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6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正草鱼"立体式"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是采用"猪-沼-果-萍-鱼"生态食物链组合,采取山顶营造水源种植涵养林,山腰开垦梯田栽种果树,园间栽培牧草,山脚平坦处建造养猪场和沼气池,沼气池下游修建多级鱼塘,培育浮萍和养殖草鱼的方式,形成五位一体的物质循环利用综合生态农业模式。该模  相似文献   
22.
23.
灯笼红香瓜是五原县的地方特色品种,皮薄肉厚,香脆爽甜,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薄皮甜瓜随着五原县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在露地种植的基础上,引入设施内栽培,大棚瓜的成功种植,填补了温室生产和露地生产的市场空当,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4.
草地生态系统不仅是自然系统重要的天然安全屏障,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依托。黄河上游草地生态质量关系到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然而,近年来黄河上游草地生态环境向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演化,草地退化问题日趋严重,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进程,同时引发自然灾害、河流断流等问题,制约了地区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综述了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域草地退化现状、成因和草地退化的主要特征,提出了草地生态功能提升技术模式及草地适应性管理机制,并对未来草地恢复治理新技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三江源、祁连山和甘南等典型水源涵养区的生态恢复和治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以期对有效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助力国家构建完善的生态安全体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5.
香蕉根际促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4种香蕉根际促生菌对香蕉枯萎病镰刀菌和几种重要作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番茄和玉米的促生作用.【方法】在培养皿中测定根际促生菌对作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通过盆栽试验测定根际促生菌发酵液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和结论】从健康香蕉根际土中分离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耳炎假单胞菌Pseudomonas.otitidis和绿针假单胞菌Ps.choloeaphtis对香蕉枯萎病镰刀菌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具有强烈的抑菌活性,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玉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荔枝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香蕉炭疽病菌C.musarum Cooke et Mass、青瓜枯萎病菌F.oxysporum(Schl.)f.sp cucumerinum Owen、小麦赤霉病菌F.graminearum和荔枝霜霉病菌Penorophythora litchi Chen等作物病原菌也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4种香蕉根际土壤细菌中耳炎假单胞菌生长最快、抑菌效果最好,其生长半径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绿针假单胞菌的2.75、2.61和2.70倍,其对香蕉枯萎病、番茄早疫病菌、玉米纹枯病菌、荔枝炭疽病菌、香蕉炭疽病菌、青瓜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荔枝霜霉病的抑菌率分别达到50.70%、62.95%、70.85%、68.10%、58.58%、59.30%、51.34%和63.08%;用耳炎假单胞菌发酵液培养植物使番茄和玉米株高分别提高16%和33%,并且使番茄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增加40%.以上结果表明,香蕉根际微生物耳炎假单胞菌对作物病原菌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并且促进番茄和玉米的生长.  相似文献   
26.
猕猴桃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猕猴桃种子,研究其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用5~20℃变温处理比0~15℃变温处理种子萌发早,在处理后第18天开始萌发,第25天接近最大值,低变温处理在第37天开始萌发,第60天接近最大值;在猕猴桃种子适宜萌发的条件下,用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高于对照,尤其是发芽势明显增强,平均发芽数在播后第20天(发芽势记载日期)比对照高38.3%~80.1%,在播后第19天高67.2%~140.4%,同时萌发的时间缩短,比对照早2~4 d;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的发芽率随着浓度的增加也有增效作用,浓度越大,发芽率越高,在播后第19天的发芽率在39.3%~56.5%之间,第24天的发芽率在94.3%~99%之间。  相似文献   
27.
猕猴桃不同树龄冻害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2009年早雪冻害对陕西猕猴桃树的影响,制定应对措施,提出今后防冻和抗冻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对陕西产区4个主产市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猕猴桃树平均受冻株率为31.3%;受冻程度与树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树龄的增大冻害愈轻;实生苗1~3 a树龄冻株率依次为64.0%、28.0%和11.7%,嫁接树龄1~5 a冻害株率依次为58.5%、27.1%、25.5%、10.9%和0.3%;6 a以上树龄的大树几乎无冻害,尤其主茎无冻害;在受冻树龄中,以1 a生的受冻最为严重,嫁接成品树平均冻害株率58.5%,除武功县外其它县区冻害株率均达到60%以上,调查中出现个别幼树园冻害株率几乎达100%,而2~3 a生树龄相对较轻,但2a生树死亡率较高,4 a生以上树龄冻害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8.
陈其晶  陶正文  郭婧 《山东饲料》2013,(35):143+185
在新形势下,对制约公路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在传统融资方法的基础上,对资金筹集渠道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招商引资等新型国省道融资方法。  相似文献   
29.
基于气象要素空间分布模拟优化的中国草地综合顺序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原理,利用中国区域1961—2004年的气象信息数据,以及1km分辨率的DEM(高程)数据,借助ArcGIS平台,采用优化的气象要素模拟方法——多元回归+残差分析(AMMRR),以及3种传统插值方法,模拟了中国多年平均的>0℃年积温(Σθ)和年均降水量(r)的空间分布,并利用AMMRR法对中国草地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AMMRR模拟得到的Σθ和r与实测样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和0.974,极显著相关(p<0.01);相对平均误差(RM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都小于3种传统插值方法。2)AMMRR通过经纬度、海拔高度与气象要素间的多元回归以及残差分析修正,不仅弥补了原始站点不足且分布不均匀的缺点,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海拔落差较大区域气象要素的垂直变化。气象站点分布密集的区域,4种方法模拟的效果较一致,其空间格局与真实地理环境相似;但站点稀疏而且分布不均匀的区域,只有AMMRR的模拟结果才能反映出小尺度空间分布中地形的空间分异作用,结果比较理想。3)依据CSCS,中国草地包括除炎热极干热带荒漠类(ⅦA7)的其他41个地带性草地类。从南到北,Σθ减小,依次分布着炎热潮湿雨林类(ⅦF42)-亚热潮湿常绿阔叶林类(ⅥF41)-暖热潮湿落叶、常绿阔叶林类(ⅤF40)-暖温潮湿落叶阔叶林类(ⅣF39);从东向西,r降低,依次分布着微温潮湿针叶阔叶混交林类(ⅢF38)-微温湿润森林草原、落叶阔叶林类(ⅢE31)-微温微润草甸草原类(ⅢD24)-微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类(ⅢC17),地带性规律明显。  相似文献   
30.
为实现对护坡植被根系图像的轮廓提取和边缘检测,提出一种遗传算法和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来训练前馈人工神经网络.将描述边缘的特征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信号,构造三层前馈网络.在网络训练过程中,构造的边缘特征量抗噪性佳,且可有效提取边缘的真实信息.仿真实验表明:设计的神经网络抗噪性强,边缘定位精度高,提取后图像更接近根系真实轮廓图像,更有利于植物固坡研究中根系形态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