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5篇
  55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规模化笼养蛋鸡舍冬季氨气和颗粒物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畜禽养殖的氨气(NH3)和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PM)排放已成为危害人畜健康,并可能造成环境风险的重大问题。该文选择北京郊区一典型规模化蛋鸡养殖舍,对典型冬季条件下蛋鸡舍的NH3和PM排放进行了连续8d的监测;并根据二氧化碳平衡原理,对NH3及PM的排放通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蛋鸡舍出风口处NH3平均质量浓度为(4.58±3.29)mg/m3,每只鸡NH3排放通量为(32.2±12.5)mg/d。蛋鸡舍出风口处PM2.5、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质量浓度为(0.13±0.06)、(0.81±0.16)、(3.28±1.32)mg/m3,每只鸡PM2.5、PM10和TSP排放通量分别为(0.7±0.4)、(6.3±1.4)、(27.6±12.5)mg/d。氨气以及PM的排放均随着舍内1次/2 d的机械清粪频率呈现2 d的周期变化趋势。除清粪作业、鸡群日间活动等影响外,舍内PM2.5浓度一定程度上受舍外环境本底值影响。舍内PM2.5与PM10的比例在10.4%~20.4%之间。舍内PM2.5颗粒上所含的K+、Mg2+含量均显著高于舍外环境本底PM2.5(P0.05)。同时舍内及舍外PM2.5颗粒上解析出来的阳离子所带的电荷量均高于阴离子。研究结果可为畜禽养殖NH3和PM排放清单的编制提供基础参数;同时对畜禽舍PM的组分研究,可为后续开展二次无机气溶胶形成机理以及颗粒物源解析的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2.
沼液在稻田的精确施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为探究沼液在稻田中的适宜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素水平的沼液(0、90、157.5、225、292.5、562.5 kg·hm~(-2))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田面水无机氮动态变化、土壤残留无机氮以及稻田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籽粒产量随沼液氮素施用量的变化符合线性加平台模型,沼液在水稻种植中的最佳氮素施用量为213.9 kg·hm~(-2);施用沼液显著增加了田面水铵态氮浓度,施用沼液3 d后,田面水铵态氮浓度迅速降低,而田面水硝态氮初始浓度无明显变化;稻田氨挥发总量随沼液氮素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且主要集中在沼液施用后的一周内,氨挥发所引起的氮素损失占沼液氮素量的14.52%~17.64%;等氮量施用的沼液和化肥相比,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氮素农学生产率和土壤残留无机氮均无显著差异,而单位稻谷产量的氨挥发量显著降低22.6%。由此可见,稻田合理施用沼液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3.
畜禽养殖舍氨气排放特性及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畜禽养殖舍是重要的氨气(NH_3)排放源,了解畜禽舍NH_3排放特性及其减排措施对于畜禽健康生产和环境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猪、鸡、牛3种主要畜禽养殖舍内的NH_3排放特性,对于不同畜禽舍内影响其NH_3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3种畜禽舍的NH_3排放因子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当前广泛采用的各类畜禽舍内的NH_3减排技术,包括从源头的饲料优化、排泄后粪便添加剂使用、舍内空气净化处理以及外排空气过滤装置等,构建了全方位的畜禽舍NH_3减排措施体系,对于了解畜禽舍NH_3排放特性,以及减排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应用型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和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文章分析了应用型农业科研院所的定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有利于科研与服务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议应用型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工作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定位为服务区域农业,提升科研成果水平和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全面引入质量管理的同时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以期使应用型农业科研院所更好地适应科技体制改革及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5.
夏玉米生长期土壤氮素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北京褐土夏玉米生长期氮素硝化一反硝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肥施用后硝化作用在一周内完成。三叶期施肥后土壤干旱,反硝化损失氮量相对较低,随后由于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而增强。十叶期追肥后半个月内土壤反硝化作用最强,是反硝化损失关键阶段,并且随着施氮量增加土壤反硝化作用表现出增强趋势。在玉米全生育期表层(15cm)土壤氮素反硝化值分别为1422.2g/hm^2(不施氮处理)、3812.4g/hm^2(施氮量120kg/hm^2)、4635.4g/hm^2(施氮量360kg/hm^2)。在玉米生育期反硝化作用主要是受到水分供应状况的制约,到后期温度下降可能限制了反硝化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6.
邹国元 《蔬菜》2004,(4):36-36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原料物资之一。纵观当今肥料市场,除了常规的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等化肥外,出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新型肥料。如何看待新型肥料,正确认识新型肥料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不仅关系到维护肥料市场的正常秩序问题,而且关系到如何维护农民的利益问题。什么是新型肥料?当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从字面上来理解,所谓新型肥料应该是有别于传统的、常规的肥料,我国科技部和商务部《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3)中有关新型肥料目录就包括:复合型微生物接种剂;复合微生物肥料;植物促生菌剂;秸秆、垃圾腐熟剂;特殊功能微…  相似文献   
107.
膨润土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膨润土又名膨土岩或斑脱岩,是由凝灰岩或其他火山岩在碱性水的作用下蚀变而成、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岩.膨润土富含动植物所必需的常量及微量元素,并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和化学性质,极具开发价值,在工业、农业各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曾被称做"万能土".我国膨润土资源丰富,储量高达16亿t,若能开发利用好这些膨润土资源,意义重大.当前膨润土在农业上的主要用途包括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08.
新型环保肥料--缓释肥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释肥料是指-类能够缓慢释放或按作物需肥规律供给养分的肥料,由于该类肥料养分释放较常规肥料缓慢,释放出的养分很快被作物吸收,这样肥料养分损失就会大大降低,利用率就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9.
保水缓释肥料在甘薯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特别是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我们引进了保水缓释肥料.为了验证保水缓释肥料在甘薯上应用效果,2005年5月8日-2005年10月23日在平谷区峪口镇南杨桥村杜国华果园做了"甘薯应用保水缓释肥料效果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得出,在甘薯上施用保水肥料,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同时品质也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0.
深耕及增施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设施菜地土壤耕作层变薄、理化性质恶化的现状,试验设置了浅翻(CK)、深翻(D)、浅翻+有机肥(OF)、深翻+有机肥(DOF)、浅翻+有机肥+秸秆(OFS)、深翻+有机肥+秸秆(DOFS)6个处理,研究了深耕及增施有机肥对土壤耕作层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深翻或施有机肥后,土壤容重显著下降、含水量增加,其中深翻+有机肥+秸秆(DOFS)处理效果最为明显,相对空白对照而言,DOFS处理容重降低了0.201 g/cm3,含水量增加5.88%.施有机肥和秸秆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养分含量,其中OFS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且C/N值分别增加了0.47和1.12,差异显著.表明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适时深耕和增施有机肥料对于保持土壤耕层厚度、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