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6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外源DNA直接导入甜玉米自交系后代性状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取糯质玉米DNA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甜玉米自交系,其后代植株产生了变异,主要表现在株高、穗位高、叶面积等性状上的差异。经三代种植观察,D3代各变异性状趋向稳定。经品质分析,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蛋白质,淀粉含量有所提高。从而为今后玉米不同种之间的DNA导入创造新的变异品系,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几个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吴子恺  郝小琴  罗高玲  覃兰英 《种子》2004,23(9):25-27,31
对微胚乳玉米的含油率及其一些相关性状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微胚乳玉米种质可能的利用前景.结果表明这批材料的含油率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含油率与粒重不存在显著的相关,但含油率与胚/籽粒干重,及胚含油率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亲本与杂交子代的含油率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33.
提取糯质玉米DNA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甜玉米自交系,其后代植株产生了变异,主要表现在株高、穗位高、叶面积等性状上的差异。经三代种植观察,D3代各变异性状趋向稳定。经品质分析,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蛋白质,淀粉含量有所提高。从而为今后玉米不同种之间的DNA导入创造新的变异品系,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甜、糯玉米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甜、糯玉米是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特用型玉米。近年来甜、糯玉米的育种越来越受到玉米育种家的高度重视。本文简述了甜、糯玉米的育种研究进展,为甜、糯玉米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利用浸种法将外源DNA导入玉米自交系,后代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变异类型,变异性状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株高、穗位高、叶片数、叶片形状与颜色、叶片的长度与宽度、光合叶面积、百粒重和生育期等。这些变异性状有的具有供体性状,有的产生新的性状,并且在D3代趋向稳定。从D0到D3代连续4代田间性状观察发现,变异植株的株高、穗位高均变矮,叶色浓绿。对D3代稳定株系的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都有所提高。该方法为改良玉米品质,创造玉米新种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6.
以异隐纯合体杂交法培育的9个甜糯玉米杂交组合及其15个隐性纯合体亲本自交系为材料,在适宜鲜食期测定子粒中的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TN 43-4粗蛋白含量较高,而CTN 13-1粗蛋白含量较低;在同种类型不同子粒颜色的组合中,大部分彩色甜糯玉米的粗蛋白含量相对低于黄色或白色甜糯玉米。不同类型甜糯玉米的粗蛋白含量与其亲本的差异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7.
本课题组分别于2014年秋季和2015年春季两季种植9个紫甜糯玉米杂交组合,对生育期和鲜穗产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9个紫甜糯玉米杂交组合春季种植的生育期比秋季长26~29d,有8个紫甜糯玉米杂交组合春季种植的鲜穗产量比秋季高。有3个紫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两季种植产量都较高,可进一步作为鲜食玉米开发。  相似文献   
38.
选用微胚乳等各类隐性纯合体玉米为试验材料,利用杂交法把opaque-2基因导入各类隐性纯合体玉米,并以被导原隐性纯合体为对照,分析各类玉米杂交导入o2后的早代o2隐性纯合体子粒粒重和含油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导入opaque-2后的微胚乳等各类隐性纯合体玉米杂交早代中,整粒重、胚和非胚部重、整粒含油率、胚和非胚部含油率都发生了增减两个方向的变异,效应随不同类玉米及子粒不同部位而异。导入o2后的o2微胚乳玉米(o2we)的粒重和含油率都极显著降低,表明o2基因对所选用的微胚乳玉米早代的粒重和含油率都具极显著的减少效应。o2bw(39)、o2w(45)、o2w(49)、o2w(51)和o2w(53)等玉米整粒重极显著增加;o2hw(27)、o2w(45)、o2w(49)、o2w(51)和o2w(53)等玉米胚重极显著增加;o2hw(27)、o2bw(39)、o2w(49)和o2w(53)等玉米整粒含油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o2w(49)和o2w(53)玉米胚含油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o2hw(27)、o2bw(39)和o2w(53)等玉米非胚部含油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表明导入o2后对这几类玉米部分材料的粒重和含油率具有显著的改良效应,通过选择有望获得相应的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39.
试验以高油玉米115为对照,对微胚乳超高油玉米在整个灌浆过程中,籽粒灌浆的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粒活跃灌浆期和指数增长期比较短;对胚乳细胞数目的增殖分析知,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的胚乳细胞数目较少。对两类玉米灌浆过程中灌浆速度、灌浆持续期和胚乳细胞数与整粒干重的关系进行通径分析知:两类玉米整粒干重差异主要受胚乳细胞数与灌浆持续期的影响;对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籽粒来说,整粒干重的差异,并不主要受胚乳细胞数与灌浆持续期的影响,可能还有相对重要性状的影响,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0.
微胚乳超高油玉米产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选择两个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组合 0410×1155 和 0417×1025,通过P1、F1、P2、B1、B2和F2 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分析了几个产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两个组合穗长的遗传都符合多基因遗传模型。0410×1155 单穗粒重和百粒重的遗传符合多基因遗传模型;穗粗的遗传符合1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穗秃尖的遗传符合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0417×1025 穗粗的遗传符合多基因遗传模型;单穗粒重和穗秃尖的遗传符合1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百粒重的遗传符合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