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8篇
  16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41.
采用盆栽及室内模拟实验对铝胁迫下大豆根际微生物的群体感应进行了初步探索。利用高效检测菌株根癌农杆菌Agrobaoterium tumefaciens KYC55(pJZ372;pJZ384;pJZ410)对在酸性土壤中种植了耐铝大豆BX10和铝敏感大豆BD2的根际土、非根际土中群体感应信号分子高丝氨酸酰基内酯(AHL)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大豆根际土中AHL活性显著高于非根际土,且BX10根际土中AHL含量显著高于BD2(P<0.01);随大豆生长时期的推移,BX10和BD2根际土及非根际土中AHL均逐渐升高。模拟酸铝环境的室内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铝胁迫对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1128的生长、AHL产生水平、胞外多糖的产生以及根毛吸附作用均产生显著影响,从而进一步验证了铝胁迫对群体感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温室礼品西瓜生育动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生育阶段有效积温恒定的原理和多年的栽培经验,对温室礼品西瓜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划分,建立了温室礼品西瓜生育的动态模拟模型,并确定了生育阶段有效积温的参数,可系统地预测礼品西瓜生长发育阶段,包括播种期、幼苗期、伸蔓期、开花坐瓜期、果实生长盛期和果实成熟期。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温室礼品西瓜生育动态模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机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3.
温室网纹甜瓜叶面积与光合生产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温室温光条件与甜瓜单株叶面积的关系,建立了甜瓜叶面积指数(LAI)模型,结合已有的光合作用驱动的作物生长模型,建立了适合我国种植技术的甜瓜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利用不同基质、品种和播期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模型较用比叶面积和叶干重的SLA法及用积温与叶面积的函数的GDD法更能准确地模拟温室甜瓜的LAI和植株总干重。LAI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和回归估计标准误(RMSE)分别为0.867和0.404,植株总干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2和RMSE分别为0.887和645 kg.hm-2。用本模型模拟LAI的精度分别比SLA法和GDD法提高78%和40%;模拟植株总干重的精度分别比SLA法和GDD法提高57%和36%。本模型不仅改善了甜瓜叶面积和干物质生产的模拟精度,而且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4.
城市森林生态特点及病虫害综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环境对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分析,结合目前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特点及管理中的问题,由生态系统内部入手,从可持续控制的角度,探讨城市森林病虫害综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5.
用辐热积法模拟温室黄瓜叶面积、光合速率与干物质产量   总被引:34,自引:10,他引:24  
依据温室黄瓜叶片生长与温度和辐射的关系,用辐热积构建了两种不同整枝方式下的叶面积模拟模型,并与已有的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生产模型相结合,建立了适合中国种植技术的温室黄瓜光合速率与干物质生产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品种、基质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模型比积温法和比叶面积法能更准确地预测温室黄瓜的叶面积和总干重,为温室作物生长模拟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6.
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种植高大乔木(以下简称大树)是对环境进行绿化和美化的有效手段。这些大树不仅能创造适宜于人类生活的优美环境,而且还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几十年树龄的大树是城市生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建设的发展,这些大树不仅数量上越来越少,而且在水泥、混凝土的包围之中,自由生长的空间越来越狭窄,这些情况严重威胁到城市大树的生存。尽管现在绿化面积也在增长,但不少古树、大树正在走向衰败,逐渐消亡,这是一个刻不容缓,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大树在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受…  相似文献   
147.
甘薯品种抗旱适应性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水分胁迫下甘薯形态、生长势、生理生化和产量性状等与品种抗旱性关系密切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甘薯品种抗旱适应性的形成,一是通过体内各生理生化指标(包括内源激素、渗透调节物质、水分状况、质膜相对透性、膜脂过氧化、膜保护系统、同化力等)间的协调作用,使各项代谢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二是借助于植株形态、生长势和抗脱水能力等的变化,实现其同化产物的正常积累。  相似文献   
148.
白及(Bletilla striata)的干燥块茎是一味传统的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由于其价格逐步走高,市场上充斥着各种白及混伪品。相对于传统的形态、理化、显微鉴定,分子鉴定较为快速、准确、客观。分子鉴定方法根据生物间的分子特征差异进行鉴定,不受自然环境、生长发育阶段等外部因素影响。本研究综述了分子标记、DNA条形码策略在白及鉴定上的应用:分子标记可鉴定白及及其近源物种,主要涉及ISSR、SCAR、SSR、SNP等标记;采用ITS2序列结合二级结构分析、ITS+ycf1序列可以鉴定白及属内及其他混伪品。本综述旨在为白及分子鉴定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9.
为研究不同封顶方式对南疆机采长绒棉株型性状、生物量积累及产量性状的调控效应,以机采长绒棉‘新78’为试验材料,在新疆阿瓦提县开展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人工打顶(MT)、化学封顶(CT)、缩节胺(DT)和化学封顶(CT)+缩节胺(DT)4个处理,测定并分析不同打顶方式对机采长绒棉农艺性状、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T处理株高和主茎节间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株高较MT处理、CT处理和CT+DT处理增加3.91%、4.79%和7.99%,CT+DT处理对株高的抑制效果最强,MT处理和CT处理无显著差异,但DT处理蕾铃脱落数显著增加28.44%~62.60%;与MT处理相比,封顶40 d后DT处理和CT+DT处理叶绿素SPAD值显著降低4.51%和3.30%,生物量积累量则显著减少12.21%和14.86%,DT处理蕾花铃占比最低,分别较MT处理、CT处理和CT+DT处理降低19.87%、21.12%和17.55%;不同封顶方式对上部铃数、单铃质量及籽棉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处理间单株结铃数、单铃质量和籽棉产量均呈现为MT>CT>CT+DT>DT处理的变化规律,DT处理单铃质量显著较MT处理和CT处理减少4.13%和3.21%,MT处理和CT处理籽棉产量较DT处理显著增加20.24%和13.27%,而MT处理和CT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DT处理抑制生物量向生殖生长的转变,减少上部结铃数和单铃质量,不利于产量形成,而CT处理可有效调控长绒棉的生长,有利于蕾花铃的发育及合理分配,且可保证产量与人工打顶无差异,可以起到人工打顶的效果,是南疆长绒棉较为理想的封顶方式。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研究复合生态沟渠系统中的水质沿程变化以及其净化效果,以期为稻渔共作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合理构建和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通过构建一种由不同类型生态沟渠联通耦合的复合生态沟渠系统,于2020年和2021年对沿程水体进行采样监测,研究复合生态沟渠对池塘养殖尾水和稻田退水的净化效果。 [结果] 2020年池塘养殖尾水磷酸盐去除率为96.21%,亚硝酸盐氮去除率为91.27%,氨氮去除率为94.75%。2021年池塘养殖尾水磷酸盐去除率为68.96%,亚硝酸盐氮去除率为61.36%,氨氮去除率为51.92%;稻田退水净化后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Ⅳ类标准。 [结论] 复合生态沟渠应用于池塘养殖尾水和稻田退水的净化和循环利用,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