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郑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036-1037
结合农业古籍著录与散失情况,探讨了农业古籍辑佚的方法与内容,以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2.
李宏伟  李滨  郑琪  李振声 《作物学报》2010,36(3):449-456
为了研究小麦对强光的响应过程,以小偃54幼苗为试材,检测了强光处理0、1、3、8、24和48 h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抗氧化酶活性及色素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当小麦从低光转入强光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变化呈单峰曲线,均在强光8 h达到最大值,而在强光48 h下降至强光处理前的水平;叶绿素b含量降低,叶绿素a/b升高;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降低,热耗散增强;抗氧化酶如SOD、CAT、APX和GR活力诱导增强,均在强光处理48 h达最大值。强光处理8 h后LHCII亚基基因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强光处理48 h降至最低,早期光诱导蛋白基因在强光处理3 h诱导表达,而在强光处理8 h后表达量降低,叶黄素循环的关键酶VDE和ZEP基因的表达也在强光处理48 h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73.
以高粱品种平杂8号和平杂6号为对照,对引进的14个粒用高粱新品种(系)在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和露地宽窄行种植2种模式下进行了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鉴定。结果表明,供试高粱品种(系)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比露地宽窄行种植提前成熟11~16 d,株高、穗粒重、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均高于露地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时,以吉杂123折合产量最高,为14 363.70 kg/hm~2,较平杂8号(CK1)、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25.65%、18.35%;吉杂133折合产量次之,为13 908.89 kg/hm~2,较平杂8号(CK1)、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21.67%、14.61%。在露地宽窄行种植条件下,以吉杂127折合产量最高,为8 154.81 kg/hm~2,较平杂8号(CK1)、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44.91%、24.92%;JN2折合产量次之,为8 144.44 kg/hm~2,较平杂8号(CK1)、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44.73%、24.76%;吉杂133、吉杂123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7 695.56、7 546.67 kg/hm~2,较平杂8号(CK1)和平杂6号(CK2)分别增产36.75%、34.11%和17.88%、15.60%。可见,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时表现最好的品种(系)有吉杂123、吉杂133,折合产量均达13 900 kg/hm~2以上,露地种植表现最好的品种(系)有吉杂127、JN2、吉杂133和吉杂123。  相似文献   
74.
低温冻害对玉米种子发芽特性及其内部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玉米杂交种‘富农1号’的成熟鲜果穗为试验材料,在一定水种子含水量的条件下,通过0、-2、-4、-6、-8、-10℃不同低温和4、6、8h不同时间的处理,研究低温冻害对玉米种子发芽特性及其内部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玉米种子含水量处于29~31%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明显下降,且发芽势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发芽率;当温度降到-6℃并持续6h或者当温度降到-8℃并持续4h会使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降到85%以下,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在-6℃下持续8h后,玉米种子内部的局部淀粉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出现微小裂纹,角质淀粉比粉质淀粉更容易被破坏,同时附着于粉质淀粉粒上的部分基质蛋白降解,使淀粉粒表面变得光滑而彼此裸露孤立;低温冻害还会使玉米种皮、糊粉层和胚乳之间以及胚和胚乳之间产生平移断层.  相似文献   
75.
猫白血病病毒是引起猫白血病的主要病原,根据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将其分为A、B、C和T 4个亚型。不同亚型病毒感染宿主细胞需要特异性受体识别。该病毒表面糖蛋白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表面糖蛋白包含3个区域,其中第一和第二受体结合区是病毒表面糖蛋白结合到宿主细胞受体的关键,后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6.
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浅析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财务问题历来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村级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村级班子的团结.关系到党群、干群的融洽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全面实施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会计电算化和村级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等.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  相似文献   
77.
正随着畜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集约化养殖模式因具有科学性、有效保护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应用现代技术和产品等优势,逐渐代替了传统放牧为主的养殖模式。传统食槽边的围栏大多是下半部分完全空出,让山羊自由进食。这样的围栏让山羊进食时表现得混乱,经常出现争斗的现象,使个体之间进食量存在较大差异,即瘦弱个体进食会更少。要避免山羊个体之间进食时存在的问题,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使整体能够良好生长,减小因进食  相似文献   
78.
郑琪 《长江蔬菜》2014,(5):40-41
吊瓜又称栝楼,吊瓜籽大、肉多,富含亚油酸、甾醇、三萜皂苷、维生素、中微量元素等,具有香酥可口、久磕不上火和特有的医疗保健作用。吊瓜近年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引种,但食用吊瓜传统的繁殖方法多采用种子播种和块根填埋的方法,存在籽播后代分离严重、一致性差、病毒病发病几率高及块根填埋法管理粗放、容易感染病毒等问题。绍兴市农科院近年来总结出一套食用吊瓜脱毒组培苗培育技术,解决了生产中病毒病严重的难题。  相似文献   
79.
国务院批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并批复设立了舟上群岛新区,使得舟山的发展已上升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标志着其海洋经济发展已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以全面的视角,对其海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已经存在或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0.
正陇麦079是平凉市农业科学院2001年选用鲁麦1号做母本、自育材料TW98-829-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6年4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6007。1生物学特征特性该品种强冬性,中熟,生育期268d;幼苗半匍匐,苗色深绿,分蘖力强,株高93.3~106.8cm;穗纺锤型,千粒重40.8g,容重785.0g·L~(-1);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