇溶蛋白图谱颜色在处理的第3 d开始变浅,且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α,β和ω区醇溶蛋白出现丢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716.
以环青海湖地区的退化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探究施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种功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显著改变了退化人工草地植被盖度及土壤理化性质(P<0.05)。同时,也改变了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结构,对细菌群落而言,施有机肥降低了绿弯菌门(Chloroflexi)、巴纽尔斯菌门(Balneolaeota)、螺旋体门(Spirochaetes)和Candidatus Sacchari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5),增加了Gp7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的相对丰度(P<0.05),而对真菌群落相对丰度的改变不显著。单边网络结构在施用有机肥后表现出更为复杂和紧密的关系,且改变了人工草地微生物网络结构中的核心物种。本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会对退化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物种相互作用产生更大的影响、提供了建立恢复草地微生物动态变化的重要见解。  相似文献   
717.
为了解鲁柽1号柽柳在不同盐碱地条件下的适应性,选取平罗县不同盐渍化程度的3个造林区进行土壤主要养分指标检测,并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区地表土壤(0~20 cm)均为强碱性,多为强盐渍土,而鲁柽1号柽柳在平罗县移民区(pH值8.88,全盐含量为1.11 g·kg-1)成活率为81.38%,且生长状况良好;陶乐治沙林场(pH值10.47,全盐含量为5.29 g·kg-1)的成活率次之,为41.30%;平罗县移民区盐碱地(重度)(pH值10.31,全盐含量为12.32 g·kg-1)成活率仅为13.89%。由此可见,在pH值8.88、全盐含量1.11 g·kg-1及以下的盐碱地开展鲁柽1号柽柳造林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18.
中草药来自动植物、矿物以及矿物副产品,与抗生素相比具有无耐药性、无残留、成本低等特点,是代替抗生素的优质选择。文章介绍了中草药的种类、作用及其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旨在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替代抗生素饲喂家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19.
金鑫 《猪业科学》2022,39(8):42-45
养殖业一直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集约化、智能化是现代养殖业发展的方向,而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对于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养殖业的发展也是从传统的平房养殖转移到立体楼房养殖,而在楼房养殖的发展过程中也是经历了平层叠加的探索以及集中通风楼房的创新,目前楼房养殖还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养猪的模式发展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20.
从TRIZ创新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农业机械化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现状。针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鼓励学生打破惯性思维,敢于提出问题,利用TRIZ创新理论的关键方法和具体流程,引导和启发学生分析农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具有初步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激发学生能动性和创新性,从而提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